叶胜舟:俄罗斯必然在中东加强与伊朗、叙利亚的军事同盟,严厉打击ISIS的残余势力,同时也可能借机升级对乌战争。

当地时间(下同)3月22日晚,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番红花城”音乐厅惨遭20年来俄罗斯最严重的恐怖袭击。截至3月24日17时,至少137人死、154人伤。

另类的自杀式袭击

据俄官方和媒体陆续披露,隐含了恐怖分子多个有价值的信息:

一、心理素质极佳。要么军警出身,要么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用俄常见的AK自动步枪,但在音乐厅里未连发,而是无情瞄准平民,近距离单发射击,所以子弹节约。袭击者遗弃现场的十多个弹夹,还有一半未用。

二、袭击战术专业。开枪同时使用自制燃烧弹(疑似汽油),造成至少两次爆炸,导致更大的二次杀伤。音乐厅迅速起火,多数遇难者死因是烟雾窒息。袭击前先解决安保,关上音乐厅大门;袭击约18分钟后就速撤,或与惊慌的观众一起逃离现场。

三、选择时机专业。明摆着针对3月15日俄总统大选投票日,实质针对普京,只是因为大选投票前和期间,首都安保非常严密,没有机会下手。作案时间也好,特意挑了周末(星期五)晚约19时55分抵达,容纳7000人的音乐厅演出20时开始,当晚上座率约90%。

四、选择地点专业。选择首都近郊而非首都市区、或经济中心圣彼得堡、或边境较大城市,目的是既要凸显轰动的政治效应,又要确保袭击成功且造成足够伤亡。

也有与上述专业很不相称的五个疑点:

一、袭击时未用面罩。据目击者称,袭击者未戴面罩,个别使用了围巾但不足以遮挡面部。显然不介意被到处存在的公共区域摄像头抓拍留下案底,也未及时更换衣服或化妆。

二、未频繁更换交通工具。只有一辆白色雷诺轿车,在布良斯克州距乌克兰边境100多公里处被俄安全部队拦截。哪怕是看了几部好莱坞警匪片,也不应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强烈暗示袭击者到手的预算并不高。

三、袭击者很快被捕。一天之后就抓捕了11名涉案人员,包括4名直接袭击者。袭击者如就地潜伏数月,甚至反向在莫斯科市区内潜伏,躲过追捕高峰再逃命的机会更多。

四、袭击者报酬不高。据俄媒披露,1名被逮捕的涉案人员称,3月4日从土耳其入境,袭击报酬10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7.85万元),被捕时已有50万卢布到账;一方面说是为了钱接这活,一方面却在逃跑路上丢弃了银行卡。

五、迅速有组织担责。ISIS-K(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3月22日在社交媒体电报上声称对袭击负责,随后又发布疑似袭击者的照片、第一视角跟拍的袭击视频。炫耀之余,透露信息过多,其中有一句袭击者“安全撤回了基地”,显然不符合事实。受袭后俄肯定全国戒严,尤其会封锁边境,袭击者仅乘车很难“安全”逃出。

五个疑点给人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就是另类的自杀式袭击。虽然ISIS惯例使用人体炸弹恐袭(例如2021年8月美军撤离阿富汗、2024年1月伊朗克尔曼市苏莱尼墓地附近集会),这次手段不同,但结局一致。这些恐怖分子无论是否自愿,都成为“炮灰”,被幕后策划指挥者抛弃。

幕后主谋还是谜

ISIS-K很快认账,相当于一线操盘,如只局限于对俄介入伊拉克、叙利亚反恐战争的报复,反而简单。如其背后有更大的金主或导演,甚至有外国情报机构介入,必然导致事态严重升级。

俄方迅速多次将恐袭事件与乌克兰挂钩。普京3月23日电视讲话指责恐怖分子企图逃往乌克兰,“乌克兰一侧(为他们)准备了越境的窗口”。俄联邦安全局指责犯罪分子在乌方有“联系人”,措辞含糊却不失严谨,“联系人”多少个未知,是乌克兰官方还是第三方未知。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最干脆,直接指责乌克兰及其庇护者(暗指西方)是恐袭事件的“主要利害相关者”。当然,这些指控还需要公布扎实的证据,否则不能取信世界。

与此鲜明对比,乌克兰迅速回应和澄清。3月23日,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外交部、国防部情报总局分别否认乌方参与恐袭;总统泽连斯基在电视讲话中也否认与乌方有关,同时指责俄方“试图把责任推给基辅”。

3月23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表声明为乌背书,称“乌克兰没有参与其中”。3月7日,美驻俄大使馆发出未来48小时俄受到恐怖袭击警报,而且点明音乐厅的高风险。俄情报部门确认收到美方警报,但信息笼统,“没有任何细节”。可见美方事先掌握了一些情报,未完全与俄方共享。

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欧洲多国进行调查,有很多诡异。拒绝俄参与调查;丹麦中止调查;瑞典有调查报告,却宣布“内容敏感,无法与欧盟各国分享”;德国调查一直拖泥带水、欲说还休。调查线索指向乌军有嫌疑,欧洲多国不了了之,更有可能在乌背后还有欧盟和欧洲大国都得罪不起的幕后大佬。

2023年10月,克里米亚大桥被炸的时机也很好,正好普京70大寿前夕。袭击当日,乌克兰安全局克制不住兴奋,在社交媒体炫耀,事后乌官方承认,策划袭击了克里米亚大桥、空军基地等。乌方认为克里米亚是本国领土,攻击的不是俄领土。

俄乌战争打了两年多,处于僵持阶段,各方尤其西方谨慎,努力避免战争扩大。乌方会策划对俄本土的小规模袭击,尽管会使用西方轻武器,人员一般使用在乌成立的俄极右翼准军事组织“俄罗斯自由军团”、“俄罗斯志愿军团”以及打着此类旗号的其他“志愿者”。美军和北约开战初期不提供远程重武器,乌军撑不住才加速提供,但限制乌军用来攻击俄本土。

普京如何报复?

任何一个国家发生恐怖袭击致死100名以上平民,都是震惊世界的特大新闻,严重程度超过一架民航飞机失事。对核大国进行重大恐怖袭击,基本上视为宣战。

普京发动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按照《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定义,是不折不扣的侵略战争。但如果受到严重的恐怖袭击,俄就有权自卫,会引起连锁反应。以普京和俄罗斯民族的个性,报复将是迅速和狠辣的,5月连任总统前就会做出决定,无非三种情形:

一、如果仅是ISIS牵涉恐怖袭击,必然在中东加强与伊朗、叙利亚的军事同盟,严厉打击ISIS的残余势力。二、如果查实乌情报部门牵涉此案,必然将“特别军事行动”升级为反恐战争。三、即使暂时没有证据表明乌方牵涉此案,俄也可咬定是乌方干的,并以此为由升级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和焦点。

最头痛的是第三种情形。3月18日,普京发表总统大选胜利演说时已经明确警告,考虑到乌军对别尔哥罗德州的攻击,俄未来可能在该州的邻近地区建立“缓冲区”。显然,这样的缓冲区是建立在乌领土上,暗示俄军可能再次占领哈尔科夫州。

笔者研究俄乌战场局势和地图后,多次指出俄军从哈尔科夫方向发动战略反攻收益巨大。一是战略地位重要,地图上直观显示,属于俄乌双方的腹部要害,首府哈尔科夫市曾是乌第二大城市、工业中心、交通枢纽。二是明显减轻俄本土安全的压力,因为乌方多数由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通道进攻俄本土,俄军不前出占领,必然长期重兵防守本土,成本太高。三是可顺时针进攻或威慑基辅,从白俄罗斯方向虽然最近,但由于2022年2月俄军闪电战惨败,白俄罗斯国内外压力巨大,很难再借道俄军。四是可逆时针围歼东部前线乌军,苏军、俄军在机械化战争中最擅长钳形攻势。五是扩大占据乌领土,有利提高战后谈判地位,逼迫乌只能加入欧盟、不得加入北约。

无论乌方是否参与音乐厅恐怖袭击,如果普京借机升级战争,首选哈尔科夫方向,时机不错。俄军兵源充足,乌军经历多轮全国总动员兵源枯竭;俄军在开战后和乌军2022年秋冬第一轮反攻,都打得很拉胯,但毕竟底蕴雄厚,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例如无人机战术),乌军2023年秋的第二轮反攻已经失败,俄军士气恢复;今年春新开战线,严寒已过,如果俄罗斯要大打就会趁早动手,离美国大选还有7个多月,3个月内稳住新地盘,就不会为拜登助选。

(注:作者为独立评论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