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军事 ( ) • 2024-03-27 16:01
03-27 12:56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继14架图-95MS升空,发射巡航导弹轰炸乌克兰电力设施后,俄罗斯在26日又对基辅进行新一轮打击。由于乌克兰称俄罗斯此次使用了,最新式“锆石”高超音速武器,并被其成功拦截两枚。而俄罗斯则表示这轮导弹打击,成功摧毁乌克兰安全局大楼和机场附近的“爱国者”防空系统。两个互相矛盾的说法,顿时吊足了外界胃口。

▲“锆石”初次登场就极为瞩目

“匕首”和“锆石”是目前俄罗斯发展的两款高超音速武器,前者由陆基“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演变而来,由米格-31BM挂载,属于入门级高超音速武器,之前在乌克兰战场使用较多,乌克兰宣称拦截“匕首”的概率为32%(这个数字应该是虚高的)。“锆石”则是典型超燃冲压发动机驱动,带有真正跨时代元素的高超音速武器,目前主要通过舰艇发射。因此,这次袭击基辅,其实是人类第一次将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投入实战。得益于合理的战术规划和“锆石”的优良特性,能看到打击效果很不错,最起码“匕首”已经很久没有获得这种级别的战果了。

▲“匕首”打击效能在逐次下降

乌克兰拿出拦截“锆石”的证据,是一个弹头残骸,而只要稍具军事素养,都能意识到这并不能作为证据,特别是在附近乌克兰安全局大楼,被直接炸塌的情况下。因此,就现有资料来看,俄罗斯其实在这轮交锋中占据上风。而其之所以选择乌克兰安全局,作为“锆石”的首次实战目标,很有可能是其真的与不久前俄罗斯境内恐怖袭击有关。至此,整个事件大致梳理清楚:恐怖袭击发生后,俄罗斯出于种种考虑决心打击乌克兰安全局,鉴于“匕首”打击效果不能保证,于是动用最新式的“锆石”,最终一击而中。乌克兰为了挽回负面影响,才声称拦截了2枚“锆石”,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确实有2枚“锆石”在基辅地面被“拦截”。

▲仅仅残骸还不足以作为拦截证据

如同当时“匕首”初次登场就建功立业一样,“锆石”首次实战表现上佳,但后续表现就不一定有这么好了。一方面,乌克兰之前主要将预警系统部署在北方,监视从白俄罗斯方向飞过来的“匕首”,而“锆石”这次是从南边克里米亚方向起飞(应该是舰艇经过改造后发射的“锆石”),算是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以后乌克兰对南方有所戒备,“锆石”就很难这么顺利。另一方面,“锆石”虽然宣称这次是3分钟飞过600千米,实现10马赫飞行速度,但也暴露了不少技术问题,严格来说其实还是半成品。

▲主力军舰所剩无几的黑海舰队能发射“锆石”让人意外

全球高超音速武器发展至今,主要有两个技术路径,即固体火箭和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前者虽然动力差一些,但如果配上乘波体、双锥体弹头,也能算是真正跨过门槛,中国东风-17就是典型。如果弹头设计比较简单,只是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了中间段机动性,那就是入门级型号,俄罗斯“匕首”就是如此。超燃冲压设计动力澎湃,即使使用常规弹头,也能跨过技术门槛,但发动机稳定工作的技术难度很大,现阶段只有美国空军HAWC和俄罗斯“锆石”,公开在这个领域发展。“锆石”从2021年开始多次试射,射程从450千米到近1000千米不等,失败频率不低。

▲“锆石”这次使用也是冒了一些风险的

HAWC在2022年完成600千米试射,但目前完成度更低,连个正式编号都没混上。换句话说,现阶段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技术成熟度并不高。“锆石”在战前还是有待发展的新武器,超高技术难度在短短两年内攻克的可能性不大。外界原本以为“锆石”会使用乘波体弹头,现在发现其实还是常规布局,想实现“10马赫速度、1000千米射程”设计目标,自然变得更有难度。事实上,以现阶段超燃冲压发动机特性,稳定维持在10马赫的实用技术还未出现,俄罗斯也不可能已经偷偷解决。

▲美国HAWC也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

因此,现阶段“锆石”应该只是战争促进的实用化产物,全程10马赫是不可能的,助推段提升至4马赫,巅峰6-8马赫基本就是极限。现在还不能确定俄罗斯在中间段的机动控制水平,假如只能做到“匕首”的程度,那么日后还真有可能被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