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本地骨痛热症病例呈上升趋势,今年至今已有将近5000起病例。

5月份就是骨痛热症高发期,你知道如何做好预防工作,保护自己和他人吗?

骨痛热症如何传播?

受感染的雌性伊蚊会通过叮咬的方式,将骨痛热症病毒传播给人类。

患者一般会出现发烧、严重头痛、眼睛后方疼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皮疹、恶心、呕吐、流鼻血、牙龈流血等症状,严重的可能致命。

在本地,骨痛热症已算是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高峰期一般介于5月至10月,这几个月的气温较高,更利于伊蚊病媒加速发展,促使病毒传播得更快。

国家环境局网站显示,截至前天(26日),今年的骨痛热症病例已经累计4919起,骨痛热症活跃区有85个,其中病例超过十起的黑区有27个,情况令人关注。

被感染后会否再次受感染?

骨痛热症共有四种血清型,一般上人类感染一种之后就会对其产生免疫,但还是有可能会感染另外三种。

环境局网站显示,第一型和第三型骨痛热症病毒都曾周期性地在2023年占主导位置,但自去年9月以来,第二型病毒就一直是主导病毒,而我国人口对于四种病毒的免疫力仍处于低水平。

如何预防伊蚊传播 避免感染骨痛热症?

要想预防骨痛热症持续传播,减少伊蚊滋生至关重要。

伊蚊一般喜欢在干净的积水中繁殖。因此,民众受促通过以下方式,避免伊蚊滋生:

  • 铲松家中植物干硬的泥土;
  • 清空花盆的托盘;
  • 倒翻水桶,擦拭桶沿;
  • 更换花瓶里的水;
  • 疏通屋顶的檐槽和沟渠,并放入灭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