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闻_新华网 ( ) • 2024-03-28 16:53
中国故事丨高原之子海上逐梦

  1995年,强巴出生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羌塘草原深处。小时候,他从未想过自己长大后会成为一名海上石油工人。19岁时,他第一次看见蓝色大海,梦想的种子悄悄播下。那时的他还没意识到,只有无数努力不断汇聚,才能铺就成宽广的逐梦之路。

  梦开始的时候

  强巴生长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卓尼乡,海拔超过4700米。如今,他在渤海油田工作,距离家乡有4000多公里的路程,海拔上也有4000多米的落差。从草原到大海的际遇,源自多年前一粒梦想的种子。

  强巴家乡的人们世世代代都以放牧为生,很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草原,他小时候也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外面的世界。

  海休期间,强巴在家乡参加传统赛马节活动。新华社发

  强巴17岁那年,父亲从北京带回来的几张照片让他萌生了到草原外面去看看的想法。强巴的弟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益于援藏医疗政策的支持,2012年父亲带着弟弟去北京接受免费治疗。“爸爸在天安门广场拍了照片带回来,又给我们讲在内地的见闻,外面的世界在我心里一下子‘活’了过来,想要去看看。”强巴回忆。

  2014年强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在珠海,他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当时就觉得大海太辽阔了,像草原一样。”在大学里,他习惯了吃海鲜,爱上喝咖啡,还学会了游泳,普通话也说得更流利了。但大学毕业后,他还是回到了生养他的高原,在拉萨的一家建筑公司工作。

  2020年,中国海油在西藏招聘大学毕业生到区外就业。听到这个消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又在强巴心中萌动。经过报名、考试和培训,他被公司录取,当年9月成为渤海油田的海上石油工人。

  “强巴勤奋好学,能吃苦,适应能力强,经过层层筛选,我们最终决定录取他。”强巴的主管、秦皇岛32-6油田总监王圣说,“事实证明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筑梦无边蔚蓝

  从草原到大海,强巴也经历了艰难的适应过程。工作3年多,他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海上石油工人。

  强巴工作的“渤海世纪号”海上平台是一艘16万吨级的集生产、储油、卸油为一体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强巴在平台上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原油处理系统和生产污水处理系统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这对于海上生产作业非常重要,出了问题轻则影响产量,重则直接影响生产安全,导致原油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这是秦皇岛32-6油田“渤海世纪号”(FPSO)16万吨级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强巴在大学主修的是工商管理,与他现在的工作内容关系不大,刚到海上时,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我第一次上平台的时候,问同事海底采出来的是汽油还是柴油,他们都乐得不行。”强巴笑着说。

  英文图纸、陌生的机械,终日面对大海的孤独都给这名藏族小伙带来了不少挑战。强巴第一次出海时,平台上还没有覆盖移动通讯信号,他无法联系家人。此时海上又刮起强风,刚出海三天的强巴打起了退堂鼓。“我当时就给主管请假说想回去,他们很体谅我,给我放假,让我调整。”强巴说。一个月后,强巴鼓足了勇气又回到海上。

  强巴在“渤海世纪号”(FPSO)上检查原油油样(3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这时的“渤海世纪号”已经覆盖了网络,强巴可以随时和家人联系,亲人们的鼓励和同事们的关心给了他坚持下来的力量。工作的第一年,强巴大部分空闲时间都用来学习,提高专业技能,赶上同事们的步伐。他也渐渐适应了海上的生活,还在船上的健身房锻炼身体。现在,他更喜欢阅读。“我正在准备中级操作工资格的考试,空闲的时候在读藏语版的《哈佛凌晨四点半》,很励志。”他说。

  来自四川的秦永君是强巴在海上最好的朋友。“他刚到时很害羞,话不多,但是他很勤奋也很真诚。现在所有的工作他都很熟悉,有些图表甚至只有他才会做。”秦永君说,“我们两个都是火锅迷,我会经常给他带我老家的特产火锅底料,他也给我带风干牦牛肉,我很喜欢。”

  强巴休班时进行业务学习。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成为家乡的榜样

  海上工作是28天一个班次轮换。海休期间,强巴是一名背包客。他去过很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等。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天安门广场与上万人一起彻夜等待一早的升旗仪式。“很震撼,升旗的那一刻心里有种感动和自豪。”

  大部分时候他会回到尼玛县,回到那片熟悉的草原。从海上归来的强巴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同龄人喜欢和他聊天,孩子们也喜欢围着他,听他讲述海上和外面世界的故事,许多孩子也因此有了自己的梦想。

  “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几个同乡已经在外地找到了工作,有的在北京,有的在天津。”强巴骄傲地说。

  作为家中长子,收入丰厚的强巴2023年给家人买了一辆SUV汽车,方便出行,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拉萨为父母买一套房子。强巴两个最小的弟弟和妹妹仍在上学。“我希望他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说。

  1994年,强巴出生的前一年,中国政府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确定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

  2002年,中国海油对口支援强巴的家乡那曲市尼玛县。他们在强巴的家乡发展畜牧业、旅游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牧民增收奠定了基础,这让强巴的父母一代解决了温饱和小康问题。

  同时,他们还努力推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为尼玛县的基础教育提供现代化的硬件设施,通过培训提高当地的师资水平,为强巴这一代人受到良好教育提供了条件;2020年以来,他们还在就业援藏方面发力,为包括强巴在内的100多名西藏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晨光中的秦皇岛32-6油田(3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根据《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西藏每年有超过10%的大学生在区外就业;2024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有3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在区外就业。

  在中国政府的不断努力下,许许多多的“强巴”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拓宽了视野,增加了收入,丰富了人生。西藏青年们的“逐梦之路”无比广阔。

  监制:卫铁民、刘畅

  记者:姜帆 黄耀漫 吕秋平

  编辑:姜辰蓉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西藏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