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3-28 19:16
杨沐梓的回答

巧了,我以前还真写过关于上中下三策的文章,这里再讲讲。

为什么谋士总喜欢提上中下三策?杨沐梓:正史里的上中下三策论

遍览史书,关于上中下三策论的记载并不算少,综合来说可分为三类。

一者是单纯用来分析敌人,嘲讽对方的(比如薛公、司马懿、石勒、于谨、李世民等)。

二者则是用来警告敌人,抵抗没用,趁早投降(这里的上策)。

三者才是真正的建议。

下面分别列出,重点研究并分析第三类型。

老规矩,求赞求关注~

一. 嘲讽型三策论

这些都是单纯用来分析,乃至嘲讽敌人的,并非真正的出谋划策。

1) 汉朝薛公嘲讽英布。

史记 卷91: 薛公对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计?”令尹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令尹对曰:“出下计。”上曰:“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令尹曰:“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

2) 曹魏司马懿嘲讽公孙渊。

晋书 卷1: 天子曰:「此不足以劳君,事欲必克,故以相烦耳。君度其行何计?」对曰:「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天子曰:「其计将安出?」对曰:「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弃,此非其所及也。今悬军远征,将谓不能持久,必先距辽水而后守,此中、下计也。」

3) 后赵石勒嘲讽刘曜。

晋书 卷105: 勒顾谓徐光曰:“曜盛兵成皋关,上计也;阻洛水,其次也;坐守洛阳者成擒也。”诸军集于成皋,步卒六万,骑二万七千。

4) 西魏于谨嘲讽萧绎。

周书 卷15: 据襄阳来附,仍请王师。乃令谨率众出讨。太祖饯于青泥谷。长孙俭问谨曰:“为萧绎之计,将欲如何?”谨曰:“耀兵汉、沔,席卷渡江,直据丹阳,是其上策;移郭内居民,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至,是其中策;若难于移动,据守罗郭,是其下策。”俭曰:“揣绎定出何策?”谨曰:“必用下策。”俭曰:“彼弃上而用下,何也?”对曰:“萧氏保据江南,绵历数纪。属中原多故,未遑外略。又以我有齐氏之患,必谓力不能分。且绎愞而无谋,多疑少断。愚民难与虑始,皆恋邑居,既恶迁移,当保罗郭。所以用下策也。

5) 唐朝李世民嘲讽高句丽。

新唐书 卷220: 次安市。于是高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真引兵及靺鞨众十五万来援。帝曰:“彼若勒兵连安市而壁,据高山,取城中粟食之,纵靺鞨略吾牛马,攻之不可下,此上策也。拔城夜去,中策也。与吾争锋,则禽矣。”

6) 南宋朱倬嘲讽完颜亮。

宋史 卷372: 金兵犯江,倬陈战、备、应三策,且谓兵应者胜,上深然之。又策敌三事:上焉者为耕筑计,中焉者守备,下则妄意绝江,金必出下策。果如所料。

7) 元朝姚枢嘲讽李璮。

元史 卷158: 李璮谋叛,帝问:“卿料何如?”对曰:“使璮乘吾北征之衅,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和,负固持久,数扰边,使吾罢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济南,待山东诸侯应援,此成擒耳。”帝曰:“今贼将安出?”对曰:“出下策。”

8) 元朝商挺嘲讽阿里不哥。

元史 卷159: 以廉希宪及挺宣抚陕、蜀。中统元年夏五月,至京兆。哈剌不花者,征蜀时名将也,浑都海尝为之副,时驻六盘山,以兵应阿里不哥。挺谓希宪曰:“为六盘,有三策:悉锐而东,直捣京兆,上策也;聚兵六盘,观衅而动,中策也;重装北归,以应和林,下策也。”希宪曰:“彼将何从?”挺曰:“必出下策。”已而果然。

此类三策论的共有特点是预判都很准,每次对方都选的下策哈哈。

PS: 很可能要是猜错,史官也就不会专门花时间记载了。

二. 警告型三策论

这个类型的例子不多,出现在拓跋焘讨伐沮渠牧犍的檄文中,告诉他上策是直接立即投降,中策是等大军到了再投降,下策就是负隅顽抗,身死族灭。

魏书 卷99: 先令后诛,王者之典也。若亲率群臣,委贽郊迎,谒拜马首,上策也;六军既临,面缚舆榇,又其次也。如其守迷穷城,不时悛悟,身死族灭,为世大戮。宜思厥中,自求多福也。

PS: 然而沮渠牧犍并不信邪,仍然抵抗了一段时间,最后力尽才投降。虽然一开始拓跋焘没动他,过几年还是秋后算账,把沮渠氏基本杀光,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魏书 卷99: 官军济河,牧犍曰:“何故尔也!”用其左丞姚定国计,不肯出迎,求救于蠕蠕,又遣弟董来率兵万馀人拒官军于城南,战退。车驾至姑臧,遣使喻牧犍令出。牧犍闻蠕蠕内侵于善无,幸车驾返斾,遂婴城自守。牧犍兄子祖逾城出降,具知其情,世祖乃引诸军进攻。牧犍兄子万年率麾下又来降。城拔,牧犍与左右文武面缚请罪,诏释其缚。徙凉州民三万馀家于京师。
魏书 卷99: 真君八年,其所亲人及守藏者告之,上乃穷竟其事,搜其家中,悉得所藏器物。又告牧犍父子多畜毒药,前后隐窃杀人乃有百数。。。至此,帝知之,于是赐昭仪沮渠氏死,诛其宗族,唯万年及祖以前先降得免。是年,人又告牧犍犹与故臣民交通谋反,诏司徒崔浩就公主第赐牧犍死。牧犍与主诀,良久乃自裁,葬以王礼,谥曰哀王。及公主薨,诏与牧犍合葬。公主无男,有女,以国甥亲宠,得袭母爵为武威公主。
蒙逊子秉,字季义。世祖以其父故,拜东雍州刺史。险诐多端,真君中,遂与河东蜀薛安都谋逆。至京师,付其兄弟扼而杀之。
万年、祖并以先降,万年拜安西将军、张掖王,祖为广武公。万年后为冀定二州刺史,复坐谋逆,与祖俱死。

三. 建议型三策论

下面是最普遍的三策论类型,真正的建策献计,我每个都会解说下献策目的及结果。

1) 西汉哀帝时期的贾让上奏。

汉书 卷29: 待诏贾让奏言:治河有上中下策。。。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上策。。。今濒河堤吏卒郡数千人,伐买薪石之费岁数千万,足以通渠成水门;又民利其溉灌,相率治渠,虽劳不罢。民田适治,河堤亦成,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

贾让作为待诏士人,对治水这种天下大事只能出主意,自己无权定夺。而他出三策本身,也可能有展现自己才华的想法在内。

没记载汉哀帝是否采纳了,估计没有。

2) 新朝严尤劝谏王莽不要北伐匈奴。

汉书 卷94下: 莽将严尤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称明,是为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大用民力,功不可必立,臣伏忧之。今既发兵,宜纵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击,且以创艾胡虏。”莽不听尤言,转兵谷如故,天下骚动。

有趣的是,严尤的“三策论”系总结历史所得出,且不是上中下,而是中下无,他并未明言上策为何。从最后给出的建议来看,他的另两策只是陪衬,其实想劝说王莽接受中策,即对匈奴点到为止,不要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王莽自然是没听了。

3) 东汉安帝时期的张珰上奏。

后汉书 卷88: 延光二年,敦煌太守张珰上书陈三策,以为“北虏呼衍王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专制西域,共为寇钞。今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馀人集昆仑塞,先击呼衍王,绝其根本,因发鄯善兵五千人胁车师后部,此上计也。若不能出兵,可置军司马,将士五百人,四郡供其犁牛、谷食,出据柳中,此中计也。如又不能,则宜弃交河城,收鄯善等悉使入塞,此下计也。”朝廷下其议。

和贾让类似,张珰作为边郡太守,对国防战略只有建议权,决策权在朝廷。

最后应该也没听上计。

4) 东汉末年,庞统劝刘备攻刘璋。

三国志 卷37: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这应该是史上最有名的“三策论”了,可以看出庞统视角中的三计排序,和刘备完全不一样。

另外其实庞统说的“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可能才是重点。对于他来说,刘备具体采取三计里的哪个都好商量,但不能再犹豫没行动了。

而刘备虽然没采纳上计,毕竟决定了开战,还是可以算庞统用计成功。

5) 西晋八王之乱时,扬州刺史郗隆手下劝他加入齐王司马囧的部队,一起讨伐司马伦。

晋书 卷67: 寻加甯东将军,未拜,而齐王冏檄至,中州人在军者皆欲赴义,隆以兄子鉴为赵王掾,诸子悉在京洛,故犹豫未决。主簿赵诱、前秀才虞潭白隆曰:「当今上计,明使君自将精兵径赴齐王;中计,明使君可留督摄,速遣猛将率精兵疾赴;下计,示遣兵将助,而称背伦。」隆素敬别驾顾彦,密与谋之。彦曰:「赵诱下计,乃上策也。」

这里也能发现,不同的谋士眼里,上中下计都完全不一样。一个谋士眼里的下计,在另一人看来反而是上策。

还有就是和庞统一样,赵诱虞谭出计的首要目标并非要让郗隆用上策,而是告诉他得至少选一个方案去做。

可惜郗隆不像刘备从善如流,到头来都没拿定主意,最后下场就很凄惨了。

晋书 卷67: 隆无所言,而停檄六日。时甯远将军陈留王邃领东海都尉,镇石头,隆军人西赴邃甚众。隆遣从事于牛渚禁之,不得止。将士愤怒,夜扶邃为主而攻之,隆父子皆死,顾彦亦被害,诬隆聚合远近,图为不轨。

6) 东晋王敦对部下交待后事。

晋书 卷98: 敦以沈充、钱凤为谋主。。。钱凤谓敦曰:“脱其不讳,便当以后事付应。”敦曰:“非常之事,岂常人所能!且应年少,安可当大事。我死之后,莫若解众放兵,归身朝廷,保全门户,此计之上也。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亦中计也。及吾尚存,悉众而下,万一侥幸,计之下也。”凤谓其党曰:“公之下计,乃上策也。”遂与沈充定谋,须敦死后作难。

要说王敦也是神奇,向来都是谋士/手下给主公出主意,他倒好,身为主公给自己的谋士出了上中下三策。而钱凤更牛逼,居然敢说老板的下计才是上策,并坚决执行了它(可能是看王敦重病将死吧)。

结果可想而知:钱凤兵败身死,失败之前就已病亡的王敦也被枭首示众。

晋书 卷98: 既而周光斩钱凤,吴儒斩沈充,并传首京师。有司议曰:“王敦滔天作逆,有无君之心,宜依崔杼、王浚故事,剖棺戮尸,以彰元恶。”于是发瘗出尸,焚其衣冠,跽而刑之。敦、充首同日悬于南桁,观者莫不称庆。敦首既悬,莫敢收葬者。

7) 王敦之乱时顾扬说沈充。

晋书 卷98: 沈充自吴率众万馀人至,与含等合。充司马顾扬说充曰:“今举大事,而天子已扼其喉,情离众沮,锋摧势挫,持疑犹豫,必致祸败。今若决破栅塘,因湖水灌京邑,肆舟槛之势,极水军之用,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策也。籍初至之锐,并东南众军之力,十道俱进,众寡过倍,理必摧陷,中策也。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召钱凤计事,因斩之以降,下策也。”充不能用,扬逃归于吴。含复率众渡淮,苏峻等逆击,大败之,充亦烧营而退。

说来也怪,光第二次王敦之乱居然就出现了两回三策论。这次是沈充(钱凤搭档,同为王敦手下)的司马顾扬建议沈充。这里的三策排序不是关键,重要的还是“情离众沮,锋摧势挫,持疑犹豫,必致祸败”,顾扬想要的不是沈充必须选哪个策略,而是他得行动起来,至少选一个。但并没什么用,沈充哪个计策都没采纳,于是顾扬跑路,沈充败死。

8) 东晋末年南燕公孙五楼说慕容超。

晋书 卷128: 公孙五楼曰:“吴兵轻果,所利在战,初锋勇锐,不可争也。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可徐简精骑二千,循海而南。绝其粮运,别敕段晖率兖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上策也。各命守宰,依险自固,校其资储之外,馀悉焚荡,芟除粟苗,使敌无所资。坚壁清野,以待其衅,中策也。纵贼入岘,出城逆战,下策也。”超曰:“京都殷盛,户口众多,非可一时入守。青苗布野,非可卒芟。设使芟苗城守,以全性命,朕所不能。今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践之,此成擒也。”贺赖卢苦谏,不从,退谓五楼曰:“上不用吾计,亡无日矣。”

这里公孙五楼明显认为南燕军野战根本打不过刘裕,因此下策只是陪衬,他是希望慕容超选择上策或者中策的。而慕容超拒绝中策还说得过去,拒绝上策的理由就很搞笑了,只能说他真的一点儿都不了解刘裕啊。

最后啪啪被打脸,身死国灭。

9)北魏末年卢柔说贺拔胜。

周书 卷32: 及勝為太保,以柔為掾,加冠軍將軍。孝武後召勝引兵赴洛,勝以問柔。曰:「高歡託晉陽之甲,意實難知。公宜席卷赴都,與決勝負,存沒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魯陽,南并舊楚,東連兗、豫,西接關中,帶甲十萬,觀釁而動,亦中策也。舉三荊之地,通款梁國,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勝輕柔年少,笑而不應。

可以发现,卢柔三策其实是按照忠诚来排序的,上策最忠最硬汉,下策最怂最叛国。贺拔胜嘲笑卢柔年纪小,并没把三策当回事儿。但事后看来,他算是被迫执行了下策。

周书 卷32: 及孝武西遷,東魏遣侯景襲穰,勝敗,遂南奔梁。柔亦從之。

10)北齐高湛求计于高元海。

北齐书 卷14: 武成先咨元海,并问自安之计。。。答云:“夜中得三策,恐不堪用耳。”因说梁孝王惧诛入关事,请乘数骑入晋阳,先见太后求哀,后见主上,请去兵权,以死为限,求不干朝政,必保太山之安。此上策也。若不然,当具表,云“‘威权大盛,恐取谤众口’,请青、齐二州刺史。沉静自居,必不招物议。此中策也。”更问下策曰:“发言即恐族诛。”因逼之,答曰:“济南世嫡,主上假太后令而夺之。今集文武,示以此敕,执丰乐,斩归彦,尊济南,号令天下,以顺讨逆,此万世一时也。”武成大悦,狐疑,竟未能用。乃使郑道谦卜之,皆曰:“不利举事,静则吉。”又召曹魏祖,问之国事。对曰:“当有大凶。”又时有林虑令姓潘,知占候,密谓武成曰:“宫车当晏驾,殿下为天下主。”武成拘之于内以候之。又令巫觋卜之,多云不须举兵,自有大庆。武成乃奉诏,令数百骑送济南于晋阳。

这里的上中下三策也是按照忠诚排序的,上策是主动放弃兵权,求饶命;中策是迁官避祸,低调行事;下策这是直接造反了。

高湛其实想用下策,直接干票大的,但又怕死所以没有执行。难得的是,高湛居然躺赢了。

11) 隋末李密说杨玄感。

隋书 卷70: 玄感举兵而密至,玄感大喜,以为谋主。玄感谋计于密,密曰:「愚有三计,惟公所择。今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地去幽州,悬隔千里。南有巨海之限,北有胡戎之患,中间一道,理极艰危。今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直扼其喉。前有高丽,退无归路,不过旬月,赍粮必尽。举麾一召,其衆自降,不战而擒,此计之上也。又关中四塞,天府之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宜率衆,经城勿攻,轻赍鼓行,务早西入。天子虽还,失其襟带,据险临之,故当必克,万全之势,此计之中也。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唐禕告之,理当固守。引兵攻战,必延岁月,胜负殊未可知,此计之下也。」玄感曰:「不然。公之下计,乃上策矣。今百官家口并在东都,若不取之,安能动物?且经城不拔,何以示威?」密计遂不行。

这应该是史上第二有名的上中下三策了。和庞统不同,李密没有催促杨玄感行动,因为他已经起兵了。所以李密在提建议时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倾向性,他是想让杨玄感选上计(“不战而擒”)或者中计(“万全之计”)的,下计则属于李密自己都有些嫌弃(“必延岁月”,“胜负殊未可知”)。

奈何杨玄感的想法不一样啊,在他看来李密的下计才是上策。

据此来看,李密会提出这个下计,很可能是因为1)杨玄感起兵于黎阳,离隋东都洛阳很近,李密的战略规划即使不重视洛阳,也必须得提,显示自己考虑到了全局;2)杨玄感本来就倾向于先攻取东都,李密在给出了自己的真诚建议后,还是得迎合老板一下。

而事后来看,以杨玄感表现出来的实力,即使采用了李密的上策或中计,也不一定能成事。

12) 唐文宗时杜牧上书。

资治通鉴 卷244: 杜牧愤河朔三镇卢龙、成德、魏博之桀骜,而朝廷议者专事姑息,乃作书,名曰罪言,大略以为:“国家自天宝盗起,河北百馀城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鹘、吐蕃,无敢窥者。齐、梁、蔡被其风流,因亦为寇。未尝五年间不战,焦焦然七十馀年矣。今上策莫如先自治,中策莫如取魏;最下策为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也。”

杜牧此时只是小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人微言轻。下策明显是用来比较的,但上策和中策他都有大力推荐。

13) 靖康之变时的谭世𪟝建言。

宋史 卷357: 金骑骎骎南下,世𪟝言:“守边为上策;今边不得守,守河则京畿自固,中策也;巡幸江、淮,会东南兵以捍敌,下策也。金人既渡河,又请遣大将秦元以所部京畿保甲,分护国门,使兵势连属,首尾相援,即金人不敢逼。”孙傅深然之,又格于㮚议。

这里的上策因为客观原因(金军突破了边关)已经无法执行,因此谭世𪟝极力推荐的是中策,并基于金军可能部分渡河的情况做了相应布置。

主意是好的,奈何此时的宋朝中央早就瘫痪了,再好的计策也只能胎死腹中。

14) 建炎南渡前的唐重三策。

宋史 卷447: 重前在同州,凡三疏上大元帅府,乞早临关中以符众望。且画三策:一谓镇抚关中以固根本,然后营屯于汉中,开国于西蜀,此为策之上;若驻节南阳,控楚、吴、越、齐、赵、魏之师,以临秦、晋之墟,视敌强弱为进退,选宗亲贤明者开府于关中,此为策之次;傥因都城,再治城池汴、洛之境,据成皋、崤函之险,悉严防守,此策之下;若引兵南度,则国势微弱,人心离散,此最无策。暨至永兴,又六上疏,皆以车驾幸关中为请。并条奏关中防河事宜,大意谓:“虢、陕残破,解州、河中已陷,同、华州沿河与金人对垒,边面亘六百馀里。本路无可战之兵,乞增以五路兵马十万以上,委漕臣储偫以守关中。”

唐重这里其实算是四策,但最后一个是他明确不建议完颜构使用的(所谓的最无策)。他实际推荐的是完颜构以关中为基本;再次则是完颜构镇南阳,让宗室镇关中;实在不行则继续重兵把守河南。

尴尬的是,最后完颜构偏偏就选择了南渡这个最无策,最后一手造成了建炎三年的大崩溃,宋朝彻底成了南宋。


为什么宋朝会分为北宋和南宋?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5) 绍兴四年的李纲防御三策。

宋史 卷359: 四年冬,金人及伪齐来攻,纲具防御三策,谓:「伪齐悉兵南下,境内必虚。傥出其不意,电发霆击,捣颖昌以临畿甸,彼必震惧还救,王师追蹑,必胜之理,此上策也。若驻跸江上,号召上流之兵,顺流而下,以助声势,金鼓旌旗,千里相望,则敌人虽众,不敢南渡。然后以重师进屯要害之地,设奇邀击,绝其粮道,俟彼遁归,徐议攻讨,此中策也。万一借亲征之名,为顺动之计,使卒伍溃散,控扼失守,敌得乘间深入,州县望风奔溃,则其患有不可测矣。往岁,金人利在侵掠,又方时暑,势必还师,朝廷因得以还定安集。今伪齐导之而来,势不徒还,必谋割据。奸民溃卒从而附之,声势鸱张,茍或退避,则无以为善后之策。昔苻坚以百万众侵晋,而谢安以偏师破之。使朝廷措置得宜,将士用命,安知北敌不授首于我?顾一时机会所以应之者如何耳。望降臣章与二三大臣熟议之。」诏:纲所陈,今日之急务,付三省、枢密院施行。

这三策是针对金人和伪齐南侵的,可以看出李纲自己只推荐上策和中策,下策是单纯拿出来比较的。

16) 宋末襄樊之战时的汪立信三策。

宋史 卷416: 为今日之计者,其策有三。夫内郡何事乎多兵,宜尽出之江干, 以实外御。算兵帐见兵可七十馀万人,老弱柔脆,十分汰二,为选兵五十馀万人。而沿江之守,则不过七千里,若距百里而屯,屯有守将,十屯为府,府有总督,其尤要害处,辄参倍其兵。无事则泛舟长淮,往来游徼,有事则东西齐奋,战守并用。刁斗相闻,馈饷不绝,互相应援,以为联络之固。选宗室亲王、忠良有干用大臣,立为统制,分东西二府,以莅任得其人,率然之势,此上策也。久拘聘使,无益于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请礼而归之,许输岁币以缓师期,不二三年,边遽稍休,藩垣稍固,生兵日增,可战可守,此中策也。二策果不得行,则天败我也,若衔璧舆榇之礼,则请备以俟。

总的来说,汪立信这三策嘲讽性质可能更大些。上策执行本就很难,中策则过于天真,认为送还元使并纳岁币就可以免去兵戈。下策就更离谱:直接建议贾似道和宋朝投降算了哈哈。

也难怪贾似道会大怒了。

宋史 卷416: 似道得书大怒,抵之地,诟曰:“瞎贼狂言敢尔。”盖以立信目微眇云。寻中以危法废斥之。

17) 金末的陕西行省献策。

金史 卷17: 陜西行省进三策:上策自将出战,中策幸陜州,下策弃秦保潼关。不从。
金史 卷112: 未几,以蒲阿权参和政事,同合达行省事于阌乡,以备潼关。先是,陜省言备御策,朝官集议,上策亲征,中策幸陜,下策弃秦保潼关。议者谓止可助陜西军以决一战,使陜西不守,河南亦不可保。至是,自陜以西亦不守矣。

这三策意思很明显,要么金军主力来陕西,大家一起和蒙古人拼了,要么就干脆直接放弃掉陕西算了。结果金朝皇帝还真选择了下策放弃。。。可能是彻底怂了吧哈哈。

18) 明武宗时期杨一清献边防三策。

明史 卷198: 诚宜复守东胜,因河为固,东接大同,西属宁夏,使河套方千里之地,归我耕牧,屯田数百万亩,省内地转输,策之上也。如或不能,及今增筑防边,敌来有以待之,犹愈无策。

杨一清认为要么收复河套,要么至少增加边防兵力,都比什么都不做(这里的无策/下策)好。

19) 明世宗时期杨最献治水三策。

明史 卷209: 宜如往年白圭修築髙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其次於縁河树杙数重,稍障风波,而增旧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数年。若但窒隙补阙,茍冀无事,一遇霪潦,荡为巨浸,是为无策。”部议用其中策焉。

和上面杨一清类似,杨最明显认为上策和中策都可以接受,就是不能什么都不做(即这里的下策/无策)。最后朝廷使用中策,杨最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20) 明世宗时期翁万达建平安南三策。

明史 卷198: 经以征安南非万达不可,奏留之,乃命以参政莅广西。已而毛伯温集兵进剿,万达上书伯温,言:“揖让而告成功,上策也。慑之以不敢不从,中策也。芟夷绝灭,终为下策。”伯温然之。会获安南谍者丁南杰,万达解其缚,厚遇,遣之去,怵以天朝兵威。登庸大惧,乃诣伯温乞降。是役也,万达功最,赏不逾常格。

翁万达认为的上策明显是招抚安南,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后毛伯温也采纳了他的建议。

21) 明神宗时期王德完献治水三策。

明史 卷87: 卫水昔仰漳,而今舍漳,则细缓不能卷沙泥,病涸而患在运。塞高家河口,导入小屯河,费少利多,为上策。仍回龙镇至小滩入卫,费钜害少,为中策。筑吕彪河口,固堤漳水,运道不资利,地方不罹害,为下策。」命河漕督臣集议行之。直隶巡按佴祺亦请引漳河。并下督臣,急引漳会卫,以图永济。不果行。

这里王德完似乎觉得下策也不是不能接受,更重要的是朝廷必须得治河了。

可惜朝廷最终还是什么都没做。

22) 清朝翁同书建言三策。

清史稿 卷427: 同书奏:“近来可用之兵,莫如楚师。谍闻楚师顺江而下,已破石牌。倘别遣劲旅间道急趋英、霍,徐图怀、定,此上策也。如楚师转战未能深入,用苗沛霖辅以官军,先拔怀远,此中策也。若二者皆不能行,则以胜保攻明光,李世忠逾清流关以保东路,臣守寿州,与傅振邦、关保相应援,制孙葵心、刘添福二巨捻以保西路,此下策也。”

翁同书明显也不完全确定当前的局势,因此中策给上策兜底,下策再给中策兜底。

23) 清朝唐景崧为刘永福出三策。

清史稿 卷527: 九年正月,景崧乃假道越南入滇,先至粤谒曾国荃,韪其议,资之入越。见永福,为陈三策,言:“越为法逼,亡在旦夕,诚因保胜传檄而定诸省,请命中国,假以名义,事成则王,此上策也;次则提全师击河内,驱法人,中国必助之饷,此中策也;如坐守保胜,事败而投中国,此下策也。”永福曰:“微力不足当上策,中策勉为之。”

唐景崧为刘永福出谋划策,主要考虑的立场还是清廷,并不完全为刘永福着想。因此双方的想法不同,所以刘永福只用中策没问题

24) 清朝邓承修献三策。

清史稿 444: 于是承修再陈三策:“法所恃为援者西贡、东京。我若师分三路,亟攻越南,彼将自救不暇,策之上也。分兵为守,敌至则战,敌退不追,老师糜饷,利害共之,策之中也。若虑饷诎运阻,不敢言战,则其祸不胜言矣,是谓无策。”补鸿胪寺卿,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自此陈说兵事,章凡十三上,多见采纳。

这里的下策/无策明显是为了衬托上中二策的,可以看出邓承修是铁杆主战派哈哈。

四. 总结

综合来说,出现上中下三策论时,上策经常不被使用的原因,主要有几大类。

1) 出策人本就是在分析预判对手的行动,顺便嘲讽下敌人,鼓舞自家士气(嘲讽型三策论)。要是对方真用了上策,其实也没必要写了,因为突出不了效果哈哈。

2) 出策人认为鼓舞老板发起行动比具体执行哪个策略更重要。张珰、庞统、赵诱、顾扬、杨一清、杨最、王德完和邓承修无不如此。在他们看来,东汉朝廷、刘备、郗隆、沈充、明廷和清廷哪怕选中或下策也比什么都不选强,因此多个策略就多个选择。

3) 出策人拿不准老板的心态,所以计策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更多。比如卢柔和高元海。他们不确定自己的老板对当今皇帝/朝廷有多忠诚。以忠义的角度来决断,则上策确实是上策,但如果最在乎的是其他东西(贺拔胜-安全,高湛-皇位),那下策可能才是上策了。

4) 出策人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偏好,下策乃至中策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衬托对比上和/或中策,显示自己充分考虑到了所有可能性的同时,更好的说服老板/手下接受。贾让、严尤、王敦、公孙五楼、李密、杜牧、唐重、李纲和翁万达都符合这一类。可惜的是,他们每个人都只有建议权,无法做实际的决定(其中王敦是因为病重将死,其他人则是他们当时都是给老板打工的)。

这种情况下,当他们视角中的下策,在决策人那里却是上计时,就要出现悲剧了。

5) 出策人的规划中有考虑到上策和/或中策已经无法实现了。比如谭世𪟝和翁同书。

6) 出策人自己心态也开始崩了,上中下三策本身就带着怨气呢。像陕西行省和汪立信,就是如此。

7) 出策人和决策人立场并不完全一样(比如只是盟友甚至敌人),因此想法和立场完全不同。比如拓跋焘及唐景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