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3-29 21:05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在现场发言。主办方供图

“上海是个首选投资地。”外资企业恩曼自动化技术如此描述了选择上海宝山的原因。

3月29日,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举行,在之后的“智领未来·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分享会”上,《宝山区促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正式发布,目标到2026年,力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制造业总规模突破800亿元,产业总规模突破千亿级大关。

上海早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已有多家企业发布人形机器人。在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10个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投资机遇正式发布。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提出,以“应用牵引、场景驱动”为导向,深化本体、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攻关,加快突破电驱动关节、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三年内实现1000台的规模化应用示范。依托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平台支撑为一体的创新生态,加速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

宝山区正是上海机器人发展的缩影之一。据介绍,近年来,宝山区紧抓机器人产业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通过工业土壤和科创生态双重滋养产业发展。2023年,宝山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682.46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机器人产值近80亿元,占全市工业机器人产值三分之一。

根据会上发布的《宝山区促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目标明确,到2026年,引进培育5家以上产值超十亿元的龙头企业、30家以上产值超亿元优质企业、5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0万方产业空间载体,力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制造业总规模突破800亿元,产业总规模突破千亿级大关;二是重点领域清晰,聚焦以人形机器人、工业及写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作为宝山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三是空间布局联动,计划打造“一核两园”集聚发展空间,以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承载区、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产业化拓展区、大学科技园为重点科技策源区。

宝山已经吸引了一批顶尖企业。在发那科、安川、ABB、库卡这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发那科已在宝山布局中国总部,其三期的“超级智能工厂”作为日本以外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基地,达产后将新增产值约50亿元;广川科技为安川与沈阳富创精密合作投资的公司,其在宝山生产的半导体机器人已实现国产替代。

不仅是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许多专注于智能制造的企业也从机器人的发展中获益。恩曼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于2003年4月在中国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注册成立,2019年迁至上海宝山区。公司总经理吴小君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恩曼需要智能机器人进行机加工,同时,公司也计划在三年之内,将美国的一些生产线迁至中国,因此对机器人的需求有所增加。目前,公司智能化生产线占比在40%左右,之后可能达到70%至80%。

而恩曼选择在上海宝山布局的原因在于,首先,上海本身有一个地理上的优势,在技术和信息等各方面都有比较好的平台;其次,公司落户于机器人产业园区,可以跟更多的相关企业进行交流沟通;此外,从管理水平来看,上海的招商环境非常出色,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恩曼将上海视为“一个首选的投资地”。

产业的发展往往依托集聚效应。位于宝山区顾村镇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是上海首家以机器人命名的市级特色园区,园区特色产业产值占比达80%,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90%,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加快释放。园区集聚近300家机器人上下游创新企业,“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共生”的特色产业集群已现规模。去年,宝山区成套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未来三年,宝山区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聚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示范应用成效显著、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四大方向。以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承载区、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产业化拓展区、大学科技园为重点科技策源区,打造“一核两园”集聚发展空间,新增100万方产业空间载体,力争至2026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总规模突破千亿级大关,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和应用生态圈。

发展需要市区联动。围绕企业期待和关切,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也发布了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涉及产业基金、空间载体、工业降本增效等企业关心的投资要素保障,进一步支持来沪企业安心发展。据介绍,未来两年,政策包将为上海工业企业降低1000亿元运营成本,为重点产业链新增两万亿元银行授信,为重点招商项目打造1000万平方米的智造空间,为三大先导产业新设1000亿元的母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