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3-30 13:56

原创 张云骅、李婷 档案春秋

作为电影《酱园弄》的拍摄外景地,位于虹口区的乍浦路成了新晋网红地,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打卡。而对老上海来说,提到乍浦路三个字,却另有一番乡愁。1980年代末,这里是上海第一条美食街,只有一千米的小街上开了200多家饭店酒家,饭店鳞次栉比,店面装潢豪华,菜肴标新立异,从本帮炒菜到南方空运来的广帮海鲜,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一股全新的餐饮文化扑面而来,改变着上海人的就餐理念。到了夜晚,乍浦路霓虹灯耀眼,一片热闹非凡,人们举杯欢颜,尽兴地享用着美味佳肴。

如今的乍浦路,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图源:新民晚报 摄影:杨建正)

昔日乍浦路美食街(摄影:楼定和)

好地段恰逢好时代

乍浦路南北走向,南起天潼路,北到海宁路,长1038米,宽8米到19米。乍浦路美食街兴起于1980年代,全盛于1990年代,是当时上海当之无愧的饮食时尚地标。

这条街上的第一家饭店是丁香饭店,老板丁宝根从内蒙古插队回沪后,于1984年选择在乍浦路开了一家卖面条馄饨的饮食店。“那个时候人的概念呢总归是吃公家饭,搞个体被认为是不入流的。就连我爸爸对我也不理解,你好好的,不去找个正当的工作,做这个,说‘你就是床底下放鹞子’,意思讲没有出息。”

那时的丁宝根不被家人看好,也不被社会认可,连餐饮的营业执照都拿不到,只能用一张卖水果的营业执照经营着他的饮食店。但大众化的面条馄饨和平民化的价格,受到青睐,饮食店生意很快走上正轨。当时这里有一些工厂,旁边是仪器厂、电表仪器厂,对面还有一个十九路的车站,所以早上、中午,生意特别好。

1994年7月,乍浦路美食街管理办公室成立(虹口区档案馆馆藏)

那时的上海餐饮业大多是国有的,菜品和服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好地段恰逢好时光,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改变了国营饭店一统上海餐饮业的格局。随着破墙开店的个体户日趋增多,乍浦路成了沪上第一条美食街,丁宝根也终于拿到了他的餐饮营业执照。

为了扩大经营场所,他通过置换,把饮食店改造成饭店。“我也正好赶了一个好时光,随着对我们个体户扶持的政策明朗了,人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那么我就慢慢地慢慢地发展。通过和住在饮食店楼上的居民以及边上的居民置换房屋……我解决了自己的经营场地问题,邻居们也改善了生活环境、居住环境。”

市场的需求呼唤更多的民营饭店出现。据乍浦路美食街管理办公室统计,在1990年代初,登记备案的饭店已有202家。下岗在家的朱伟敏也利用自家的门面房开起了饭店,起名金棕榈酒家,饭店虽小,生意却也红火。“其实,当初我自己连烧菜烧饭都不会,所以我婆婆很不理解,你这个人在家里什么都不会烧,还跑出去开饭店,什么店不好开啊。”话虽这么说,创业时的朱阿姨同样延续着丁宝根们的勤劳,起早摸黑,不辞辛劳。在家人的帮衬下,生意逐渐见好,还成为同学、同事们的聚餐点。

朱伟敏(左一)与朋友们在一起

改革开放初期,反映在人们身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两点——吃和穿。对于吃,刚刚从凭票供应计划年代里走出来的人们,敢于尝试,勇于品鲜,各种新奇菜品也被摆上了餐桌。面临机会和挑战,乍浦路上的老板们也怀揣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丁宝根透露:“最早牛蛙刚刚引进来的时候,很多饭店不敢买;我当时胆子大的,一下子进了50斤,结果销路很好,我又和水产老板进了一批。”

“有许多菜是我们平时没有看到过的。”在著名滑稽演员王文丽的眼中,当时乍浦路的饭店就像沪上餐饮界的一个风向标,乍浦路流行大王蛇,沪上其他饭店也跟进卖大王蛇。

1995年9月,乍浦路美食街牌楼剪彩仪式(虹口区档案馆藏)

“当时大王蛇生意好,一天可以卖掉几十条。一条大王蛇最小的也要2斤7两,大王蛇小了就不好吃,没有肉,一般客人都点3斤以上的。”丁宝根说,还有甲鱼也卖得好。“当初甲鱼壳可以回收的,我们卖甲鱼的生意好到什么样,人家一个星期来收甲鱼壳,我们甲鱼壳可以卖掉2000元。”

流行的就是时尚的,香港的时尚促进了广东话、广帮菜、粤语歌曲的深入人心。因而广帮菜在乍浦路大行其道,独领风骚,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像白灼虾、清蒸石板鱼、象拔蚌和大龙虾等,吸引着更多上海人趋之若鹜,成为沪上流行的菜肴。海鲜从汕头、湛江等地空运而来,就连厨师也是当地远道而来。乍浦路用开放的姿态吸引顾客的眼球,迎接各方来宾。点菜,在过往的认知中,只是拿着一本菜谱幻想着美味,而在乍浦路饭店里点菜,食物都是看得见。店堂里成叠的鱼缸,成为面向顾客“所见即所得”的食材展示窗,新鲜不新鲜,当场就知道。生意好的时候,吃到鱼缸里的鱼也没有了。

昔日乍浦路美食街

不仅仅是就餐,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1990年代初期,海鲜随着广帮菜的盛行而进入乍浦路,但除了生猛海鲜,这里还保留了本帮家常菜的菜肴口味。上海人钟爱的八宝辣酱、白斩鸡、四喜烤麸、油爆虾、扣三丝、红烧小黄鱼等,在乍浦路上也可以吃到正宗口味。各种菜式丰俭由人,满足各消费层次顾客的特点和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对于美食的追求也跟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和变化。乍浦路上的老板们,发现广帮菜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开发新的菜系,于是陆续远赴外地,又引入了淮扬菜、宁波菜等各地菜系。而饭店间的相互帮衬,也促使乍浦路走向良性经营。

“当时乍浦路的理念,就是有财大家发。假如我这里坐不下了,还有人要冲进来,我就介绍到边上的店家;假如他们那边满了,他们也会把人介绍过来,到这里来吃。”朱伟敏回忆,特别是当初做的咸蟹,我卖光再做来不及,这需要时间的,只好到对面人家去借一借,调剂一下,明天买了再去还给他们。

1994年7月8日,乍浦路美食街酒楼展出各色点心(虹口区档案馆藏)

生意做活才会做好。乍浦路美食街之所以火爆,取决于老板们灵活的经营思路和求新的理念。那时乍浦路上顾客提出任何要求,几乎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有的顾客担心自己点的龙虾被调包,店家为了让客人放心,就会主动把龙虾的须折断,折下来的龙虾须由客人保管,待龙虾烧好端上桌,客人再看看手上的这根须和端上来那根须,是不是原配。为了提高竞争力,乍浦路上的店家一改国营饭店经营模式,从等客人上门到迎客人进门,以一种全新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带给顾客以宾至如归之感。又如,迎宾服务员给客人拉门、吃完饭送果盘、过年给小朋友发红包等举措,也是从乍浦路开始向全市餐饮业推广的。

在乍浦路最辉煌的1990年代,每逢过春节,尤其是在除夕和初四的晚上,几乎所有饭店老板,都要走上街头,燃放烟花炮竹,数量之多、时间之长,是沪上其他马路所无法比拟的。

“一盒子鞭炮放完了,噼噼啪啪放完了,再从里面捧出来,这是接二连三,各个店家很早就囤积好了。” 朱伟敏回忆,那种场面,夜空也被燃放的鞭炮照得敞亮,霓虹灯的亮度也被比了下去。

乍浦路美食街夜景(虹口区档案馆藏)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乍浦路,不仅仅是就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这里不断翻新的菜肴和贴心的服务,引领着上海人的餐饮消费观念革新,许多人把到乍浦路吃饭当作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饭店老板们纷纷扩建改造,利用原有房子的层高,挖地搭阁楼,把置换来的居民房子加层扩容。以丁香饭店为例,先后置换了7户人家,经过4次改建,从30平方米的小饮食店发展到7层楼的大饭店,还花了55万安装了观光电梯。

乍浦路上的王朝酒家也以金碧辉煌的装修而闻名。大堂里放着一架大钢琴,顾客会弹钢琴会唱的,可以自己边弹边唱,这在当时也是一个亮点。王朝酒家还有一个特点是别人家没有的,在里面吃饭,饮料、咖啡免费供应。而去乍浦路上另一家鲜花饭店吃饭,饭店经营者会送上一束鲜花,“鲜花饭店”由此更显得名副其实,也在沪上打响了广告知名度。

乍浦路上的王朝海鲜大酒楼

美味飘香被八方食客所津津乐道

众多饭店各出奇招,创新求进,促进了乍浦路的繁荣,也进而改变了许多上海人的消费和餐饮观念。以前,上海人吃年夜饭往往都是一家子在家里吃,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忙着置办年夜饭。自乍浦路美食街问世后,许多家庭将年夜饭的餐桌从自己家的餐厅、客堂间,搬到了乍浦路饭店的大堂或包间里,在那里吃夜饭的热闹与欢腾,与往昔家里DIY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市民瞿如林的记忆中,酷爱运动也爱美食的他,几乎每年的生日都会带着全家一起去乍浦路聚餐。那种共享天伦的场景,是一种风光,也是一种幸福。作为常客,翟如林深谙乍浦路吃饭之道,就是要预订,否则就没有座位。

乍浦路上的一顿家宴(图源:瞿如林)

店少不成市。1990年代中期,乍浦路美食街的逐步扩大,形成了一个以餐饮业为主导的商业圈,旁边的武昌路、昆山路、塘沽路的小饭店也借光,车水马龙生意好得不得了。而乍浦路上的饭店更是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都起来了,最鼎盛时期估计将近300家。当时的乍浦路美食街俨然成为上海美食的代名词,人们往往以在这条街上吃饭为荣,连附近的居民都为住在乍浦路而自豪。许馨德居住在近乍浦路的武进路上,以前有人来访,他要费尽口舌才能把自己家的地址说清楚,等到美食街盛行后,他只要说靠近乍浦路,大家都会知道。

火爆的乍浦路,也吸引着像姜鑫元这样的摄影爱好者前来。他擅长走街串巷,用镜头记录城市的变迁,前后拍摄上海街景照片近3万张。姜鑫元在乍浦路拍照片的时候,从天潼路一直走到海宁路,琳琅满目的各式菜肴,就像一盆盆鲜花盛开在眼前。从菜肴到美食,不单单是一种量化的变革,还是一种视觉到味觉的享受。

昔日乍浦路

民以食为天,上海人如此,远道而来的外国人也是如此。那段日子,沪上航空公司把乍浦路繁荣的景象刊登在宣传册里,推荐给国内外的来宾。曾在上海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工作的赵斌,在一次商务谈判时,外商就提出了一个请求,让其大为吃惊。没想到外商知道乍浦路,没想到他们非常喜欢那里的美食。

“他突然间和我们提出,在美国知道上海有一条美食街叫乍浦路,当时他还硬生生地用中文说乍浦路,我听了也比较惊讶。”为了慎重起见,赵斌专程去乍浦路实地走了一遍,热闹的街道,林立的店招,让常年在五星级宾馆接待外宾的赵斌着实感觉不一样。他选择了一家具有上海特色的饭店,顺着楼梯,拾阶而上,来到了饭店的三楼包房,木板楼梯发出的声音,让习惯于宾馆红地毯的外国朋友发出会心的微笑。

夜晚的乍浦路美食街霓虹闪烁(虹口区档案馆藏)

吃的世界里,除了美食的诱惑,还有用餐时轻松的氛围和愉悦的心情,原本对饮食有所挑剔的外国朋友,到了乍浦路一样大快朵颐。“领带也卸了,衬衫也敞开了,觥筹交错之间氛围相当好。”开怀的心态下,大家畅所欲言,也对经营合作带来了进一步的默契。“可以说这种与外商的良好合作基础,是在乍浦路吃饭吃出来的,外国友人因舌尖美味而‘入乡随俗’也相当有趣。”

1990年代的上海,仅仅一条乍浦路美食街,显然已无法满足沪上人士的餐饮消费需求,更多的新美食街随之不断涌现。作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第一条美食街,餐饮领域里的一面旗帜、一块招牌,乍浦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自然是无可撼动的,那美味的飘香依然为上海人以及许多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食客所津津乐道。

如今乍浦路作为电影拍摄外景地的各式复古招牌

支持:王明远

校对:王礼荣

编辑:小瀛洲

版式:施 雨

本刊稿件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标题:《这个新晋网红地,对于上海人来说另有一番舌尖上的乡愁》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