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 精选博文 ( ) • 2024-03-31 10:09

人机协同中,人类在所有环节都面临着主体性的动摇和角色丰富后引发的事实和价值的重构问题。

在人机协同中,人类在各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人类在与机器进行交互时可能会感到主体性动摇。传统上,人类通常是主导者和控制者,但在人机协同中,机器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智能,这可能会导致人类感到失去了控制感。还有,在人机协同中,人类的角色也变得更加丰富。除了担任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外,人类还需要担任监督者和调试者的角色。人类不仅需要与机器进行有效的合作,并确保机器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规则运行,还需要在机器出现问题或错误时进行修复和改进。另外,人机协同还引发了事实和价值的重构问题。由于机器在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时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准确性,人类的角色可能更多地集中在解释和解读这些数据的结果上。然而,机器生成的结果可能会与人类的价值观和信念产生冲突,这就需要人类重新评估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在医疗领域的人机协同中。在过去,医生是医疗决策的主体,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医疗数据和研究成果来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这使得机器在医疗决策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面临着主体性的动摇。他们需要接受机器提供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而不再是唯一的决策者。这可能引发医生的不安和角色认同的问题。另外,机器学习算法可能会根据大数据的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但这也可能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专业判断产生冲突。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重构人类的角色和价值。医生需要适应新的角色,即与机器进行合作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医生的价值也需要重新定位,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可以与机器的数据分析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人机协同中的重构问题不仅存在于医疗领域,也存在于其他领域。例如无人机在军事博弈中的角色变化。在以前的军事行动中,人类是主体,担任指挥、操作和决策的角色。然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逐渐取代了人类在某些任务中的角色。无人机可以执行侦察、监视、打击等任务,减少了人类的风险,提高了作战效率。然而,人类在无人机操作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从直接参与作战转变为指挥和监控无人机的操作。这种变化引发了人类在军事博弈中的主体性动摇和角色丰富。首先,人类在指挥无人机时需要适应新的战场环境和战争方式。他们需要熟悉无人机的技术特点、操作流程和战术应用。同时,他们也需要具备分析、评估和决策的能力,以便有效地指挥无人机执行任务。其次,人类需要在与无人机合作的过程中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他们不再是直接参与作战的士兵,而是更多地充当着指挥官和决策者的角色。他们需要根据战场情况和任务需求,制定战术和策略,下达指令和调整行动。这种角色的转变也引发了对事实和价值的重构问题。在无人机的操作中,人类需要依靠技术设备和数据传输来获取战场情报和作战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可能受到干扰、误解或不完整的影响,从而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此外,人类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也需要在无人机作战中得到重新考量。无人机可以进行精确打击,最大程度地减少平民伤亡,但同时也可能引发误杀和伦理问题。人类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在使用无人机时平衡战术效益和伦理约束,确保作战行动的合法性和人道性。总而言之,在有人-无人协同的军事博弈中,人类在各个环节都面临着角色重新定义和重构事实、价值观的问题。只有通过适应新的战争方式和军事技术,同时确保合法性、道德性和有效性的平衡,人类才能在军事博弈中发挥出最佳的作用。

概括而言,人机协同中人类面临着主体性的动摇和角色丰富后引发的事实和价值的重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人类与机器的有效沟通和合作,以及持续的反思和调整。只有通过人机协同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更好的人机关系,并发挥彼此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果,即通过重新定义角色和价值,人类和机器可以融合在一起,共同为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事实与价值的迁移、泛化常常体现在态势感知与势态知感的融合过程中,当态势感知与势态知感同时发生时,人机协同能够实现最好的结果。态势感知指的是对当前环境和情况的感知和理解,包括收集和分析各种来源的数据和信息。势态知感则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和趋势的预测和判断,通过模型和算法分析。

当这两种能力同时发生时,人机协同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人类在态势感知方面具有较强的直觉和经验判断能力,可以通过感知和分析环境信息来判断可能的行动和结果。机器在势态知感方面具有较强的计算和模型分析能力,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和判断。

通过人机协同,人可以利用机器提供的实时数据和分析结果,辅助自己的决策和行动。机器可以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不断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和建议,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这种协同能力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在这些领域中,人机协同能够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操作和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由此可见,当态势感知与势态知感同时发生时,人机协同能够实现最好的结果,利用人机协同能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情况下,态势感知是指车辆通过传感器检测并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包括其他车辆、行人、交通信号等。而势态知感是指车辆通过分析与预测这些感知数据,确定最佳行驶策略和决策的能力。当态势感知与势态知感同时发生时,人机协同可以优化车辆的行驶效果。人类驾驶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直观感知和经验,在面临复杂场景和不确定情况时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机器的势态知感则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感知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预测,为驾驶员提供精确的情景认知和决策辅助。

另外一个例子是当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通过传感器感知到前方有一辆车辆迅速靠近。人机协同可以实现最佳结果。态势感知会提醒驾驶员注意到前方有风险,而势态知感会通过分析车速、距离等数据,预测出与前方车辆的最佳交互策略,如减速、变道或保持当前车速。驾驶员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做出准确的决策,并将其传达给自动驾驶系统,从而实现安全、高效的行驶。

综上所述,无论人、机主体性、角色如何变化,若二者之间的协同过程中态势感知与势态知感同时发生,人机协同就可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决策支持,从而实现最佳结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1427614.html

上一篇:算计更自由,计算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