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news ( ) • 2024-03-31 14:11

[!--begin:htmlVideoCode--]e7f0363c14794f6aa5de3f1d081951de,0,1,16:9,newPlayer[!--end:htmlVideoCode--]

央视网消息: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海南总站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共同主办的“行走自贸港”中外媒体采访活动在海南启动。来自26个国家的31名外籍记者与总台记者一起走访海南多地,探寻自贸港建设的蓬勃生机和创新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海南有哪些独特优势?来看3月31日的报道。 

海南的五指山以南区域,由于全年最低温高于16摄氏度,是我国繁育种子的“天然温室”。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过去育种专家需要手捧本子,观察记录农作物生长状况,回实验室后再将数据一点一点敲入电脑中。而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采集数据,提高整体效率。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副院长李慧慧称:“像大家看到的这个田间行走的机器人,里面就内置了很多的遥感算法,还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一些算法,这样就可以将育种家田间的数据智能采集到电脑中,数据获取通量非常高。”

多家外媒记者在听专家的讲解时纷纷加入讨论,并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柬埔寨酸角树新闻网记者罗欧钱西称:“食物就是一切,我认为中国政府真的非常重视人民的食物安全。”

同样依托海南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的还有可再生能源。近日,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风轮叶片在海南东方下线,叶片长达143米,叶轮直径为292米,扫风面积超过66万平方米,能抵御高达17级的超强台风。来自库克群岛和萨摩亚的外媒记者对海上风电非常感兴趣。

库克群岛电视台记者卡梅隆·伊娃—谢伊·莫努伊娜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风轮机可以承受台风。我来自太平洋岛屿,那里的天气、自然灾害由于气候危机变得更加频繁。对我来说,看到这些绿色能源领域的发展非常有趣。” 

萨摩亚《萨瓦利报》记者莱奥塔·曼布雷称:“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真正高质量的产品,这可以成为中国为世界树立的榜样。” 

从一颗小种子到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风轮叶片,因地制宜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引发外媒记者的点赞和关注,他们表示也期待看到更多科技赋能自贸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