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3-31 17:09
人类学新探的回答

相信吗,汉族主要父系O2a,在北方曾是少数民族?

O2a

先交代下O2a在太古的迁徙,及创造的文化。33千年前在中南半岛,O2和O1便已分手。29.3千年前,O2a、O2b分手,估计在越南的红河三角洲。约25千年前,O2踏入广西,娅怀洞遗址可供参考。20千年前,已到达湖南、江西,并发明了陶器,玉蟾岩、万年仙人洞遗址可供参考。南方气候温暖,他们并未受冰盛期、新仙女木期的多少影响,人口一直在增长。

O1东南亚属性更强,稍晚进入南方,沿海迁徙。这就较好地解释了O2分布广泛,O1偏沿海。

新仙女木事件前,O2a已开始了对野生稻的最初驯化;事件中,驯化加速。到了10千年前,稻田出现。长江中游、下游为两个独立驯化中心,不过据研究中游似更早,可能将文化传到了下游[1]。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无多少障碍,保持着较多文化交流。

因为长江天堑的阻挡,O2a一直限于长江以南发展。澧阳平原考古表明,他们人口众多。从O2a2a发育情况可见长江中游的人口繁荣,该支活跃于沅江流域,与苗瑶族群渊源较深。

O2a2a

10千年前,造船技术进步到可以越过长江天堑了。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中国目前最早的独木舟,距今8千余年。被困几千年后,O2a终于拉开了北扩的序幕!


10千年前,是O2a族群开始北上的时间;曾经受困的主因,就是长江天堑;初到北方的他们,属于少数民族。作者敢于做出这个重要结论,因有下面的材料支持。

不断探索下作者发现在太古,西部路线是东亚人北上的主路线。10+千年前,C2、N族群经此线已先行到达北方。《东亚北上之路》文中有详细分析,要点是长江上游地区,因水量还不大、河流还不宽,可以穿越。

再看分子人类学材料。10+千年前,有“黑龙江流域古人”基因样本,多属C2;远古早期,有“山东古人”基因样本,多属N。到了远古快结束时,方有O的基因材料。世界范围内最早的O2,来自重庆大溪遗址,距今5.8千年[2]。最新报道,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获得了一例基因样本,母系为F1a1'4,距今6千年。据付巧妹团队对常染的研究,10千年前正是南北两方基因差距最大的时候[3]。若非长江阻隔,两方人群会更早混合在一起。

又看考古。贾湖遗址是最早的、有明确南方属性的代表遗址,距今9千年。不排除有个别O2狩猎-采集族群,以偶然方式早于10千年前到达了北方,但主流人群将在此后。

下通过追踪稻作的传播路径,讲述O2a在北方、西部的扩散过程,亦能看到一些证据。

水稻传播路线

10千年前,中游的O2a族群率先渡江北上,离开了长江中下游这东亚远古文化中心。汉水流域是他们最初的落脚点。以此为基地,开始把长江文明向北方传播,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曾经的湖南人,有了新身份——湖北人。

竹筏过江,2021.11。(渡江工具更可能是独木舟。画技有限,还请包涵)

继续向北开拓,几百年后贾湖遗址出现了,属裴李岗文化。9千年前,淮河流域上游的广袤平原上有一片美丽的沼泽地,这就是贾湖。波光潋滟、水草丰美;微风拂过,稻香四溢、笛声飘扬。先民们在这里筑建房屋、驯化家畜、制作陶器、耕种水稻、结网捕鱼。

骨笛至少诞生于6万年前,很可能有尼人的贡献。作者在《骨笛深藏的太古史》中,有专门讲述。贾湖骨笛虽非最早,但对中国来说仍然弥足珍贵。中国人对丹顶鹤的热爱,或可从笛声中听出。

骨叉形器(有学者将其解读为卜筮用签筒,很有说服力)

另外,贾湖先民们以稻米为原料,以山楂为发酵料,以蜂蜜为调味料,酿造出了早期含酒精的饮料。

O2a1

据研究,贾湖先民和O2a1关系紧密。从发育树看,9.6千年前之后呈爆发性增长,说明来到了空旷的乐土上。

裴李岗石磨盘

继续向北,裴李岗遗址崛起,距今8千年。此地稻、粟皆有发现。父系C2、N族群开启了北方旱作农业,磁山文化是为代表。旱作向南发展,稻作向北,终于在裴李岗,两种农业形式相汇相融了。

稻作传播有无规律可言?有的,答案藏在800mm等降水量线中。中国存在一条南北分界线,沿着秦岭-淮河这条线,便是根据农业特点划分的。此线以南,适合稻作。长江稻农们将在此线以南,呈东西向扩展农田。西传空间更大,成为了主线。顺便说一句,长江一线是为地理障碍上的南北分界线。

10-5.3千年前涵盖了远古主要时期,都是温暖期,黄河流域犹如今天的江南,为稻作农业的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相应地,O2a人群在北方自然扩散开来。再看亩产量,稻作高于粟作,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温湿条件好时,种稻族群具有优势。

不要用战争模式解读远古。以农民的眼光看,远古的北方尚显空旷,不存在土地紧张引起的冲突。旱作和稻作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这就避免了两种农业形式人群发生直接冲突。稻农会在水资源丰富的河湖地区开垦,修建水利工程,地势会偏低些。

O2a2b

距今7-5千年的仰韶文化崛起,表明O2a人群扩散到了更广阔的区域。O2a2b最具代表性,扩散得最广。以半坡遗址、庙底沟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文化,继续发展着各项文化。最典型的便是开创了彩陶文化,先民们的艺术追求已然更高。

另外一个重大事件便是开始养蚕了,不迟于5.5千年前。数据偏保守,受限于缺乏直接证据。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看,河姆渡遗址(7-5千年前)牙盅上的蚕纹,已是养蚕的强有力证据。若非喜爱之物,是不会刻在器物上的。蚕受喜欢的唯一原因,只能理解为吞出的丝可以织布;若非此用途,蚕甚至会让有些人感到不适。不管是谁发明了丝织业,长江已非屏障,两岸文化交流已然较易,从而大家拥有了相同的先进文化。

还有就是玉器。仰韶后期在偏北的粟农影响下,稻农的玉文化也起步了。南阳黄山遗址是为代表。黄山玉偏硬,有些影响艺术性的提高。

又看下游。到了远古后期大汶口文化也发展较快。陶器有自己的特色。到了上古甚至最先将小麦引入中国。龙山时代的黑陶,让我们看到了精致生活。

再看黄河上游。大地湾文化早期是旱作农业,后有仰韶文化人群到来,也有了稻作农业。渐入上古,马家窑文化崛起,把彩陶文化推向高峰。

马家窑尖底瓶

稍后的齐家文化,有三例O2a基因样本,距今4.5-3.9千年。不看古基因,就看今人基因,藏族中D、O2a约各占一半,也能明白O2a人群踏上了青藏高原。O2a似有“多动证”,富有开拓精神的他们到处跑。早期便来到西部,在文化和人口上为将来西部纳入中国领土打下了基础。

虽然青藏高原不适合种植水稻,但四川适合。距今4.7-3.8千年的宝墩文化,指示着稻作农业传到四川的时间。有趣的是,早期种的是粟,后来才发现种稻更好。川西地区偏潮湿,有岷江流过,更宜种稻。启发人的是,稻作农业并未直接从湖北传入川西,需要逆时针绕行。说明哪怕到了上古,长江天堑加上高山仍然阻挡着人们的步伐。

再往后进入信史,O2a人群才终于南下到了云南。到了唐朝时期,最后的O2a甚至“出国”了。至此,O2a万年来的大迁徙总算落下帷幕。


北方、西部人口变化图

总之,O2a不是最早到达北方的人,N、C2已在那里生活了几千年。O2a凭着先进的农耕文化,不断开拓进取。人口增长下,渐从“少数民族”变为“多数民族”。实际过程是漫长的,O2a族群到远古结束或仍无人口优势;据作者估计,进入上古方才领先。

一句话,在富有进取精神的O2a万年来对北方、西部的进一步开拓下,从文化上、人口上为中国形成如今辽阔的疆域,打下了基础


扩展阅读

  1. 东亚北上之路
  2. 东亚的广谱革命
  3. 东亚太古大迁徙(3):独领风骚的O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