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3-31 22:20
卫福部次长王必胜。(中央社档案照片)卫福部次长王必胜。(中央社档案照片)

(中央社记者曾以宁台北31日电)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食药署26日稽查信义区宝林茶室带回35件食材检体,卫福部次长王必胜今天说,均未检出米酵菌酸;对于中毒原因,仍判断应是已经用完的前批粿条有问题。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卫福部今天下午公布,截至傍晚5时30分,累计通报31人,其中2人死亡、5人住加护病房、3人住一般病房、21人返家休养。因应重大食物中毒案件,食药署26日晚间与疾管署、北市府及毒理专家联合至台北市信义区宝林茶室稽查、抽验食材。

王必胜今天晚间在脸书发文说明检验结果,共抽验食材检体35件,皆未检出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小百科

米酵菌酸是一种罕见毒素,由唐苍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 B.cocovenenans)产生,这种菌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别是椰子和玉米。在摄氏温度22至33度和中性pH值的环境中,会迅速增殖,产生大量的米酵菌酸。

  • 案例:印尼1895年首次发现米酵菌酸毒素,当地的传统椰子发酵饼导致数起中毒事件。过去非洲莫三比克、中国皆有案例。2024年3月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件,死者血液中检出米酵菌酸,为台湾首例。
  • 症状:会影响肝脏、肾脏和脑部,引起包括精神不振、头晕、嗜睡、腹痛、呕吐等,患者可能并发血便、血尿、低血压、心律不整、体温过高、黄疸、四肢僵硬、呼吸困难、休克。严重时可能在症状出现后20小时内死亡。国外群聚事件致死率介于30%至100%。
  • 治疗:米酵菌酸没有解毒剂,仅能提供支持性疗法,如呼吸衰竭时插管、休克时打强心剂。
  • 预防:米酵菌酸不会因洗涤或烹饪而被破坏,请勿食用长期存放于不当环境的淀粉发酵食品。
看更多
关闭
,并感谢食药署人员假日辛苦加班完成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含粿条、香兰叶、在来米粉、酱油、老抽、豆芽菜(分装)、豆芽菜(大包装)、咖哩粉、姜黄粉、香菇素蚝油、工研酢、兰花牌酿造晒油、香辣胡椒盐、虾饼、柠檬、可果美番茄酱、VINH THUAN粉卷粉、美国味好美调味品自磨式喜马拉雅玫瑰盐,以及花椒粒、芥末椒盐、鱼类咖哩粉、高丽菜(分切)、高丽菜(未处理)、胡椒塩粉、大黄瓜、油面、生姜、面包油炸粉、吉利T(果冻粉)、孜然粉、洋薏仁、小薏仁、西谷米、鸿喜菇、鸡蛋等。

对于35项食材均未验出米酵菌酸,王必胜告诉中央社记者,到场抽验时店内的粿条为23日进货,而店家应是前批快用完时进货,加上患者用餐日多集中于24日(含)之前,因此个人推测仍是已经用完的前批粿条有问题。

王必胜并指出,本案目前在加护病房的5名病人,其中1人已好转,另外4人肝脏损伤严重,仍处于昏迷状态,各医院重症医疗团队会全力救治,并呼吁大众替病人集气祈福。(编辑:张雅净)11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