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4-01 18:22

上海帆船公开赛圆满落幕。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收到邀请来上海比赛时,我完全无法想象在一个周围满是高楼的人工湖里怎么扬帆,我甚至觉得这不会是一次良好的参赛体验……但如今我大为震惊,一切都太棒了。”

获得ILCA6级(公开组)亚军的葡萄牙运动员比拉克斯·桑帕约戴着象征胜利的“龙帽”谈起了参加上海帆船赛的感受,他口中这种巨大的反差,是每位外籍选手相似的体会。

3月31日,2024上海帆船公开赛(下称:上帆赛)在滴水湖落幕。广东队陈佳铭和上海骑浪帆船队分获ILCA6级和J80级帆船冠军。

35条ILCA6级帆船、25条J80级帆船、共计300运动员,从黄浦江到滴水湖,为上海的体育赛事写下了一段全新的故事。

作为上海自主品牌赛事矩阵中的最后一块拼图,上帆赛成了一张特别的体育名片——从赛事村的大派对,时隔百年重现的浦江巡游,再到高雅的上帆音乐会……9天时间,上帆赛将竞技和跨界玩出了新花样。

上海帆船公开赛在滴水湖上演。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中国帆船人“梦想成真”

“能够拿到上帆赛J80组别的第二名,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作为船长第一次组队参赛,本以为进个前八就不错了,但我对滴水湖的水域比较熟悉,算是有点东道主的优势。”伦敦奥运冠军徐莉佳说。

作为上帆赛的形象大使,徐莉佳和她的奥普生物莉佳航海队在J80组别最终获得第二名。

比赛最后一轮前,徐莉佳的船队还处于领头羊位置,只不过最后在战术安排和配合上出现了一些失误,让上海骑浪帆船队在最后时刻抓住机会,完成反超。

错失首届上帆赛的冠军,徐莉佳没有太多失落和遗憾,她更多的是完赛后的兴奋和激动。

“身边的朋友和其他参赛者对这次比赛都是褒赏有加,我们完成了预期的8到10轮,过程中大中小风我们都经历了,加上还能在黄浦江上驰骋,我觉得对于每一个上海帆船人,甚至中国帆船人来说,都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刻。”

徐莉佳口中的梦想,不只这场上帆赛。今年年初,她拜师45岁的前世锦赛(雷迪尔级)冠军、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教练吉姆·约翰斯通,并且组建了自己的大帆船船队。

奥运冠军徐莉佳亮相上帆赛。

彼时徐莉佳就描绘了自己的梦想蓝图,“希望能够带领更多中国的水手和船员去开拓另外90%的大帆船世界,帮助中国的船员从国内赛场走向国外,最终建立一支全华班的中国大帆船船队。”

当首届上帆赛顺利举行,从黄浦江的巡游到滴水湖的逐浪,开启追梦之旅的也不只有徐莉佳一人。

刚刚从ILCA4转到ILCA6的泰国选手韦卡·巴努布南德表示,希望借助这次上帆赛为奥运之路积累经验。已经参加过东京奥运会的埃及小将库鲁德·曼西,则将这场赛事视为巴黎奥运前的一场“小考”。

中国帆船协会和赛事组委会也通过上帆赛实现了各自的目标。

“从开始办赛,我们就希望为中国帆船搭建一个和世界顶尖船员交流的平台,也为国家队备战奥运会以及上海队备战全运会提供帮助。”作为赛事运营方,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从广东队的陈佳铭和上海队的尚姿彤分获ILCA6公开组的冠军和季军可以看出,赛事的确达到了练兵备战的目的。

“未来上海帆船协会的训练基地也会放在滴水湖,所以这次比赛的效果非常重要,也达到了我们的目标。”

上帆赛参赛船只在黄浦江面巡游。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没想到帆船赛事可以办成这样”

从北外滩上的赛事村开村,到二十多艘帆船巡游黄浦江,再到滴水湖上世界各地的顶级帆船运动员扬帆竞速……

9天时间里,除了留下不少外界津津乐道的精彩,也不乏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

上海此前并没有太多国际帆船赛事的办赛经历,在启动之初,徐莉佳就开始忙着邀请国外顶级船队,但不少外籍选手对于这样一个有些陌生的比赛地,还是心存疑虑。

彼时,收到邀请的桑帕约预想这会是一场“不那么适合帆船的比赛”,“但如今我大为震惊。”桑帕约是有着15年帆船经验的运动员,常年在欧美参加顶级赛事,来到中国参赛,这还是他的初体验。

“滴水湖的风力比我想象的好多了,而且这个人工湖足够大,在这里航行让我有了新的体验。”

一场赛事打破固有的思维,桑帕约是绝大多数上帆赛外籍选手的缩影。此前库鲁德·曼西在开幕式上就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觉得来上海的这几天风力不够强,这些都会成为她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的地方。

“很多外国帆船运动员都会觉得中国的风小,因为夏天来到中国比赛,大部分地方确实以小风为主。”徐莉佳至今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很多选手在比赛水域都经历过风力不够需要等待的情况,这也是不少外籍运动员形成“中国风小甚至没有风”观念的原因之一。

精彩的上帆音乐会给参赛选手留下了深刻印象。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为了让比赛顺利进行,上帆赛组委会将比赛定在了3月底的滴水湖,根据气象部门数据,滴水湖在这个时间段平均水深3.7米,水流流速小于0.5米/秒,风速4-7米/秒,非常适合帆船项目的训练和比赛。

“这次比赛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期,很多外籍选手在比赛中都需要压舷去适应中大风。”说起这次滴水湖的比赛条件,徐莉佳有些自豪。事实上,当年在赢得伦敦奥运会金牌前,她就是在滴水湖上训练的。

“只要选择合适的月份和季节,我们可以改变外国人对中国帆船赛的思维。”

除了比赛条件所带来的惊喜,这次上帆赛能够赢得外籍选手肯定的重要原因,是精心设置的参赛流程。从开幕式期间体验赛事村,到上海经典地标的观赏,再到上帆音乐会的体验,桑帕约说自己体验到了“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参赛过程。

“我经历过很多优秀的赛事,但这场比赛真的是以运动员为中心,不管是比赛还是服务都考虑得很周到。”桑帕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完成比赛后,赛事负责人朱骏炜还告诉他,有任何对于比赛改进的想法,可以随时联系,“这样的比赛确实太棒了。”

获奖选手戴上了红色的“龙帽”。

“明年争取在黄浦江办一天赛事”

尽管只是第一次办赛,上帆赛已经让不少参赛运动员都决定要成为“回头客”。

就如桑帕约所说,帆船运动虽然在欧美地区要比在中国更加流行,赛事的举办经验也更丰富,但帆船依旧是一个不那么容易招商和宣传的项目。

“帆船比赛在欧洲很多地方也没有那么多的赞助,相比于足球和网球这样的运动,我们没有太多的宣传报道,也没有太多的商家支持,很多时候也是凭借着热爱在比赛。”

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哥哥扬帆逐浪的桑帕约,早早就决定将帆船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但考虑到自己的生计,在冲击奥运会的同时,他也是一名兼职的海运设计师,帮助各家公司和船队改进帆船结构。

这次在上海赢下ILCA6级别第二名,拿到了20000元人民币的赛事奖金,他也用“大方”来形容这笔奖励。

“赛事组委会慷慨大方地拿出了丰厚的奖金,对于我们这些帆船运动员来说,也是很好的激励。”说话间,桑帕约摸了摸自己头上的红色“龙帽”,“而且能够在这里感受到不同的文化,这是我一直期待的。”

市民前来观看上帆赛。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参赛运动员的点赞,对组委会来说是最大的褒奖,但首届赛事落幕之时,组委会也期待在未来弥补一些遗憾。

朱骏炜透露,由于首届赛事与奥运资格赛时间冲突,很多顶尖高手无法来参赛,因此今年没能将奥运项目诺卡拉级纳入赛事,“明年没有奥运资格赛,我们争取设立这个项目,以吸引更多奥运选手。”

此外,由于比赛地点滴水湖距离上海市区较远,加上赛事是第一次举办,观赛人数并没有那么多,“我们也在考虑,未来争取增加在黄浦江上的时间,在黄浦江上增加一天的比赛。”

不过,虽然赛事刚刚起步,依然迎来了一些热爱帆船的观众,比如刚刚退休的幼儿园教师高老师,就特意花了两个小时赶到滴水湖,“我在厦门乘坐了一次帆船,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我也看了黄浦江边的开幕式,非常壮观。”

82岁的退休医生周旭根老先生已经玩了17年的帆船,在黄浦江畔目睹了帆船巡游的场面之后,他也感慨,“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在黄浦江上扬帆竞技。”

市民高女士特意前来观看比赛。 澎湃新闻记者 黄庆 图

当下,帆船运动在上海乃至全国都越来越受关注。据统计,从2008年到2023年,中国帆船爱好者从几百人迅速增长至超10万人。另据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主任刘小马介绍,从2004年至2020年,中国帆船帆板运动俱乐部由最初的1家增长到了15家以上。

2021年,上海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成立,至今,单位会员已有二十余家。作为上海自主品牌,上帆赛希望承载更多国人对帆船的梦想。

“我听组委会说,他们正致力于将这项比赛进一步向全世界推广。”桑帕约对这项赛事的未来也充满期待,“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想法,明年我不仅会继续回来参赛,还会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这项赛事在欧洲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