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01 22:58
凯鹅的回答

礼的内涵首先是诚,其次则是敬。

不能够立诚的礼仪,与惺惺作态没什么区别。论语里面记载过一个小故事。孔子的学生子夏,也就是孔门十哲里面,号称文学第一的那位,他曾经问老师「巧兮倩兮,美目盼兮」的内涵。孔子说了一句:绘事后素。先得有洁白干净的底子,然后再在上面绘画,那才可能好看。如果要本来就是粪土之墙,怎么收拾也不可能好看。

听完孔子对这句诗的解释,子夏回了一句「礼后乎?」这个回答令孔子大为赞赏,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你启发了我呀,现在你已经具备资质,可以跟你聊诗经了。

子夏的回复,到底说了啥意思呢?他由孔子的话延伸开,说到儒家的另一个课题「礼」上面去了。他说礼这个事情,它的功夫是在后的,就跟绘画一样。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在习得美好的礼仪举止之前,得先有好的底子,有内在用心之诚。所谓修辞立其诚,就是这个意思。失去内在之诚,再美好的礼仪举止,也都是惺惺作态。不但不会招人待见,甚至惹人反感。

礼这种东西,是双刃剑。能修持人也能堕坏人。弄好了可以「温而厉,威而不猛」,弄砸了,那就是抽象人类图鉴了。可惜很多儒生,对内在的东西学不到家,对外在的东西却领悟很快。最后学成了小人儒,乃至于伪君子。

《庄子》里面有一段嘲骂儒生礼仪的话,说得非常精准,每一句都是在点穴:

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

这号人的特点就是「明乎礼仪而陋乎知人心」。对礼的事儿非常精通,对内在之真却一片茫然。进退之间,都合规矩。音容举止,乍一看也是人中龙凤。提意见时那谦卑的形容跟孙子似的,开导我时又全是爹味。

这种看起来是礼,实则沐猴而冠罢了。

一个人如果举止粗野,但内在不失其诚,仍然不耽误做个直性人。如果是外在有礼貌高情商,内里全是花花肠子,蒙一时还行,久了便惹人厌烦。是以礼的内涵,首先是诚。

再其次,礼仪的提出着眼的现实,乃在于人是社会动物,要和别人交往。在这种交往里,礼发挥的就是表态用途,表达自己内心之谦敬。

在古时礼往往成为秩序的外化,用以分尊卑的。现代社会讲人人平等,尊卑秩序不再是政治正确了,但礼还是在影响人和人的交往。所谓礼多人不怪。在这个意义上看,礼仪、礼貌,都是表达敬意,传达友善。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没有内在的敬意,强摁牛头喝水,啥礼仪都会走样。哪怕是奉承人,听起来都像是在阴阳怪气。

当然,在实践上礼仪还有一种宣示实力的效果。大约等于告诉对方,自己不是粗野村夫,是吃过见过的,是台面上的人,是知道上流社会如何迎来送往的。跟失去内在之诚的那种花花架子一样,这种失去内在虔敬的礼仪宣示同样很普遍,结果就是礼变了味儿,成秀优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