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02 11:09
注册营养师刘又姣的回答

婆婆心是好的。但我很担心在这个婆婆照顾下,儿媳很可能患上“血栓”。


产后坐月子,老一辈人总觉得就应该躺在床上好好静养,充分休息。

基本不让下地活动,出屋就更不可能了。

老一辈认为,这样对产后恢复有好处,殊不知这样会给自己带来想不到的后果——静脉血栓。

生孩子是一道鬼门关。

生了孩子后,还有一道关。

WHO研究显示,发达国家,有14.9%的孕妈妈及产后妈妈是由血栓栓塞相关疾病导致死亡的。

产后期血栓形成较产前期高出6倍,其发生率约为1.3/1000次妊娠。

小小栓子,甚至可能引发第八十一难通天河里危及生命的“惊涛骇浪”。


什么是静脉血栓

产后妈妈分娩后,进入产褥期,就需要卧床休息。

但是长期卧床加上分娩损伤,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五到十倍

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凝结,形成“栓子”,造成血管堵塞。

主要表现为患肢的血管曲张,下肢红肿、疼痛、活动受限

孕期随着体内激素的变化,血液呈高凝状态(整个孕期到分娩后8周都是高凝状态)。

这是怀孕后机体的反应,主要是为了预防孕妇孕期出血和产后出血过多,是正常的妊娠现象。

但产后活动少、每次坐着喂奶时间过长等,都会让血流缓慢,增高血栓的风险。

产后血液高凝——半液-半固—血栓形成

发生静脉血栓后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会波及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可导致患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而致残。

而最危险的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脆弱的血栓会脱落随着血液流动。

当流动到肺动脉时,引起肺栓塞,直接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

这就是血栓性疾病引起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为什么产后静脉血栓高发

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的疾病,血管内膜损伤、血液滞缓、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

怀孕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会增多,溶解血块的因子会减少。

这种现象在产后会持续一段时间,使血液处于容易形成血栓的高凝状态中。

怀孕后期增大的子宫压迫深部静脉

血液回流受到阻碍,造成血流缓慢,淤滞在静脉中。

加上分娩造成的血管损伤,或产后妈妈因做剖宫产手术阴道撕裂受伤较为严重而长时间地躺在床上休养,未能及早起来活动

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血液淤积在深部静脉血管中,静脉血管中凝结并形成血块,造成栓塞。

这些人群,是产后血栓高危人群

  •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血管疾病受损的心脏不能像正常心脏那样有效泵血,增加了血液聚集和凝结的机会。
  • 剖宫产相比顺产的血栓风险增加了一倍。
  • 之前有过血栓或直系亲属有血栓。
  • 之前服用过避孕药,也会增加血液凝结的能力,即使停药,这些特征继续存在。
  • 高龄产后妈妈(35岁以上)出现静脉血栓的风险更高。
  • 肥胖、吸烟等也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


如何预防产后血栓

1.预防静脉栓塞的最好办法是运动

运动可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预防产后静脉淤血及血栓形成。

产后第一周是静脉血栓的多发期。产后妈妈应及早下床,并做适量运动。

产后抬高下肢20~30cm,早期下床活动。

产后24小时内做下肢抬高训练。

不能下床者,在床上主动做足背伸屈运动。

家属帮助按摩下肢腿部,每小时10~20次,促进血液回流。

掌握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运动原则,以不感到疲劳为限度。

所以,像婆婆这样,上楼梯都要吊上去的,可想而知在家床都不会下。血栓概率大幅度上升。

2.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多喝水:建议每天摄入2.6L液体(包括牛奶、豆浆、汤、水)。

低脂饮食: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造成血液淤滞而加重血栓的形成。

低盐饮食: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

清淡饮食:防止刺激性食物对血管的刺激。

高膳食纤维:预防大便干燥。便秘用力时可能导致血栓脱落进入循环造成危险。

3.穿弹力袜

弹力袜无创、便捷、经济。

对有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孕妈。除了常规预防方法外,可以用弹力袜来预防。


重要小贴士:

摒弃传统的产后“坐月子”的陋习。产后千万不能躺平!起来活动,至少多抬腿!

千万不能只吃猪蹄汤鸡汤,会加重血栓几率!

如果腿部肿胀,不能按摩、热敷,会让血栓随着血液跑到全身各个地方,严重的可以引起肺栓塞、心功能衰竭。可能分分钟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