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02 15:21
失智者走失、被害妄想、暴力日增,医护呼吁家属注意初期症状。记者周宗祯/摄影失智者走失、被害妄想、暴力日增,医护呼吁家属注意初期症状。记者周宗祯/摄影

台湾失智者越来越多,许多不断走失、被害妄想、骂人甚至打人。奇美医院与失智共照中心等机构今天办个案处置经验分享活动,提醒家有长辈民众发现初期失智症状,就立即联络医疗院所求助,较能防范未来发生让人遗憾状况。

2023年卫福部「失智症精神问题行为(BPSD)调查」,发现失智者出现「问题行为症状」机率高达66%,照顾者常无法负荷、将人「外送」住宿型机构。发病年龄多60岁以上,但60岁以下患者渐增。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奇美综合长照机构督导高金盆指出,问题行为通常有情感性、行为症状、精神病等三大类症状:常造成与家人争执、照顾者负荷过大身心俱疲,不熟照顾技巧易崩溃、甚至酿成家庭悲剧。

奇美医院失智共同照护中心个案管理师吴淑媛说,很多失智问题行为常让人觉得「很卢」、不讲道理,此时照顾者应避免与其争执,而是采取接纳、顺势而为方式,透过引导对话转移注意力。

例如:失智者认为枕头有虫,每天都要洗枕头,可沟通表示会帮忙洗,再给另一个枕头。必须避免争辩,安抚其不安情绪。

吴淑媛建议根据失智者专长兴趣,导入相关照护措施例如:宠物治疗、电子宠物陪伴、娃娃治疗或粉彩涂鸦、手作创作等「艺术治疗」。专业机构还会提供园艺、怀旧、活动、音乐、芳香等治疗,让他们沈浸在愉快气氛中,有助缓解混乱、游走、躁动不安情绪困扰。

高金盆表示,失智者游走是最常见、令人担心的问题,避免走失、进入不安全环境造成意外伤害甚至生命危险,是照顾最常面临困难。建议照顾者除居家环境安全,可申请失智手链或戴卫星定位(GPS)手表降低走失。除配合医师治疗、定期运动,参与日照、据点、关怀中心等团体活动更重要,可延缓失智进展,也降低照顾者压力。

奇美表示,长照团队致力提供专业多元照护服务,不论失智共照、社区整合型服务、居家服务、日间照顾、家庭照顾者支持据点,大家合作希望照护措施介入,改善失智问题行为。相关费用政府有补助。

失智者走失、被害妄想、暴力日增,医护呼吁家属注意初期症状。记者周宗祯/摄影失智者走失、被害妄想、暴力日增,医护呼吁家属注意初期症状。记者周宗祯/摄影失智者走失、被害妄想、暴力日增,医护呼吁家属注意初期症状。记者周宗祯/摄影失智者走失、被害妄想、暴力日增,医护呼吁家属注意初期症状。记者周宗祯/摄影失智者走失、被害妄想、暴力日增,医护呼吁家属注意初期症状。记者周宗祯/摄影失智者走失、被害妄想、暴力日增,医护呼吁家属注意初期症状。记者周宗祯/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