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方曦:阿里巴巴在国内的公关战略更多是“用户视角”;在海外,则是站在“投资人视角”。但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很难在中英语境两边都照顾到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所有的子公司IPO计划都搁浅了。

3月26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决定撤回菜鸟在香港的上市申请,并提议以现金购买菜鸟少数股东的全部股权和员工所有已归属的股权。这不是阿里巴巴第一次撤回其主要业务的IPO计划。此前,阿里巴巴在2023年三季度财报当中披露,暂缓盒马上市计划。2023年11月,云智能集团也宣布“不再分拆上市”。

已有盒马和阿里云智能IPO搁浅的前车之鉴,此次阿里巴巴宣布撤回菜鸟上市申请,在公关层面煞费苦心,通过官方公告以及媒体报道等形式,努力体现此次决定的正确性。

要了解这个背景,就要从2023年3月28日,阿里巴巴开启自成立24年来最大的一次组织变革——“1+6+N”改革,宣布设立六大业务集团。这六大业务集团分别是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以及大文娱集团。按照当时的规划,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未来都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

如今,阿里巴巴“1+6+N”改革整好一年。按照其子公司频频暂缓或取消IPO的态势来看,“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故事并没有发生。

而且,国内和国外的公关话术对比来看,这次阿里宣布撤回菜鸟IPO,在对外沟通层很难让投资人吃到定心丸。

在国内,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加强与阿里电商业务协同,以及继续支持菜鸟扩大全球物流网络投入,决定撤回菜鸟上市申请并要约收购菜鸟少数股东的股权和员工已归属的股权。

简单来说,“声明”想表达阿里巴巴将菜鸟视为战略性业务,让它可以继续拓展全球物流网络。而且,阿里对菜鸟的投入,很可能会比菜鸟上市拿到的资源更多。中文内容强调的是:上市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菜鸟的远景是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 而股权收购是现在市场环境下的权宜之计,菜鸟的员工们“有了更强获得感,士气得到进一步稳定和提振”。

阿里巴巴在国内的声明和报道强调的话术,与海外的例行披露的重点些许不同。

在海外,3月26日上午,阿里巴巴在北美时间早上9点半的电话前几个小时发布电话会议的临时邀请,讨论菜鸟IPO更新和股份购买报价问题。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蔡崇信表示:“估值无法反映真正战略价值,在市场低迷、缺乏流动性的时候,硬要推进交易而不能为股东释放价值,没有意义”。

与此同时,海外新闻风向两极分化。路透社的报道紧跟官方话术,强调了香港资本市场的低迷是菜鸟决定此刻不上市的主要原因。不上市的缘由也摇身一变成了“投资与菜鸟的国际物流” (investing in Cainiao’s global infrastructure)。而彭博社的报道更宏观地探讨了阿里分拆后的战略, 并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阿里现阶段目标是合并运营以推动核心商务部门的发展,同时出售非核心资产,例如出售在社交媒体平台哔哩哔哩公司和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公司中的股份。

阿里巴巴在国内的公关战略更多是“用户视角”,努力营造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向上发展的积极面貌;在海外,则是站在“投资人视角”,着重强调资本回报。

但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很难在中英语境两边都照顾到,但也让人好奇,阿里巴巴对于菜鸟的真实态度和撤回菜鸟IPO申请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前两个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在财报电话会上回应菜鸟、盒马IPO计划时曾表示,去年阿里宣布公司重组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在集团的估值上体现出每个业务部门的真正内在价值。而分拆上市、融资等交易是否推进和取消都取决于市场条件,当前的市场条件IPO是无法反映出这些业务价值的。

据一财报道,根据此次阿里收购员工股份的要约价格来看,菜鸟估值为103亿美元(约743.5亿元人民币)。在26日晚间举行的阿里巴巴集团电话会上表示,阿里巴巴董事会确认了该价格能反映公允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5月胡润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上,菜鸟的估值为1850亿元人民币。两者之间的差距表明,在菜鸟寻求上市的过程中,其估值不到一年已跌超千亿元。

但在阿里巴巴对外发布撤回菜鸟IPO的公告时,并未对菜鸟“估值无法反映真正战略价值”的深层次原因或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阐述,而是绕开问题本质,把所有的“锅”都丢给了市场环境。此外,这个评价所传达的情绪似乎和中文语境中的公关话术提到的员工们“更强的获得感”并不相符。在估值跌了近千亿元的前提下, 他们手上股份的价值,真的让他们这么欢欣鼓舞吗?

阿里巴巴之所以极力论证其撤回菜鸟IPO的正确性,主要是源于维护投资者信心的考虑。取消菜鸟IPO将会进一步削弱投资者对阿里巴巴重组结果的信心,并对其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会影响资本市场对后续阿里云是否会上市的判断。

对外沟通本是为了解决企业在声誉方面的潜在问题,并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公关的手段有很多种,避而不谈实属不是上策。而且,公告并非“软文”,其目的不在于让读者和投资人共情,而应该实打实地传递信心。

(杨方曦是小波咨询的创始人。在美国长期从事国际公共传播和出海企业的海外PR公关和咨询服务。 她毕业于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微信:ivyyang12345 | www.waveletny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