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03 20:41
乌合之野的回答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让我提笔写字,有的时候出去旅游就要写个游记,还要记一件难忘的事儿,记一道好吃的菜等等。

那个时候最不想听到的说法就是一件难忘的事,可是现在仔细想一想,记日记不是就一定要记难忘的事情吗?不管他的难忘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我记了很多日记,一直从小学的二年级写到了大四毕业。读硕士的时候,我开始学影视美学,就看了很多影视作品,在豆瓣写了很多评论,我想那个是我的另外一种日记,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对于过往生活的记录,而是一种作为旁观者,去看待别的故事起伏的一份痕迹。

后来我读博士了,我妈再有一年把我的所有日记本都拿去卖了,他觉得那个东西占地方,虽然确实不占地方,但是她总觉得不舒服。

于是我就把知乎当做我的日记本,基本上每天都会写下一两篇日记,虽然看起来是在找问题写回答,但其实我是一种双向的写作。

自上而下的看,是我从一个问题里面找到自己想说的话,而自下而上的看,是我对于这一段人生体验的感慨,想在某个问题中得到抒发。

所以双向奔赴得到的结果就是我总是会,有想说的各种各样的话,总是会想要在知乎上留下很多很多东西,这可能是由于我的性格特质所必然会带来的结果吧。

我会重新去看自己写的东西,不管是小时候的还是现在的每次,看我都会觉得当时的很多有灵感的想法,让我想起了我可能是一个妖怪的转世,叫做灵感大王。

而且我深刻的知道,由当时的感受所留下来的文字,与事后再进行的回忆是两个不同的载体交互而成的结果。

他们是“第三持留”与“第二持留”。

是由外在的技术载体所形成的痕迹和自我主观想象所表达的情感。

如果按照斯蒂格勒的说法来讲,我觉得写日记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药学。

它可以让我用来适合思考人类生命的生存过程,当然这里的人类仅仅是指我自己,它可以让我思考由技术性所留下来的痕迹和储存,在大脑深处的回忆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异。

于是我就可以过上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具有多样性,这样的人生不会有额外的行动,却能够有更多的精彩。

它是一份毒药,也是一份解药。

写日记,对我来讲是时间对空间的妥协,是临时对永恒的补偿,但同时也是对于过往的显现。

你看这就是一份全新的日记,让我们在下一个知乎回答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