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4-03 22:14

清明前夕,澎湃新闻获悉“弄堂网”创始人老皮皮因病去世。“弄堂网”是金宇澄小说《繁花》最初发表的地方,也见证了网络文学最初的兴起。几年前,“弄堂网”已经关站,许多沪语文学读者对于老皮皮的名字或许并不熟悉,而在他的朋友们口中,这位喜欢喝酒、潇洒自在的上海“老克拉”以自己的方式活过了一生。

老皮皮

老皮皮原名喻彪,1950年代生人。他年轻时曾在美专学画,以工笔见长,喜好摄影,2003年创办了“弄堂网”,将自己拍摄的老上海光景上传到网站。网站聚集了许多本地居民,其中就有作家陈村,他曾写道,“他们谈上海的‘老底子’,谈一条马路一条弄堂,谈老早的人物,谈消逝的戏院电影院,也为好作品拍手。”

在此之前,陈村已经创办了名为“小众菜园”的论坛,为了维护论坛的纯净与和气,每个人进来都需要经过他的同意,并且以实名出现。作家孔明珠在“小众菜园”上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她正是在那里认识了老皮皮。在《七大姑八大姨》一书里,她回忆道,“在老皮皮闯进‘菜园’之前,我们‘菜农’互相之间都是讲普通话的,大家客来客去。直到有一天,听到新‘菜农’老皮皮大大咧咧冲我喊‘阿姐’,夸我小菜‘烧了老崭’,要把它转贴到‘弄堂’里去,问我‘有啥意见哦’。”和孔明珠一样,上海人老皮皮喜欢烹调,他会照着孔明珠写到的菜式去做,“色面竟然和我烧的八九不离十,令我大惊”,孔明珠写道。

不同于半封闭的“小众菜园”,“弄堂网”面向所有人开放,其中既有作家与文学爱好者,也有对城市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大家分享信息,怀念老上海的生活。起初,金宇澄也和其他网友一样,在“弄堂网”上发帖,用上海话写些亲历目睹的人和事,偶尔表达对上海旧城改造的观点。他的帖子得到了网友的积极回应,大家催着他继续讲故事,于是便有了长篇小说《繁花》的雏形。第一句,他写“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这是小说最早的名字,而“独上阁楼”也是金宇澄在“弄堂网”的网名。

弄堂网截图,金宇澄在此发表长篇小说《繁花》初稿

“《繁花》初稿是在‘弄堂网’完成的,一个安静的上海话背景的网站;记者问我,为什么写上海话,那是无意识的,这网上的网友都讲上海话,等于我对邻居用上海话交流,这种语言背景产生了《繁花》。”金宇澄说。作为网络邻居,对于小说中所描述的20世纪60年代的上海,老皮皮曾给金宇澄回帖,“侬写到的我侪有印象,但彼时太小,实在没兴趣去关注。或许我真跟腻先生(即《繁花》中的沪生)、小毛路遇过,甚或还打过架……”2011年11月,金宇澄的论坛创作暂告一段落。2012年,《繁花》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后来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再后来,《繁花》获得茅盾文学奖,并且进入了更广泛的读者视野。而老皮皮在“弄堂网”出名后,反而选择“放手”,论坛的日常运营交由年轻人段段负责。他买了一辆车,改装成房车,去国内外各地旅游,在车上睡觉、做饭。陈村形容,老皮皮成了“弄堂网”的精神领袖,“好像肯德基门口坐着的那个老头子”。

孔明珠还记得第一次约见老皮皮的情形,“徒步过来的老皮皮戴副眼镜,脑袋上反扣一顶长舌帽,卷曲的头发乱乱地钻出来,背了一架巨型照相机。说起话来像开无轨电车,万金油式发散性思维,尽显老好人本色。”她说老皮皮是上海人口中的“实惠人”,也许是出生在弄堂的缘故,他的审美和志趣倾向于普通人的生活,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摄影作品里,比如弄堂里穿着睡衣睡裤的男女、晾在破旧窗台的衣服,都是他镜头下的主角。

《上海闺秀》里老皮皮的摄影,照片和插图由孔明珠提供

“他是个很洒脱很通透的人,非常简单,自由自在,从来不追求名利,”孔明珠说。她有时候会为老皮皮的摄影和绘画作品没有发表而感到惋惜,“所以我出书的时候就拉着他,有一本叫《上海闺秀》,里面用的全部是他拍摄的照片。他不要发表,因为觉得都拍得不好,我是冲到他家里去‘抢’的。”《七大姨八大姑》里,孔明珠也放上了老皮皮的插图。

《七大姨八大姑》中的插图,老皮皮绘

三四年前 ,孔明珠最后一次在聚会上见到老皮皮。旅行回来后,他陪自己的父亲住在养老院里,父亲去世后,又搬到了他们在江西温汤镇的房子里,陪伴母亲直到去世。2017年,“弄堂网”正式关站,据负责运营的段段说,原因之一是”庞大的历史数据量导致网络服务器硬件成本居高不下”,在其微信公众号上,能够看到昔日论坛的一些内容。

今年年初,剧版《繁花》播出时,陈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了老皮皮,说他是个“憨憨的不响的老男人”,“他单身,喜欢喝酒,拎一大桶黄酒来跟朋友们一醉方休。他属于大多数不在黄河路上的上海人。目前他在外地养病,不知是否看了电视剧。想念他,很想哪天我们再一起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