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4-09 10:47

雪花雪花,洁白的雪花。飘呀飘飘呀飘,给大地披上银纱......伴随朱逢博老师的《滑雪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的仅有20分钟的动画片《雪孩子》,为许多70、80后电视观众心中留下了一个难忘的经典动画形象。“重温经典”频道开播,雪孩子这个热情、勇敢的童年伴侣又一次为观众带来新的温暖和感动。

近期,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邀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厂长、著名导演,《雪孩子》造型设计常光希撰文,追忆当年创作历程,并谨以此文纪念林文肖导演。

《雪孩子》是一部充满想象力、极富儿童情趣的动画片。四十多年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它的艺术魅力永远催人泪下,时至今日依然受到观众的广泛赞誉。

忆林文肖导演的细腻表达

林文肖是当时美影厂为数不多的女导演。她看到嵇鸿老师的小说“雪孩子”后非常兴奋,这个感人的新童话故事正与她的审美追求不谋而合,林导演立即与嵇老师联系了合作的事宜。在创作过程中,她以一个女性导演的独特视角和细腻的导演语言,在原著的基础上,丰富了故事的细节,加强了人物的情感表达,使整部影片充满了阳光和童趣,即便雪孩子舍身之后也赋予浪漫的感情呈现,在依依不舍中又看到了暖心的希望。

《雪孩子》主创人员在北京领奖时留影,左起:常光希、林文肖、金复载

忆雪孩子“活”起来的大胆设计

当年进摄制组的情景,我仍然历历在目。那是我第一次担任美术设计,在导演的信任和鼓励下顺利完成了人物造型设计。导演先是把影片的构想和艺术风格与我充分地沟通和研究,最后确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那就是冰天雪地的冷色调和人物热烈明快的暖色调,强烈对比的目的是突出故事的人物主体。

在导演的启发下,我借鉴了无锡泥娃娃和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大胆采用了红、黄、蓝的原色,使有高饱和色彩的人物在环境的冷色调中形成明快愉悦的视觉效果。同时,小兔形象则反常规地设计了一双短耳朵,给它穿上一件幼儿园的短衫,更显得萌态可掬。

雪孩子这个人物是“堆”出来的,没有生命,没有手也没有腿,怎么使它动起来,也是造型的难点。经过与导演的反复推敲,我们设想让雪孩子在与小兔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变“活”,使雪人自然激活成有生命的雪孩子,所以雪孩子的造型是随情感而多变的。

忆为影片插上翅膀的配乐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精心设计的“堆雪人”这个段落,由作曲金复载的童声合唱《堆雪人》与画面完美配合,把雪孩子巧妙地复活成充满音乐节奏感的角色动态,既符合小兔和雪孩子的人物性格,又展现了相互的友情和萌态。这里特别要提到是金复载的音乐,他为这部影片增添了无限遐想的翅膀。随着“雪花、雪花……洁白的雪花”的歌声,雪孩子翩翩起舞,这个经典情景令人过目难忘。朱逢博老师的动情歌声婉转悠扬、余音袅袅、朗朗上口,至今仍被广泛传唱。

忆摄制组的难忘故事

当年《雪孩子》摄制组还有许多难忘的故事。首席原画陆青老师已临近退休,但还是精心设计了兔妈妈与小兔的角色表演,母子间的情感交流动作夸张但表情细腻,令人动容。原画潘积耀的小兔活泼可爱,邬美坤的兔妈妈慈祥有加,都为影片的角色表演作出了贡献。

作为一部20分钟的“小制作”作品,我们整个团队的人数不多,但在林文肖导演的感召下,摄制组里无论是设计、原画、背景、摄影、音效还是后期制作的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发挥了团队的协作进取精神,也享受了创作的乐趣。

《雪孩子》以出色的成绩获得当年文化部的优秀美术片奖。它的成功是离不开摄制组所有人的辛勤付出。

林文肖导演去年不幸离世,但她导演的《雪孩子》仍然永远留在大家的心中。正如片尾小兔问妈妈:“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妈妈说:“他(她)不是和我们在一起吗?”

谨以此文纪念林文肖导演。

《雪孩子》剧组杭州下生活合影

作者:常光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厂长、著名导演,《雪孩子》造型设计)

策划:速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