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4-10 21:11

城市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领域,上海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就。几十年来,上海进行了怎样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过怎样的讨论、探索和建设?新书《气象峥嵘——上海文化改革发展访谈录》尝试通过对亲历者的访谈和记录做出回答。

4月9日下午,该书新书发布会暨“持续打造文化自信上海样本”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会上,参与访谈的多位专家和学者围绕“持续打造文化自信上海样本”开展专题研讨。

《气象峥嵘——上海文化改革发展访谈录》研讨会现场

以亲历者回忆再现上海文化改革发展历程

为了更生动、全面了解改革开放至2010年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2022年9月,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启动了上海文化改革发展专题访谈项目。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凯峰策划,带领项目组成员何一伟、马丽雅、谢牧夫、陈兰馨、孙越等人,围绕文化体制改革、文艺院团、精神文明创建、文化战略研究、重大文化设施、文化经济政策、文化法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等主题,与多位上海文化改革发展重要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进行了系列访谈,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至2010年)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代表性样本。

《气象峥嵘——上海文化改革发展访谈录》书封

会上,多位参与访谈的专家学者来到现场进行了交流。与会者均对访谈录出版的必要性给予肯定。“这本书的出版为上海文化建设做了一件好事。我们这些人确实是上海某一段文化发展的实践者、见证者和亲历者,访谈多多少少记录了我们参与上海文化建设的经历。”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电影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回忆,在访谈过程中,访谈组成员认真负责,无数次电话、微信乃至见面沟通,通过细致的问题,促使他不断思考总结,逐渐将零碎的回忆拼接出全貌,“这次访谈,也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我们走过的路。”

上海市委宣传部事业产业管理处原副处长、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资金办、综合办原主任樊人龙也表示,能在退休多年后回顾自己参加上海文化改革的历程,心中感慨万千。从1986年参与这份工作,到2015年正式离岗退休,樊人龙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做就是30年,“这是难能可贵的30年。这30年间我经历太多,历史发展的大潮推动着你向前走,于是有了和社会同步进步的自己。”

为进一步思考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资料

这些珍贵的一手访谈资料,是上海文化自信的底气与见证,同样是后来者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思考未来发展的一份参考资料。在上海文化改革发展中,亲历者有哪些经验总结?未来,如何进一步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

现场专家学者发言,(左上起)任仲伦 陈振民 孙一兵 樊人龙 杨绍林 王锦萍

任仲伦曾担任上海电影集团主要负责人近18年,经历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风起云涌,也经历了中国电影从低谷走向繁荣的过程。在回顾中国电影特别是上海电影的发展历程时,他谈到,上海电影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但生命力一直是顽强茂盛的,“我们是有底气的。”

他认为,上海文化必然有自信,也应该有自信。应该要重视新的人才,尊重前辈创造的财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认识到工业文明对于上海早期报业、电影等文化事业领先发展的影响,认识到今天新技术对于一个城市带来的整体变化。

上海市文明办原副主任、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陈振民也指出,持续打造文化自信上海样本,上海有底蕴也有底气。“多年来,无论是上海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还是文明小区、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的开展,都是开先河的。”陈振民是上海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重要的亲历者,他认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一是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赋予之新的中国化、时代化的解读;二是要处理好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在工作内容和工作载体上‘变’与‘不变’的问题;三是在实践推进过程中解决好大与小、虚与实、守正与创新等问题;四是认识到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需要久久为功和与时俱进。”

上海市委宣传部事业产业管理处原处长、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孙一兵谈到,从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历程来看,无论是重大的功能性文化设施建设,还是区、街镇和居村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这离不开上海的历史禀赋、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也离不开各个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也就是说,上海文化改革发展的成绩离不开多方合力。

樊人龙指出,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上海文化的发展也要引入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文化产业还有文化服务等领域。文化发展除了文艺创作,也要多关注高新技术,特别是当前AI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力,关注高新技术对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上海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杨绍林指出,上海话剧作为上海文艺院团改革的代表,走过了自主探索和创新发展的艰难道路。回顾上海文艺院团的发展历程,院团体制改革的初心离不开上海的大环境和历史遗产。院团改革的经验主要还是在于要素管理、要素驱动,“这个方向确定后,我们是迈小步,不停步,整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上海市委宣传部研究室原主任、改革办原主任王锦萍谈到,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上海文化改革发展历程的最大体会,就是文化自信的样本绝不是文化领域的单打独斗可以完成的,需要合力、协同来完成。此外,还需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注意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新变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充分领会如何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次发布研讨活动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图书馆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