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11 06:46
李从嘉的回答

第一中国古代也是马匹个子越高越值钱 韩世忠甚至表示一米六的大洋马他只敢给皇帝(别想歪就是真大洋马,骑马的地方真不是床上)。

战马是古代将领和高手们的必需品,好的战马价格不菲,不是一般的将领可以购置的。而且就算是将领们不差钱,他们还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按照不成文的规定,过于高大的战马只能送给皇帝,留在自己身边都是罪过。

战马价格不菲,在汉朝就已经是事实。西汉一匹普通的马匹价格在4000文左右,是西汉普通士兵十个月的工资,是西汉百石小军官5个月的工资(月薪720文钱),普通士兵要想混到百石军官级别,至少需要抢到两个官方认定的人头。这还只是一般档次的马匹,西汉官方档次相对较高的驿马一匹价值7000钱,是西汉普通士兵两年的工资。因为战争频发,马匹损失较大,公元前118年西汉民间的优质雄马价格已经飙升到20万钱,优质雌马价格也飞涨到15万钱。汉朝的史书上没有说明这些马匹的高度,估计它们身高下限也在西汉军方制定的及格线以上,也就是肩高最少一米三五,按照后世马匹个子越高价格越高的行情推论,它们的肩高估计在一米五左右。

这个价格的马匹已经不是一般的汉朝将领可以承担了,汉朝比六百石的军官月薪是3000文,买上这样的骏马按揭;周瑜、许褚都担任过的中郎将级别是比2000石,月薪是12000文,一年的合法工资收入买这样的骏马也有些困难。东汉末年还出现了一匹价值超过200万的极品宝马,它的身高、速度、个头都不明,出现的时间是在公元前181年,和赤兔马出现的时间差不多,估计应该是赤兔马的先人。

它的身价等于汉朝20户中产家庭的家底,在汉灵帝时代足以购买九卿一类的高官。董卓收买吕布用的赤兔马价格也应该和这匹马差不多,当时的吕布是秩比2000石的骑都尉,月薪是12000文,购买赤兔马的压力和今天人们买房差不多,遇到董卓这样阔气的主就立刻反水了。

马匹个子越大,价格就越高,马匹只要个头大、能带着大块头猛人奔跑就是好马.宋朝的标准就是“买马自四赤(尺)七寸至四赤(尺)一寸七等中,各以一寸为差”,个子越大越好,“四尺四寸以上”的战马就是比较好的战马,可以给一般的军官将领使用。在宋代马匹每长高一寸,价格就多出几千钱,四尺二寸的战马价格24000钱,长到四尺六寸就飞涨到28000钱,但如果马匹的个子长到了五尺以上,那就是不是钱的问题了,是有钱也不能买的问题。

在南宋初年,韩世忠一咬牙一跺脚买了一匹肩高五尺一寸的高头大马,宋朝的一尺是31.68厘米,这匹马肩高是一米六一,接近一米六二,估计比梁红玉还高不少。史书上没说这匹马到底是什么血统,我们姑且算作大洋马吧。有了大洋马的韩世忠并没有立刻就骑,而是把它送给了赵构,说:“此马非人臣所敢乘骑也”。赵构没要这匹大洋马,又把它送还给了韩世忠。

韩世忠送马也真不是拍马屁,理由其实很靠谱。周朝把八尺以上高度的马尊称为“龙”,周代的八尺就是一米八四,这种超大型马匹被认为是天子最理想的座驾。八尺的龙马找不到,周天子和诸侯王们就都用六尺左右的马匹代替,春秋战国时期的殉葬坑里才有了不少一米五左右的马匹。汉武帝苦苦寻找大宛天马身高也不过是七尺,汉朝的一尺是21到23厘米,大宛马的身高就是一米六一左右,真的和韩世忠大洋马差不多。韩世忠不知道这些,但他身边绝对有人知道,于是才有了送马的举动。

从目前出土的马匹尸骨来看,中国将领再不差钱也只能用一米五左右的战马,中国战马真有一个不断退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能追述到宋朝,因为明朝从朝鲜半岛还得到了很多元朝寄养的高头大马,这些马匹是元朝搜罗了中亚、中东的马匹培育出来的。就是明清时期中国马匹育种技术差,加上人多地少,逆向淘汰的结果。

  1. 法国等地的马匹吸收了大量阿拉伯马的基因,近代的培育尤为明显。近代欧洲还有用马耕地、拉车的传统,马匹存量一直很大。

早在中世纪初期,法兰克王国就在战胜了阿拉伯大军后,得到了大量阿拉伯马和柏布马,用来和欧洲马匹混合,诞生了著名佩尔什马。这种马个子高大,身高在1.6米到1.72米之间,不少高个甚至可以达到近两米,在高就是好、大就是美的中世纪战士眼中它就好比是顶级名模。佩尔什马重860~950公斤,体重超过阿拉伯马一倍;负重能力也很强,在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是最受欢迎的农用马,四十匹佩尔什马就可以拉动庞大的联合收割机。佩尔什马能载着法国骑士进行长时间、复杂地形下的行军,也能进行冲锋作战,由于它体重比阿拉伯马大一倍,全力冲锋时可以轻易压制阿拉伯马。佩尔什马性格也好,法国骑士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骑着它们练习;在作战时非常合群,不会轻易和其他马匹冲突。在十字军远征东方时,这种负重能力强,各方面素质匀衡发展的战马自然也得到了阿拉伯人的推崇。

征服者威廉入关时,他带的骑士骑的是一米五的诺曼战马和弗里斯马(佛兰德斯等低地国家的特产,威廉的岳父就是佛兰德斯伯爵,因此有很多佛兰德斯骑士也参与了战争)的敌人。

在诺曼底还是英国王室的龙兴之地时,诺曼战马就是英国骑士的首选,很多英国贵族都以在诺曼底拥有地产为荣。金雀花王朝在法国的阿基坦、安茹等领地也盛产马匹,也是英国骑士购买坐骑的好地方。但到了14世纪初,金雀花王朝丢失了在法国的所有领土,英国骑士们就不得不高价进口法国和低地国家的马匹。英国到了近代以后,才成了欧洲赛马的中心。

马匹育种竞赛也发生早在东欧,1656年在比亚韦斯托克附近,波兰人在欧洲率先建立了驯养东方马匹的马场。在这里中亚、中东的马匹和欧洲马进行杂交,培育出了兼有东方马和欧洲马的长处的波兰马。波兰马体型更大,速度更快,也更强壮,是当时欧洲最出色的战马。波兰马很快成了欧洲市场上的抢手货,每年都有数千匹波兰马出口到西欧各国。为了不让国之利器大规模流出,波兰政府不得不出台了禁止令。由于波兰政府的执行力一向很差劲,这个禁令很快就成了废纸。

和波兰人不同,沙俄手下的哥萨克本来就是骑兵的主力。这些哥萨克成了沙俄向东方扩张的先锋,沙俄培养的马匹自然也以他们的需求为主。著名的顿河马就是沙俄的杰作,这种马匹的性能比不上波兰马,但胜在吃苦耐劳。从19世纪开始顿河马成了俄国轻骑兵的标准配置,在沙俄对外战争和苏联内战中顿河马立下了卓越战功。苏联内战结束后,苏联红军在罗斯托夫地区重建军马场,开始大量繁衍、改良军马。顿河马还和中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建国后中国改良马匹就选用了这种战马,伊犁马就有它的血统。

(顿河马)

除了顿河马,俄国还培养除了著名的奥尔洛夫快步马。奥尔格夫快步马的培养者是阿列克谢·奥尔洛夫,也就是奥尔洛夫五兄弟中的老三,他和二哥共享了叶卡捷琳娜女皇,也帮助女皇推翻了合法的老公。阿列克谢·奥尔洛夫失去了女皇的宠爱后,就把兴趣放在了培养马匹上。

借助俄土战争获胜的东风,阿列克谢·奥尔洛夫从奥斯曼帝国的皇家马厩中要来了阿拉伯名马斯米唐卡。这匹马花费了五万银卢布,引进俄国一年后就病死。但它留下了一雌四雄五个后代。白色雄马后代保尔干又和雌挽马生下了后代巴尔斯,奥尔洛夫快步马才宣告培养成功。奥尔洛夫快步马是典型的挽马,俄国畜牧界甚至骄傲地宣称奥尔洛夫快步马是本国育马行业最大的成果,几乎所有的俄国挽马都被奥尔洛夫快步马改良了基因。奥尔洛夫快步马也对咱们中国的军马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伊犁马、三河马等优良马匹身上都有奥尔洛夫快步马的血脉。

奥尔洛夫快步马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可以满足骑兵的快速行军要求,可以跑出时速在3 0到47公里的飞快步。奥尔洛夫快步马广泛参加了沙俄各种马车比赛,是马车比赛场上的常胜冠军,清末民国时期就是沙俄富人玩赛马车的关系把它引进到了中国。奥尔洛夫快步马的骄傲“克列贝持”一生参加80场比赛,拿到了55个冠军,被誉为“世纪之马”。苏联时期的“克瓦德拉特”跑出过1600米两分零八秒的成绩,3200米比赛成绩是四分二十三秒。

欧洲马匹多,是因为那里流行马耕。沙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马,没有马匹的人家才是贫农、无产阶级,而普通人家都有一到两匹马。

沙俄农民几乎家家养马,马匹是沙俄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关键,沙俄百分之八十八的犁地农活都是马匹干得,养马的农户每年每俄亩土地上能比无马的贫农多收获 2到3 倍粮食。农闲时农民还可以从事马车货运,在19世纪长期从事马车运输的人不少于 100 万人,仅仅是夏季用马车运输粮食的人就不少于 80 万,到冬季农闲季节更高达 300 万人,马车运输是沙俄农民最热衷的副业。就算马匹已经老得什么都干不动,农民还可以靠卖马肉、出售马鬃和马皮牟利,仅仅是沙俄马肉市场就可以提供2000多万卢布的收入。此外马匹还能提供不菲的马粪便收入,在俄国市场上一普特马粪可以卖到 1.4 戈比。沙俄城市中也有大量的马匹,富有的市民需要养马证明自己的财力,城市平民也需要有轨马车上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