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12 10:10
拜拜示意图。图/ingimage拜拜示意图。图/ingimage

年轻时曾有段时间,我原以为老天爷待我不公、鬼魅作弄,日日愤恨有加,直到后来遇见高人,借由分析与冷静检讨,恍然觉悟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自以为是的解读,兼以不切实际的想像,即使各方助力不断涌入,却认为「什么事都要等人家来救」,当然会与神明、冥界与阳间等各方面的好意越离越远。没有付出,又不肯改变,试问:怎能得到助力与收获?总要学习找出问题症结,方知推敲及分析答案。

除非去拜了邪神歪教,或许能快速得到「另类神力」,只是日后要付出多少代价,恐怕就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若你有这种念头,劝你三思。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不过,在获得正神的「神助」之前,必须先思考「你信不信有神明存在?」与「你信不信祂?」撇去传教层面,我跌跌撞撞这么多年,从逃避、怀疑、憎恨,到接纳与信服, 固然没资格逼著别人必须相信,不过,历经各种体验后,我相信确实有神明存在,更相信神力始终围绕身边,在协助之外,也有指引、提示和督促的意味。

人与神之间的互动是很有意思的,未必非得要你实际看到不可。不管从灵动、感应, 还是签诗或入梦等等,我个人实际感知的看法是:神明始终都在眷顾与看护著我们,只要坚信你所信仰的神明存在,并且崇敬祈祷及问候,神明真的会保佑你,在你遇到危难时拉抬一把,化险为夷。

只是人类对于与神明的互动,有四个错误认知,第一个是「学习态度」。

很多人总觉得「神既然这么『神』,那么凡事就请祂包办,不就好啦?」有这种想法的民众还真不少。但身为「人」,怎能不学习?怎能不体验?懒到什么事都要请神代劳, 那么你活在世上的意义为何?我们可以请神明指引方向或请求助力,但不能凡事都要求神明代劳,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功课,岂有找「枪手」代写的道理?

如果你愿意把艰难的功课写完,在过程中也确实执行,老天爷不会让你孤立无援;在你面对检验、遭遇痛苦折磨的过程中,祂会从旁帮忙、协助你。只是一般人无暇感受这么多,而是会放大自己所受的磨难。我不敢否认,因为自己难免也会抱怨咒骂,所以无法通过神明考验,只能乖乖继续接受挑战。

第二个错误认知,是很多人平顺当头时,会将神明抛诸脑后,总要等到哪天吃瘪了、踢到铁板了、受挫折了,才会想到「找」神明保佑一番,且要求「立即见效」,否则就觉得这神明「不够力」。这是人的本性没错,却是「劣根性」!想一想,你平日不与神明互动,不尊敬祂,将祂搁在一边,等到出事才急著前来相求,还要速成,未免也太现实无理了吧?

第三个错误认知则是不要以为「我只要每天认真念经」、「我只要三餐认真烧香」, 就一定会获得神明庇佑。有这种想法很浪漫,却是痴人妄想。若是你坐不直、行不正,满脑子邪门歪道,表面上整天阿弥陀佛、引经据典,私下做人行事却缺德无良,以为背后有个「大哥」当靠山就可以跋扈自恣,那就无可救药了。

最后的错误认知,则是「如何理解神的旨意?」这是很多凡人的埋怨所在。总有人不满:「我诚心诚意祈求指示,哪知神明说的意思是什么?指引就指引,明讲就明讲,为何要用暗示的?讲得『暧昧不明』或『模棱两可』,谁有这么高的慧根和才智,去懂这些深奥道理啊?」

我说过,请不要用人的思维与逻辑,去度量「神明该怎么配合」。记得:神没有义务配合你,只有考验你!但会留解方给你去找。因此,看不懂签诗,为何不多念点书呢?如果你实在又急又无助,需要有人赶快来解惑,至少还有解签者,或是找到看得懂、能解释的人,这并不困难。又有人频频抱怨:「我感觉不到神明对我的眷顾!」那么请你扪心自问:你是否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有没有比较当下与之前日子的差异?你是否为现在与将来预做了规划?

《每个灵魂都有故事》。图/柿子文化提供《每个灵魂都有故事》。图/柿子文化提供

人生功课何其多,稍有不慎就落入万丈深渊,因此这辈子要圆满还真是高难度,只是, 若能真诚祈求神明引导同行,心中就会踏实得多。在无神论者眼里,这一切可能都是不切实际的虚幻;至少在我心里,神始终存在,虽然不断考验我,也不曾将我放弃,使得我这辈子的人生确实惊险,却也精彩。

(本文摘录自《每个灵魂都有故事》,柿子文化出版,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此为民俗说法,不代表本新闻网立场,切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