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社會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12 18:36
台北市上月底爆发宝林茶室邦克列酸中毒事件,仍有疑点尚未消除。本报资料照片台北市上月底爆发宝林茶室邦克列酸中毒事件,仍有疑点尚未消除。本报资料照片

台北市上月底爆发宝林茶室邦克列酸中毒事件,仍有疑点尚未消除。本报资料照片台北市上月底爆发宝林茶室邦克列酸中毒事件,仍有疑点尚未消除。本报资料照片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件从3月底发生至今,有时用河粉、粿条个案身上皆检出米酵菌酸(新译邦克列酸),然而环境采检仅有越籍厨师手部跟粪便被验出,其他部分不论是会让产生邦克列酸的唐菖蒲柏克氏菌或是邦克列酸都没有检出。最终饶河店厨师、越籍厨师住处的检体将在14日出炉,相关疑惑能否揭晓?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疑点一:能产生邦克列酸的唐菖蒲柏克氏菌从哪里来?

唐菖蒲柏克氏菌四个病原型,其中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别是发酵椰子和发酵玉米产品,在该类污染的食材上滋生后产生致命毒素-邦克列酸。

台北荣总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说,唐菖蒲柏克氏菌仍要由农业部继续调查,我国是否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初步了解是没有,但是到底是尚未发现还是不存在,仍待农业部进一步调查确认。

疑点二:检出几乎都是阴性,到底哪一个环节出问题?

除了越籍厨师手部跟粪便被验出以外,其他不论食材还是环境采检都没有验出唐菖蒲柏克氏菌跟邦克列酸。杨振昌说,目前虽然可以确定是邦克列酸中毒,但是仍无法厘清是哪一个环节造成污染,但已经知道邦克列酸容易产生的条件,未来仍可以尽量避免。

杨振昌表示,唐菖浦伯克氏菌在中性(pH6.5至8)、低盐(含盐量小于2%),以及温暖潮湿环境(20至30度)可大量孳生,特别是富含油酸的椰子、玉米、木耳、银耳等容易产生邦克列酸。

马偕急诊毒物科主任苏昱彰也说,目前可以确定是食物出问题,该细菌生成有一定条件。若该细菌依附在饼干上,就不一定会生成。

疑点三:有可能是人为下毒吗?

「不太可能是下毒」,杨振昌说,但是目前环境采检等结果仍没有办法确认感染流程,因此没有人说百分百不可能是人为下毒。然而,邦克列酸不容易合成,要生成需要相当好的专业知识,一般民众难以合成该毒素下毒。苏昱彰则认为,还需要看监视器录影等调查结果,有待检调等群策群力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