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14 08:49
Y2O3的回答

龟仙人有没有把乐平带出来,主要看出师的标准是什么。

- 这还不简单,龙珠世界,看战斗力呗。战斗力比别人高就行呗。

跟什么人比较呢?为什么要跟人比较呢?真的只看战斗力吗?

要我说,

「带出来」与否,不必和别人比高低。甚至和战斗力也没有关系。

龟仙人的出师标准,不是那些外在的战斗表现,而是——内求于心。

- 又要开始胡扯抬杠唱反调了是吧。

没错,以下纯属抬杠内容,介意勿看。


龟仙人带徒弟,分早晨、上午、下午,一日三练。

这是每天下午的修行内容:

工地搬砖 → 河里游泳 → 树下躲闪

龟仙人下午安排了三个训练科目,不仅要让徒弟的力量、耐力、协调性和敏捷性全面发展,

更重要的是,由重至轻,一鼓作气,

上一个科目累到做不动了,换个科目接着练,

为的是榨干每一寸筋骨肌肉、耗尽每一分心力意志。

- 跟早晨由轻至重的跑腿训练正好相反。

跑长跑,也是要熬过身体的疲劳和不适(极点),忽略掉系统的种种「STOP」信号,就可以调用体内隐藏的「底力」,继续跑下去。

每次都不遗余力,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然后「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好好玩耍」,让身体充分恢复,

下次锻炼时,就有可能超越之前的极限,不断进步。

刚开始的时候,小林叫苦连天、小悟空心生不满,都很正常。做过以后,自然食髓知味。

这叫「一切认识来源于实践。」

- 难怪悟空在后来的战斗中总是韧性十足,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不轻言放弃,一直打到「连挖鼻孔的力气都没有了」为止。

是的,这正是得益于龟仙人科学的训练安排,得益于龟仙流平日修行所养成的习惯——

竭尽全力。


- 记得姚明曾经说过,他把自己的每分每秒都做到了最好,不论是场上场下、国内国外。

即使重来一次,也绝不会有更好的可能了。

对得起自己。问心无愧。

就像老歌里唱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反观中国男篮的后来人……唉~~


除了修行方法论之外,龟仙人还特别重视武道的理念教育。

比如身体基础和武功招式哪个重要?

比如学习武术的初心和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当初怕徒弟听不懂,老师苦口婆心地反复解释:

就算一时理解不了也没关系,老师除了言传,还有身教。

在修行中琢磨,在战斗中领悟,从实践中获得认识。

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这才是龟仙人要教的。

重点是人生这个过程。徒弟们应该书写自己生命的诗篇,创造属于自己的英雄故事。

龟仙流修行的世界观,不是追求某个具体结果,而是——

享受过程。


- 以前乔丹和科比在哪儿演讲的时候都喜欢说:「享受比赛」/「享受篮球」/「享受热爱」。

这不是一句空话,真正理解了之后就会发现,这是对一切外在结果和评价标准的超越。

「史上最伟大的篮球教练」约翰·伍登,曾在1934年总结出自己对成功的定义。

我确实知道30年代不少学校的校友如何评判教练和运动员,如果你打赢了所有比赛,你就会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我发现我们在 UCLA 曾经有几年没有输掉一场比赛,但是感觉上我们每场比赛都没有赢,因为我们赢的分差没有一些校友预期的那么多。
但是在30年代就是那个样子,我理解。但我不喜欢,也不赞成。
于是我想总结出能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的某个东西,也给我指导下的年轻人——不管是运动员还是英语班学生——能激励渴望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教室里一个更高的考分,或者运动比赛中更多的得分。

他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尽己所能,达己最佳而感到自足,
由此得至内心平静,谓之成功。

Success is peace of mind which is a direct result of self-satisfaction in knowing you did your best to become the best that you are capable of becoming.
伍登教练花了14年时间探索总结出的成功金字塔

伍登教练在比赛前和队员交流时,基本不用「赢」(WIN)这个词,

他说的最多的是「上场把你最好的表现打出来,这样结束时,你可以昂着头走进休息室。」

一场比赛结束之后,
如果你们遇到一个不知道比分的人,
我希望,他从你们的表现上判断不出
是你们比分高还是对手比分高。

是不是跟龟仙人的教育理念如出一辙?

他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如果你经常努力
去尽你所能做到最好,
结果就会是它所应当成为的结果。
不一定能达到你所期望的状态,
但会是它所应当的状态。
并且只有你知道你是否能做到那样。


- 前几天看到网上流传特斯拉公司的员工手册,叫《不是手册的手册》。

里面也没有一句明确的政策规定,净是些虚头巴脑的。

总结起来无非也就是两点:【竭尽所能地工作】和【享受工作】。

这不叫虚,这叫「不以底线为标准,不以手段为目的」。

规章制度,只是公司对员工工作时的底线要求;法律法规,只是国家对公民生活中的底线要求。

学校、球队、军队里各种纪律要求,都是底线而已。

喜欢混日子的老师,才会以底线要求带徒弟吧。

再看龟仙人用过的那些考核手段:

  • 百米测速
  • 排山倒海
  • 参加武道会

都只是修行的阶段性目标,只是辅助修行的手段罢了。

武天老师不会说:

  • 「你们百米几秒几就算合格!」
  • 「你们移山几米几就能毕业!」
  • 「你们拿到第几名就能证明什么什么…」

或者「你们战斗力达到几百几千就算是出师了」之类的话吧?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

测试成绩、考试分数、KPI绩效、战斗力数值、比赛胜负、排名名次……这些具体的结果,

很容易就会使人迷失、着相。

尤其是总与别人作比较、过于在乎别人怎么看你,更很容易迷失。

在其他回答里,

大家狠喜欢放那组歼敌数量对比图,悟空贝吉塔脚下是人头滚滚,乐平则手无寸功;

大家也喜欢说除了赛亚人、三目星人、没鼻子人之外,乐平可比其他人强千百倍。

都没错。但龟仙人不看这些。

龟仙人把徒弟带出来的标准,并非这些外在的表现和结果,而是看你是否最大化发挥个人的全部潜力,是否从过程中、从修行本身获得乐趣。

- 好像有点道理。

你说小悟空是何时出师的?第一次参加完武道会?捣毁黑绸军总部之后?占卜婆婆的竞技场结尾?

小林又怎样才算正式带出来了?

带出来之后又如何?是不是不用修炼了,可以走上人生巅峰、享受吃喝玩乐了呢?

带出来之前,要「好好锻炼、好好学习、好好玩耍、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带出来之后,还是要「好好锻炼、好好学习、好好玩耍、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对吧?

- 有点禅宗公案那味了。

就那个得道前后都是「砍柴、吃饭、睡觉」的公案。

但有的人就是觉得撒旦先生那种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

前面说,只盯着具体指标结果的人容易迷失,容易欲速则不达,越是想走捷径,越是求而不得。

假如徒弟达到了各阶段的考核指标、取得了最终的丰硕成果,甚至超过老师的水平、超出老师的预期呢?

- 那应该很爽吧。

起码是过线了,可以出师了。

不然。

总盯着具体指标的人,达成条件后,固然很爽,但是会不会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不进则退呢?

如果是的话,那就违背了龟仙流的【竭尽全力】;

总想着具体结果的人,完成任务后,固然很爽,但是爽过之后会不会觉得空虚无聊、若有所失?

如果是的话,那就违背了龟仙流的【享受过程】。

不享受过程,只注重结果,非修行之道。修行之道者,

内求于心也。




- 一颗平常心,这谁都知道。

可就是觉得有点玄。

有没有具体的评价体系呢?

比如伍登教练的成功金字塔,或者以前常提到的NLP思维逻辑金字塔。

有。

「知止定静安虑得」嘛。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礼记 · 大学》

- 乐平最终到哪一层境界了呢?

乐平在最后一篇的出场不多,只记得他对小林的女儿有过一句:「你爸爸是世界上最强的!(我是说在地球人当中……)」

虽然戏份少,但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极有自知之明,也能控制住自己的私心杂念,

他应该已经定下了人生之旅的方向和最终归宿,

心如止水,宁静致远,

不动如山,随遇而安。

至于后来的乐平是否有所思、有所虑、有所得,

大概只有他自己才会知道。

至少龟仙人的两条要求,乐平做得还不赖。


- 口说无凭,须得有图为证。

行:

竭尽全力 享受过程

(注: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为左宗棠所作。

据传李嘉诚办公室挂的就是这个。

更早的时候,1852年,书法家沈兆霖也曾写过这副对联,

至今仍挂在荣氏梅园的诵豳堂中。

图by无锡涛涛

年后到无锡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