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15 09:40
「全国第一鲔」由宜兰县苏澳籍渔船再发668号拔得头筹,苏澳区渔会理事长蔡源龙(左一)、总干事陈春生(右一)与33岁船长李家豪(左二)合影。记者戴永华/摄影,「全国第一鲔」由宜兰县苏澳籍渔船再发668号拔得头筹,苏澳区渔会理事长蔡源龙(左一)、总干事陈春生(右一)与33岁船长李家豪(左二)合影。记者戴永华/摄影,

进入鲔鱼季,宜兰苏澳与屏东县东港渔船争抢全国第一鲔,最后由宜兰苏澳籍渔船再发668号拔得头筹。该船半夜火速返港,今天上午黑鲔鱼经专业测量鉴定,重达269公斤、活体捕捉,不但是苏澳第一鲔,更是全国第一鲔,而且还创下「连庄」纪录。

台湾黑鲔鱼市场素有「北苏澳、南东港」称号,鱼肉细嫩鲜美是老饕的最爱。本月初,渔船陆续出海捕捉,今天确定全国第一鲔出现在宜兰。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捕获第一鲔的苏澳籍渔船再发668号,与去年捕获第一鲔的再发68号渔船,船长都是33岁的李家豪;难得的是,接连2年都是由他捕获,创下苏澳地区有史以来,首见的「连庄」纪录。

李家豪今天显得相当开心,他说,出海的第二天,船行到台日渔业协定的海域,船上有6名外劳出海,当时只知道捉到一条大鱼,由于外劳没抓过这么大鱼的经验,大家手忙脚乱,花了1个多小时才把鱼捕抓上船,发现是鲔鱼,相当欣喜,马上加速返航,终于抢得头香。

渔会总干事陈春生表示,首先进入苏澳第一鲔门槛,必须符合4大要件,包括重达180公斤以上、活鱼上钩、苏澳籍延绳钓渔船捕获、4月1日以后捕到才算,今年苏澳抓到的时间比东港早,所以是全国第一鲔。

苏渔区渔会审查小组到场查验,重达269公斤,鲔鱼身长253公分,是活体捕捉,符合第一鲔条件,去年的第一尾重320公斤,拍卖价每公斤7000元,总价224万元,今年第一鲔预计17日拍卖。

「全国第一鲔」由宜兰县苏澳籍渔船再发668号拔得头筹,今天上午渔航船返港,船员都相当开心。记者戴永华/摄影「全国第一鲔」由宜兰县苏澳籍渔船再发668号拔得头筹,今天上午渔航船返港,船员都相当开心。记者戴永华/摄影「全国第一鲔」由宜兰县苏澳籍渔船再发668号拔得头筹,今天上午渔航船返港,船员都相当开心。记者戴永华/摄影「全国第一鲔」由宜兰县苏澳籍渔船再发668号拔得头筹,今天上午渔航船返港,船员都相当开心。记者戴永华/摄影经专业测量鉴定,重达269公斤、体长253公分,活体捕捉,符合资格苏澳第一鲔资格,更是「全国第一鲔」。记者戴永华/摄影经专业测量鉴定,重达269公斤、体长253公分,活体捕捉,符合资格苏澳第一鲔资格,更是「全国第一鲔」。记者戴永华/摄影经专业测量鉴定,重达269公斤、体长253公分,活体捕捉,符合资格苏澳第一鲔资格,更是「全国第一鲔」。记者戴永华/摄影经专业测量鉴定,重达269公斤、体长253公分,活体捕捉,符合资格苏澳第一鲔资格,更是「全国第一鲔」。记者戴永华/摄影捕获第一鲔的苏澳籍渔船再发668号,与去年捕获第一鲔的再发68号渔船,船长都是33岁的李家豪;难得的是,接连2年都是由他捕获,创下苏澳地区有史以来,首见的「连庄」纪录。记者戴永华/摄影捕获第一鲔的苏澳籍渔船再发668号,与去年捕获第一鲔的再发68号渔船,船长都是33岁的李家豪;难得的是,接连2年都是由他捕获,创下苏澳地区有史以来,首见的「连庄」纪录。记者戴永华/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