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4-15 15:01
示意图。(图取自Unsplash图库)示意图。(图取自Unsplash图库)

(中央社网站)小男孩从2岁开始上幼儿体操教室,3岁开始学弹钢琴,接著又上英语班,他每一项都做得很开心,父母也对他寄予厚望,每周接送他上6堂才艺课。这个幼儿时期显得聪明博学的孩子,升上小学以后却躁动、易怒。脑神经科学家向前来求助的父母开出解方:每晚7点吃晚餐、9点就寝。看起来很简单的生活习惯,为什么真的能让孩子的状况好转、稳定下来?

医学博士、脑神经科学家成田奈绪子是日本文教大学教育学部特殊需求教育教授,她接到越来越多高学历父母咨询求助,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对孩子百般呵护、提供最好的资源,但亲子冲突层出不穷,孩子甚至变成「啃老族」「茧居族」。

成田认为现代父母,尤其是高学历父母经常犯的教养错误包括过度担忧、干涉、溺爱。父母自己书念得很好、事业有成,反而可能在不自觉地无法全心信赖孩子,或者想要孩子完成自己未达成的梦想或成就,最后遭遇更多挫折。她建议家长应该配合大脑发育顺序,留意不同阶段的教养重点,更不要动不动就提当年勇;比起自夸,多说自己的蠢事,更有助于孩子自我肯定。中央社取得授权,与您分享部分内容。

每周上6堂才艺班:错误的早期教育会影响大脑

小武是个独生子,父亲是研究员,母亲则是医疗专业人员。他从2岁开始上幼儿体操教室,3岁开始进行幼儿学习和弹钢琴,接著又去上英语会话班,他每一项都做得很开心,连老师都称赞他「有才华」。由于他本人并不排斥,父母也对他寄予厚望,所以父母也马不停蹄地每周接送他去上6堂才艺课。他1岁就进入托婴中心,虽然他总是好动到坐不住,不过这里的风气原本就很自由,因此他的行为并没有特别醒目,反而比其他孩子更博学,就像个孩子王一样。然而在他升上小学以后,情况却急转直下。

从低年级开始,小武的班导师就常常告知家长他会在上课时间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对班上同学动手动脚,不肯写功课,经常忘东忘西。导师请家长「在家要好好盯著他」,让父母很伤脑筋,决定尽可能管教他。

在小武读到小学4年级以前,母亲非常严格地执行在家里能够管教的部分。夫妻俩原本就是那种「从小学到大学都能轻松应付学业」的人,所以对小武在学校的情形真的很困惑不解,便认为「既然他做不到,那就只能由我们管教了」。

小武放学回家后,母亲首先就是叫他去洗手、漱口,之后让他吃点心,再检查书包,拿出当天的作业,陪他一起写功课。要是小武无法专心、懒懒散散,母亲就会严厉斥责他或鼓励他,督促他继续写下去。写完功课以后,母亲才会开始做晚饭。

没有写完功课就不准打电玩游戏,但只要写完,到上床睡觉以前都可以打电玩。小武从难熬的功课解脱以后,就会一心一意地打电玩。曾经很喜欢弹的钢琴,如今却彻底荒废了。

早上小武会一直睡到母亲来喊他起床。每天的上学准备,都是由母亲代劳。后来,他的问题行为不仅没有改善,还变本加厉。在家念书时只要母亲一插嘴,他就会暴怒、乱丢餐具和家具。

在变成这样以前,这对母子曾经来找我咨询。我们给了以下的建议:「每天固定在晚上7点吃晚餐。」「让孩子在晚上9点就寝。」这是很简单的生活习惯提议,所以小武乖乖地答应了。

接著,我们又建议母亲在准备晚餐时,偶尔安排一点事情让小武帮忙,并记得在他帮忙后对他说「谢谢」。另外我们也请父亲配合晚餐时间提早回家,拨时间全家人一起吃饭。

结果怎么样了呢?

小武渐渐变得独立自主,母亲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时无刻照顾他。他开始懂得思考电玩要打到什么时间,才能在晚上9点就寝。直到5年级、6年级,然后升上国中以后,小武已经蜕变成完全看不出以前是问题儿童的活泼样子了。

这个时候,我提醒父母「要引导小武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来,小武慢慢能够做到自律,高中时还表示「想做动物相关的研究」而选择理科的课程,现在正在大学里为了实现梦想而读书。大家应该已经可以看出来,小武为什么能够摆脱问题儿童的状况了吧。

大脑的发育顺序

人类生存的机能大部分都由大脑掌握,甚至可以说育儿就等于是「育脑」。父母就是改用正确的育脑方式,小武才得以改变。就像孩子要先会自主活动头部以后才会说话一样,大脑的发展是有顺序的。所以,培育大脑也有应当遵守的顺序。

在孩子出生到5岁以前,必须先培育「体能脑」。睡觉、清醒、进食、灵活地动作,这些全都是由大脑掌管。体能脑主要是指包括负责内脏运作和自律功能调节的下视丘在内等间脑、脑干部位。

宝宝出生后只会躺著,不分昼夜都会哭著讨奶,接著才会渐渐不在深夜醒来、可以持续睡过夜。然后宝宝会慢慢能够自主转动头部、翻身、坐著、爬行。在这段时期,宝宝会和家人一起在早晨醒来,入夜后睡著,一天吃三餐,开始会表现出喜怒哀乐。总而言之,人一出生后,身体和大脑会先开始发育。

在体能脑发育时期后,接著就是1岁要开始培育「智能脑」。这部分主要是指负责语言功能、思考、运动技术(精密动作)的大脑新皮质。智能脑会在中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大幅发展,不过依然会有个体差异,大致都需要花时间一路培育到18岁左右。

最后是在10岁到18岁期间培育的「心智脑」。这部分是指运用大脑新皮质里功能最顶尖的额叶,来解决需要进行人性逻辑思考问题的能力。

大脑需要依照这3个阶段来培育,但是大多数的父母都不管「体能脑」,只一味地讲求发展「智能脑」和「心智脑」。这就是导致学历迷思父母在育儿上受挫的主因,小武也是相同的情形。

小武的大脑培育失败,是因为父母轻忽了在幼儿时期培育「体能脑」。母亲有全职工作,同时又要让孩子去上好几家幼儿才艺班,每天都在赶时间。小武在3-5岁时通常都是过了晚上8点才吃晚餐,接著洗澡,休息片刻后上床就寝,早的话10点就能睡觉,偶尔还会拖到11点。虽然小武培育了「智能脑」,但「体能脑」却没有充分培育,因而处于发育失衡的状态。

比学才艺更重要的事

如果在培育「体能脑」之前先培育了「智能脑」,原本童年时期乖巧听话的优秀小孩,在升上小学高年级以后,就会有很高的机率发生拒绝上学、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从小武的例子来看就很清楚了,父母若是轻忽培育大脑的顺序,就会得到惨痛的教训,这就是事实。

「体能脑」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再依序堆上「智能脑」「心智脑」,这才是良好的育脑阶段。倘若「体能脑」太虚弱,不管后面再怎么努力堆砌「智能脑」和「心智脑」,都可能会失去平衡而崩塌。

举例来说,大家可以想像住在一栋客厅位于2楼的独栋房屋。

假设大家都想要有一张放在客厅里的漂亮沙发,或是超大萤幕的电视。想要这些并没有问题,但如果1楼(体能脑)面积比2楼(智能脑)要小很多,要是往2楼塞进各种家具,房子就会垮掉。即使2楼什么也不放,房子也可能会因为一场小地震而崩毁。万一大地震来袭,全家人都会被压扁。

只要好好培育体能脑,小学的孩子在入夜后就会睡觉,早上会主动起床、表示「肚子饿了!」并吃早餐,然后心满意足地乖乖去上学。

乍看之下,所有孩子每天都是很普通地早起去上学,但是根据小学的调查结果,早上强制叫半睡半醒的孩子起床、逼肚子并不饿的小孩吃饭的家庭,其实远比想像中的多。

各位读者是不是在孩子尚未培育好体能脑(1楼)时,就强迫他学才艺或运动(2楼)呢?当然,如果孩子自己想学,父母也会想让他学。父母可以尽全力帮助孩子发展能力,但希望各位要注意「孩子的大脑发育是否均衡」。

当我问家长「想要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时,几乎没有人回答「只要健康强壮就好」。希望孩子呼吸均匀,心跳速度适中,有足够的肌力,具备至少能保护自己逃避危险的运动神经;晚上可以睡得香甜,早上张开眼睛就能起床,总是笑容满面、活力充沛──我从来没有听过家长这样回答。

然而,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切都要以这些为基础才能建立起来。

依我看来,「想要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的答案如下:在「体能脑」时期培养出「像原始人的孩子」。在「智能脑」时期培养出「有课外求知欲的孩子」。在「心智脑」时期培养出「能够判读对方心思的孩子」。(书摘由如何出版授权,经中央社节录;编辑:张珈尔)1130415

为何父母越完美,孩子越痛苦?:化担忧为信任的教养之道
为何父母越完美,孩子越痛苦?:化担忧为信任的教养之道
  • 作者|成田奈绪子
  • 译者|陈圣怡
  • 出版社|如何
  • 出版日期|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