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A ( ) • 2024-04-16 01:26
美日菲峰会落幕后   美国亚太助卿康达访华 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4月14日至4月16日访问中国
美联社图片

剑指中国在南海军事扩张的美日菲三国峰会落幕后,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访问中国。美国国务院周一就此声明强调,此次访问旨在管理两国涉及分歧和合作的领域,减少误判的风险,同时强调了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美国国务院4月13日宣布,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14日至16日访问中国,白宫国安会中国与台湾事务资深主任贝莎兰(Sarah Beran)同行,两人将在北京会晤中方官员。美国国务院声明强调,此行是“持续努力保持两国开放沟通管道和妥善管理竞争的一环”。

康达访中时间点落在美日、美日菲峰会之后。拜登强调,美国对日菲两国的防御承诺如钢铁般坚定。

台湾的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黄奎博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分析,康达访问中国被视为美国以“胡萝卜加大棒”策略的继续推动。

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2024年4月11日在华盛顿举行三方会谈。(美联社) 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2024年4月11日在华盛顿举行三方会谈。(美联社)

学者:美中相互沟通  降低误判风险

黄奎博说:“萝卜就是透过不断的国安护栏式的沟通,希望能够降低双方误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不管跟日本、菲律宾,或者在贸易跟科技战等,其实美国目前看起来并没有放松。中国大陆当然试图想突围,但突围的可能性不是靠独立作战就可以的。中国大陆现在的弱点在它没有办法有足够、有能力的盟邦可以跟它一起,去对抗美国现在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安全架构。”

黄奎博认为,美国与中国在印太安全问题上一面竞争一面合作,都不希望走到对抗。美国相对强势,中国也不敢把美国拒于门外,美国对中国也是如此。双方都有部分优势、部分实力是对方没有办法忽视的,彼此类似相互依存的状况。

黄奎博说:“当然我们看不到台面下的动作,估计中国大陆会比较严肃地继续跟康达表示,美国不应该说一套做一套,合则两立、分则两害,习近平跟拜登讲的那套逻辑会继续说。但该有的一些外交礼节和招待不会少,相互依存嘛,你必须泥中有我、我必须泥中有你。中共是一个很务实的政党,没有到真必须翻脸的状况不会翻脸。”

康达今年二月在华盛顿智库的演说中表示,中国从美国领导的现行国际体系中获益,却一直试图破坏它。黄奎博说,美国认为中国自从综合实力强大之后就愈来愈不“听话”,想另立国际体系的核心,这触犯到二战后以美国带头的各式各样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美国和中国是一种国际领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

黄奎博认为,康达的任务应是先通通气:“康达有可能针对目前印太安全架构变化,跟中国大陆再沟通沟通。布林肯据说快访问中国大陆,作为工作阶层负责主管,(康达)当然要跟北京先去协调布林肯访中的种种。”

学者:防美中对抗过激  沟通建立安全围栏

旅美中国时事评论人士唐靖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康达不是临时访华,应当是美中加大脱钩和经济战、贸易战,该脱钩脱钩,该出招出招,因此频繁和北京保持沟通。不管怎么竞争、较量,美方希望把烈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不能失控。

唐靖提到,美日菲三方峰会覆盖东海、台海、南海几乎整个西太平洋,这对北京刺激非常强烈,尤其涉及马尼拉和北京距离爆发直接冲突仅一步之遥。美中对抗新冷战格局肯定不可挽回,拜登政府每次出台严厉对中法案,都会不断通过高层访中沟通降温。

唐靖说:“我会出台一些相应政策抑制你。以表示礼貌,也试探看中方能作出多少让步。这种沟通有好处,像是出拳之前,我会告诉你我出这个拳并不是要把你搞死,只是出于为了保护我自己。例如针对电动车新三样,是要保护我们的市场。美日菲峰会是为了捍卫太平洋自由航行,这是我们的底线,不会让步。用这方式去不断派出高层和中共保持沟通,适当降温,不直接爆发冲突,不致于失控。”

唐靖说,上周美国财长耶伦访中是集中经济、商贸领域,而康达则侧重印太地缘局势和安全。几周后,布林肯去北京则是侧重外交。美方外交涉及到中国对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而台湾问题始终是核心。

唐靖说:“耶伦更多是去摸底,想刺探一下中共在产能过剩问题上能让步作到什么程度?彼此都心理有数。只不过既然来了,先礼后兵。中共不可能放弃这些作法,用产能过剩方式破坏海外市场、摧毁竞争对手。这中共做几十年了,不是现在才做。”

唐靖认为,北京表面不得不维持局面,习近平不太敢对美国过分强硬,因为中国经济一直没有起色,攘外必先安内。此外,习近平若想针对台湾动手,时机并不成熟,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跟美方差距仍大。因此中方在打外交牌,用灰色地带、低于热战的“亚战争”手段不断扩充其影响力,以此作为筹码和美国博弈。

记者:夏小华    责编:陈美华、何平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