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4-16 13:37

红细胞在血液中流动

4月15-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化疗相关性贫血总体发生率高、对患者危害大,会导致肿瘤患者化疗剂量延迟或减少,甚至导致化疗终止。但在当前临床上化疗相关性贫血却面临着治疗率低且治疗滞后,以及患者治疗选择少的困境。

肿瘤患者易发生化疗相关性贫血。数据显示,实体肿瘤中总体化疗相关性贫血发生率为89.5%。近日,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医师王晓稼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介绍,化疗后贫血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三个主要反应之一。一般要求,患者化疗期间血红蛋白要在10克/分升以上。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是最主要的,所以每次患者化疗前一定要化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一般要求在正常值以上,才能进行化疗。否则对患者的治疗、生活质量、化疗耐受性,是有很明显的影响,反而会干扰治疗。”王晓稼说,化疗相关性贫血对肿瘤患者危害较大,贫血会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化疗应答率、化疗疗效和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的总生存期。

专家提到,我国目前面临化疗相关性贫血治疗率不够高且治疗滞后,患者治疗选择少的问题。因此,在临床中对于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患者,要提前关注。“贫血的时候要考虑化疗和恢复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在化疗初期,如果是缓慢的贫血,可以适当以化疗为主,在化疗间歇期积极进行贫血的支持治疗,让数值能够有所回升,或者下降不要太快。在后期要关注到患者的贫血并逐步纠正,以改善生活质量。”王晓稼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化疗相关性贫血这种不良反应和个体差异以及化疗方案有关。王晓稼介绍,如果一开始就出现贫血,后期出现的概率只增不减。所以一旦早期发现是高危人群,后期更加要特别关注,定期评估,甚至预防性治疗,对治疗方案进行一些优化。

王晓稼提到,目前我国用于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方式相对有限,患者仍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期待能够有更多可及性高且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案出现。“所有的治疗都要考虑疗效、耐受性、副反应的情况来进行平衡。另外,临床医生对于贫血的治疗,也要有更好的观念,及早干预、预防,让患者在化疗的同期,生活质量也能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