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17 13:23
花莲农业改良场致力于保存原住民特有作物种,推广传统农耕与饮食文化,今天带领族人参观原住民作物保种圃。记者王思慧/摄影花莲农业改良场致力于保存原住民特有作物种,推广传统农耕与饮食文化,今天带领族人参观原住民作物保种圃。记者王思慧/摄影

花莲农业改良场致力于保存原住民特有作物种,推广传统农耕与饮食文化,出版「发芽」一书,将此书回赠给受访的5个部落,并带领族人参观原住民作物保种圃。农改场长杨大吉表示,部落文化随著时间逐渐消失,农改场协助族人保种,期待这本书不只是发芽,未来还会成长茁壮,将文化传承下去。

农改场今天发表会新书,邀请部落族人分享更多书提及的农耕知识与饮食文化,像是高山上的农耕、传统作物的管理方式、部落的传统饮食、药草的应用,小米的祭仪等。杨大吉将访问部落的「发芽」书籍,赠给部落头目、族人,期待传统作物种原落地发芽、生生不息。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杨大吉表示,耆老的凋零导致文化逐渐消失,从2022年开始,农改场协助族人,展开有系统的部落文化搜集,包含饮食文化、物种、编织等,将部落传统文化保存。这次特别访谈太鲁阁族的大同大礼部落、撒奇莱雅族的撒固儿部落、阿美族的砂荖部落、奇美部落、布农族的卓清部落。

杨大吉说,每个族群都有很多祭典药草文化,值得以文字与照片影像保存下来,未来每年都至少会出一本。尤其现在气候变迁影响农作物,针对不同部落即将流失的物种,借由导入科技保存下来,也跟农业部农试所国家作物种原中心、世界种原库合作,保存农作物种子。

本书作者陈美龄老师特别导读书籍「发芽」,分享田野调查的甘苦,听著耆老神采奕奕地讲述土地上耕耘的故事,深深被吸引,同时也发现种植知识与传统智慧正在急速消失中,纪录与保存刻不容缓,期待透过本书撒播传统智慧与文化的种子,在部落发芽茁壮。

花莲农业改良场致力于保存原住民特有作物种,图为部落的小米。记者王思慧/摄影花莲农业改良场致力于保存原住民特有作物种,图为部落的小米。记者王思慧/摄影花莲农业改良场致力于保存原住民特有作物种,推广传统农耕与饮食文化,出版「发芽」一书,将此书回赠给受访的5个部落。记者王思慧/摄影花莲农业改良场致力于保存原住民特有作物种,推广传统农耕与饮食文化,出版「发芽」一书,将此书回赠给受访的5个部落。记者王思慧/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