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方:德意志联邦银行比较反常地大幅度修订了数据,德企在华直接投资保持以往的平均水平,而不是像之前所说的“一直在不断刷高记录”。

2022年11月朔尔茨访华时,他作为疫情以来首位G7国家领导人访华而备受关注。而这次,朔尔茨则作为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同样受到关注。

德国政府发布的新闻稿称,朔尔茨此行的目标是在“共同可持续行动”的口号下,与中国保持沟通,而沟通的话题覆盖经济贸易、气候挑战和地缘政治挑战三个方面。首先经贸方面,朔尔茨当然是带着企业诉求而去。4月10日,中国德国商会发布了最新的在华德企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公平竞争环境的落实是在华德国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表示在中国面临不公平竞争。而气候挑战这个最保险、最和谐、最能增加双边感情的领域,德国方的共识就是,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离不开中国。至于地缘政治风险,德国目前最大的关切仍然是俄乌局势,而它具体的诉求可能则在于说服中国参加即将在瑞士召开的和平峰会。

从朔尔茨在中国的行程安排来看,经济贸易问题是朔尔茨此行最大的重点,而合作大于分歧也是此次访华期间所透露出来的整体信号。求合作的信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那就是在欧盟和德国政府强调去风险的背景下,无论在贸易还是直接投资上,德企好像选择了完全相反的一条路。

首先在德企在华直接投资上,无论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国内媒体都在引用“2023年,德企在华直接投资金额又创下了新高,达119亿欧元”这个结论。该结论源自今年2月份经济学家马特斯(Jürgen Matthes)对德意志联邦银行相关数据进行的分析。而4月8日,马特斯根据更新后的数据更新了德企在华投资趋势图,该趋势图显示的直接投资趋势和之前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2023年,德企在华(包括香港)直接投资金额达62亿欧元。我特意向马特斯对此进行确认。马特斯表示,德意志联邦银行比较反常地大幅度修订了数据,数据发生了变化,基于数据而得出的结论也就发生了变化。在过去的三年,德企在华直接投资保持以往的平均水平,而不是像之前的结论所说的“一直在不断刷高记录”。

再来看中德贸易。一方面,2023年,中国连续第八次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另一方面,中国向德国出口和中国从德国进口在2023年均发生了下降,而且,中美贸易额和中德贸易额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中国作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一位置正在受到美国的挑战。德国工商大会(DIHK)外贸事务负责人特莱尔(Volker Treier)预测,最晚不晚于2025年,美国将取代中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所以,更严谨的说法应当是,目前既不用夸大德企的去风险,也无法断定德国经济并不在对华去风险。去年7月,德国政府发布了中国战略,将去风险定为对华路线的基调。其实去风险这个词本身并不算敏感,关键在于如何去执行。在德国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个别行业和整体经济之间、不同政党之间存在利益差异和分歧的情况下,不同利益方对去风险的解读也不同。

求合作的线索并不存在于德国到底去不去风险上,而在于双方眼下的诉求上。于中国而言,就像中方所说的,巩固和发展中德关系的意义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对亚欧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重要影响。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并不友好,在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欧洲于中国至关重要。而德国作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和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于中国也至关重要,它可以作为中国走出不友好重围的突破口。

而德国经济正处于困境当中。因为能源和价格危机,德国经历了技术性经济衰退,而经济发展前景也很黯淡。而在贸易上,德国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在2023年出现了下降,德国国内十分担忧 “德国制造”的优势地位正在丧失当中。

2022年11月,朔尔茨作为总理首次访问中国时,我曾经写道,无论是德国的中国强硬派还是友好派,都能在“不要把所有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这个去风险方法论上达成共识,只是他们对该方法的理解有差异。强硬派的解法是,把放进中国篮子里的鸡蛋拿出来一部分分散到其他篮子里,而朔尔茨尤其警惕的是,在放进俄罗斯篮子里的鸡蛋已经快要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不能把中国篮子里的鸡蛋也放进俄罗斯篮子里,一并打翻。而这次,比喻同样成立,在遭受着能源和价格打击下的德国经济,已经无法在短期内承受与中国脱钩或实质性去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来自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机构的经济学家们在今年初发布的研究中称,中德如果突然硬脱钩会给德国经济造成的损失短期内为国民总支出的5%,长期上为1.5%。研究也对突然硬脱钩、逐步脱钩和逐步去风险的不同路线进行了对比后称,从损失程度来看,逐步去风险是对德国最可行的方案。

虽然,德国也担心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行业危机,但正如中国德国商会调查报告所显示的,大部分在华德企仍然看好中国经济前景。报告称,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和其他市场比起来,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但与此同时,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在未来两年会增加投资。在计划增加投资的企业中,有79%认为投资是在中国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在华德企认为其在市场准入、政府关系和公开招标等领域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所以,这些在华德企眼下关切的不是如何离开中国市场,而是如何更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闫曼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