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4-18 09:26

1984年,大众以合资经营形式来到中国,生产线选址上海西北角的安亭镇,也为外资企业入华淌出一条破局之道。十年后,桑塔纳年产量破十万辆,“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家喻户晓。

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此后,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和自贸区,新区以“以身试错”进行制度试验,为外商在沪投资埋下法治的火种。

2023年,上海“反向招商”,跑去川渝、武汉等地办合作推介会。一直是内陆城市招商引资重点的上海,转变招商思维,从“坐商”变成“行商”,主动加入城市招商竞技场。

城市的本质是集聚。上海一直是企业聚集的高地。截至2024年2月底,上海设立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962家,外资研发中心563家,全国首位;截至2023年底,上海全市企业总数超过289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16.8户,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划中位居第一。

集聚需要理由。上海的答案是“机遇”。

“选择上海,就是选择与机遇同行。真诚欢迎各位企业家常来上海、投资上海、扎根上海。”2023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以下简称“上海投促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发出邀约。

一年后,这份邀约更显诚意。在2024年的上海投促大会上,现场大屏打出三个醒目的“1000”——未来两年,为上海工业企业降低1000亿元运营成本,为重点招商项目打造1000万平方米的智造空间,为三大先导产业新设1000亿元的母基金。

这三个“1000”,既是上海邀请全球企业来沪投资的诚意,也是上海能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底气。但诚意与底气,如何化为现实,这道题,上海需要认真作答。

日趋完备的产业生态:中国的芯片事业,从一片菜地说起

“得益于上海提供的完备生态链和良好环境,瞻芯电子才能快速发展至今。”2024上海全球投促大会上,上海瞻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熙在采访时这样说道。

随着中美贸易的频繁摩擦,曾经冷门的芯片,一跃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翻开中国的产业版图,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历史最悠久的基地,是上海。2000年炎夏,中芯国际在张江路打下第一根桩之前,横渡海峡的张汝京先对北京、深圳、香港等多个城市做了考察。来到上海之后,没架住上海的热情,时任市长徐匡迪亲自领队,力荐张汝京落户张江,“要哪块地都可以”。

不过,当时的张江只是一片菜地。

当时分管张江高科招商的沈伟国日后回忆,“中芯国际能够落户张江,完全是努力争取的结果”“通宵达旦做准备,应对张汝京的各种需求”。

4年后的2004年,积攒了一身半导体技术的尹志尧从硅谷退休后归国创业,刻蚀机作为半导体装备,当时在中国称得上生僻,鲜有资本应声。

但上海政府应了。上海科创集团向尹志尧提供了5000万元启动资金,成就了今天的中微半导体。

头雁引来群燕飞。上海以前瞻眼光抢占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提早布局产业链聚集发展格局,加速实现价值链提升。中国芯片事业从张江菜地上崛起的故事,可视为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3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增长5%。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高质量发展没有终点。上海紧咬一系列产业链加强布局,筑巢引凤。2024年2月,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要统筹产业发展全链条,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强链、未来产业建链。

对企业来说,拥有产业全链条的上海是发展沃土。而朝着建设“五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航运与科创)战略使命奋进的上海,也不断增强着其要素市场上的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上海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58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C919国产大型客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实现商业运营。

金融要素市场愈发齐备,开放度进一步提升。2023年持牌金融机构新增47家、总数达到1771家。

贸易要素加速自由流动,链接全球能力增强。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加快发展,2023年全国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获批创建,全国首单液化天然气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首单国际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交易顺利完成。

航运资源高度集中,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日益巩固。“以港兴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排名世界第一。

国际科创中心策源功能加快凸显,科学智能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落户,元宇宙、区块链、高温超导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行动启动实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50.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

2024年1月1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爱达·魔都号”邮轮开启商业首航之旅。邹方中 图

上海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 视觉中国 图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副研究员潘闻闻在其论文《上海范式:要素市场全球资源配置的引领性》中提到,上海是全球要素市场门类最齐全的城市之一。这或许也是为何它能够被称为产业发展的机遇之城。往事也在提供答案。

作为中国面向世界最前沿的窗口,上海往往是外商来华投资的第一站。1997年,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来上海建中国总部,他肩负着开发“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的重任。

21世纪初,跨国公司选择中国,多半是看中低廉的成本和潜在的市场开拓。但随着上海科研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的聚集,与西方的技术落差不断缩小,出现了“反向创新”。

1994年,国际医药巨头罗氏制药成为第一家入驻张江的药企。和张汝京相似,时任总经理威廉·凯乐望去四周,到处是稻田,呼啸的风声掠过耳畔时。他感到迷茫。

但后来在沪的发展,完全超出了这些跨国巨头们的想象。2005年,欧莱雅在上海设立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后成为其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研发员工最多、涵盖研发技术最全面的科研创新中心。2009年,罗氏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十年后,罗氏上海创新中心成立,这里发现的多款药物分子,进入全球临床开发,不仅针对中国市场,更服务于欧美市场。

外企的在沪发展路径,早已一改最初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与消费市场的定位。

“上海速度”的政府服务:3个月,一家企业能在上海做什么?

2008年,上海投资者走完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程序,需要足足3个月。15年后,3个月已够让一家全球巨头在上海从签约到开工。

2023年10月8日,全球制药巨头莫德纳取得莘庄工业区工业用地,12天后,拿到施工许可证,打下第一根桩。

莫德纳又一次刷新上海大项目落地速度,此前是2019年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沪——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而同年开建的柏林工厂2022年才正式投产。

特斯拉超级工厂 视觉中国 资料图

“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营商环境的标杆与符号。营商环境日臻优化,成为机遇上海的又一张底牌。

2017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以上海和北京作为城市样本(上海权重55%,北京45%)的中国,仅位列全球第78位,排名刺痛了上海。

2个月后,上海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了一次“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并出台了《上海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此方案被称为“1.0版”,至2024年,方案已更新至7.0版,共提出1001项任务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正渗入上海职能部门。他们以“店小二”自居,强调“用户意识”贯穿始终,政务品牌“一网通办”的目标是让政府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

上海全面打响“一网通办”是在2020年。当年提出了32项改革任务。其中一条,让全面推进开办企业“一表申请、一窗发放”,实现2-3天完成的政务速度,也让“3个月走完工商税”成为历史。

那一年,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排名从78上升至31。2023年,世行发布新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方法论手册,上海成为代表中国参与评估的唯一样本城市。

而营商环境到底好不好,企业说了算。

从2017年起,澎湃研究所连续六年就营商环境采访在沪企业。近年来,企业们感受到,政府工作人员越来越了解行业:“不仅具有分析产业赛道的能力,也具有客观评价一个公司及其团队的能力。即便几十人的小微企业,也有获得支持的机会”。

企业也用脚投票,2023年,上海新设经营主体53.55万户,同比增长29.1%,增速是全国的两倍多(全国增速12.6%)。

好的营商环境保证了企业的生存土壤,也侧面折射城市管理者的作为。政策目标从来都不会自动实现,而是通过一次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一步步“不辞山路远”的坚定,一遍遍“百尺竿头须进步”的务实。

如果说宜商留下了企业,那么上海如何留下人才?

日臻宜居的生活环境:从“倒数第一”,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80年,上海政府正在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上海”制订长期规划。

当年10月3日,《解放日报》用一篇头版文章《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直言不讳上海“必须弄清现状”——虽然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一、劳动生产率第一……但上海人均道路面积全国倒数第一、人均居住面积倒数第一、三废污染倒数第一……

当时承担着全国财政1/6、国民生产总值1/9的上海,患上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生活如何改善,成为当时1100万上海人的时代之问。

从城市发展的眼光来看,人口密度并非城市化上限,治理水平才是。

1980年代之问,某种程度上为上海日后的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进入21世纪,上海多次宣告其城市治理的决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把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十四五”规划则提出“以绣花般功夫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今天,那些曾经“倒数第一”的领域,正在成为领跑者。

曾经的上海“车辆事故为全国大城市之最”,2022年上海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前三年平均数下降14.1%。

曾经的上海“三废污染严重,市区癌症发病率全国之最”,2023年上海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排名全国第一。1980年“人均绿化面积像一张《解放日报》那么大的(仅0.47平方米)”的上海,2023年,新增森林超过6.7万亩、立体绿化43万平方米。

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见证了城市生态环境变化。20世纪,“酱油色的苏州河”是上海工业时代的一段乡愁。1998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出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认为,这是上海市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起点。

苏州河华政段。图片来源:华东政法大学

30多年来,苏州河逐步腾退商贸航道功能,并经历总投资超过250亿元的四期治理工程,实现华丽转身——从“鱼虾死绝”到飞鸟和鱼的栖息地;从黑水到蓝绿相间的生态“秀带”。

上海告别了混沌的1980年代。但还有一些无法量化的故事,作为机遇与梦想的小小注脚,在上海上演。

2023年2月末,一位女孩在小红书称刚染了橘色头发,想问问上海五颜六色头发的人都在哪里,想让周末来上海的爸爸知道这在上海很常见。她的求助收到近千条回复支持。那个周末,上海的网红马路之安福路,被一群“杀马特”占领。

而安福路背靠的淮海中路,则是上海百年消费文化的承载者,上海的商业消费文化依然充满“魔都”色彩,淮海中路“背街”南昌路才一公里多,但如果每天去一家咖啡馆,一个月都走不出这条小马路。

如果说这座城市的外壳是由商业文化包裹着,那么它的内在则是由人文气质填充着。上海的包容,让越来越多的群体被看见。

2023年3月,出台《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9月,出台《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指南》;10月发布《上海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五大服务计划”行动方案》等。

结语

2024年,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上海投促大会上说:“上海是一座光荣之城,也是一座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梦想之城,企业和人才在这座城市发展有着无限可能。”

“无限可能”基于上海能够为逐梦者提供优质的产业生态、健康的营商环境,与宜人的居住环境。

而上海为何能够成为“机遇之城”?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一次专访中表示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

从1843年开埠算起,上海走过180多年的都市化历程。“开放”是上海从普通的沿海县城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基因。

开放,是通过引入新增量(资金、科技、全球分工体系等)形成新变量,解决原本生产要素的失衡。开放对发展产生本质的推动。

1984年,德方瞄准中国巨大市场,中方迫切引入缺口技术,双方一拍即合,大众进入上海,也撕开了中国劳动力涌入全球市场的口子。至今,大众仍然是上海纳税贡献领先的外资企业。

1990年,邓小平说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浦东对面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此后,浦东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热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标志。

从世博会、自贸区到进博会、投促大会,从“引进来”再到“走出去”。180年多的发展,沧海桑田,但文明在开放中交流互鉴,也成就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评价这座城市。

人的发展,离不开“梦想”二字。经济学家陆铭在《向心城市》一书中写道:“城市一直在两种力量的角逐之下生长。一种是向心力,它让你怀揣梦想;另一种是离心力,它让你肉身疲惫。”

作为常住人口近2500万的超大型城市,上海从来不只是肉身的栖息地,更是梦想的寄托处。

沿着潮水的方向,在开放的奔流中,找寻机遇与梦想、城市与人群的交汇之地。这就是机遇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