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18 13:09
知乎周瑞的回答

来源:网传软科小程序消息



相关阅读:

根据软科官方消息,“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将于2024年4月18日正式发布。但与去年类似,软科在小程序上提前流出小道消息,最后被证明是真实榜单。在官方公布前,我们提前看看今年软科中国大学的前100名战况如何。请注意,这不是软科官方版本,只是网传消息,让我们静静等待软科4月18日正式公布!

软科国内榜单虽已然成为中国当下相对最靠谱、最具有公信力的民间榜单,被众多用人单位作为招聘时的重要参考之一,其实用性得到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采用软科排名来进行招聘。



该榜单的研究对象是中国10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为恰当反映各大高校在学校性质和学校类型上的差异、确保排名的公平性和普适性,榜单将国内高校分为综合性大学、7类单科性大学、4类非公办大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分别排名,更加凸显不同属性高校的特性,使得榜单更加立体、科学和系统。

本文基于目前网传的提前抢跑版本,结合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0年以来五年间Top100大学的排名变动情况,分析过去五年中国名校发展现状及趋势,帮助广大读者形成对中国名校格局的清晰认知。请注意,这不是软科正式发布的版本,仅为网传消息,请注意鉴别!


01 2020-2024年软科Top100排名变动趋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各大高校之间的排名也时常发生变化。今年与往年相比,大学排名榜上的变化更是天翻地覆,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匆匆和时代的变迁。

从整体上看,清北、华五等顶尖名校依然稳定发挥,持续占据前7名的位置。这些学校凭借其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科研成果,一直保持着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领先地位。而华科、武大、西交大和中山大学也和去年毫无变化,稳居前11名,这些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然而,从第12名开始,大学排名榜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年就喊出“京四华五”格局的北航,今年从第14名飙升至第12名,这样的进步速度让人惊叹。与此同时,与南京大学争夺央大正统地位的东南大学也首次进入前13名,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水平。这两所学校作为规模较小的强势工科院校,能够双双闯进Top13,也说明了近几年新工科发展的日新月异



与北航深度绑定宣传的北理工,一也在近年来一路势如破竹,从以前20名左右的水平升至去年的历史性高位第16名,今年更是直接进入前14名,创造了全网市面上所有综合榜单北理工的历史最高纪录。这样的成绩,不仅体现了北理工在工科领域的强大实力,也反映了学校在综合发展上的不断突破。



然而,并非所有的学校都能在这场排名大战中取得进步。上海滩Top3的同济大学,在2023年就连跌3位至17名,今年依然在第17名徘徊。这样的成绩对于同济大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警醒。而中国人民大学由于偏科的问题,综合排名比较吃亏,但发挥相当稳定,连续5年维持在18名上下。北师大去年在连续下滑三年后稳定在第19名,体现出纯文理大学的颓势。

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已成为Top20的守门员多年,清北复开成为遥远的回忆。两所学校在去年的排名中相当稳定,但今年却发生了交换场地的情况,南开大学跌出了前20名。这样的变化,让我们不禁思考: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保持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与此同时,一些学校也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排名。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虽然连续4年位居20名以外,但今年依然排名第24位。虽然按照分档来看,由于排名低于山大等典型的次九,因而厦门大学不幸跌入了次九档,但学校并未因此放弃努力。相反,他们正在积极寻求发展和突破的机会,以期在未来的排名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南大学和吉林大学今年终于相遇了。两所学校加上厦大或许可以组成新的组合“厦中吉”,这也意味着“武中厦”的彻底解体。这样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大学排名榜上的竞争之激烈,也让我们看到了各学校在发展道路上的不同选择和方向。



培养众多大国工匠的西工大发展势头良好,赶超厦大吉大,实现了规模较小的工科大学对庞大的综合性大学的赶超,也与近年来整体趋势吻合,抖音第一强校名不虚传

被誉为广横走的华南理工和大连理工截然相反,华南理工暴跌4个位次,而大连理工连升四位,成为前30名校里进步最快的大学。中国农大进步3名,摆脱了末流985的集团,加入大连理工的集团。


02 2024年软科985版大学排名一览



从985高校的整体格局来看,前11名依然保持稳定,这体现了这些高校在学术、科研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强大实力。然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前20名内部的微调以及前30名之后的相对弱势985高校被众多211和双非高校超越,都折射出了中国高校在新一轮竞争中的新动向

具体来看,东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与部分强势211高校高度融合,并未体现出985的优势。这说明了这些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并未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反而在某些方面与211高校趋同。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是否过于追求规模和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和特色?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则与中游211高校为伍,中央民族大学则与下游211高校并驾齐驱。这样的格局变化虽然令人意外,但也反映出这些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困境和挑战。对于这些高校来说,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这种格局变化并非全然负面。相反,它为中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也将更加公平和开放。这将有助于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和创新精神,推动整个教育体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除了具体的排名情况,我们还应该关注这一榜单背后所反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内涵式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更加注重与社会的对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当然,任何一份榜单都难免存在争议和不足之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也不例外。例如,在排名指标体系的设置上,如何平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因素,始终是一个难题。此外,不同高校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也难以完全用数字来衡量。因此,我们在看待这一榜单时,既要关注其所反映出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格局变化,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避免过度解读和盲目崇拜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一榜单,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名校的格局和变化趋势,也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希望广大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