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闻_新华网 ( ) • 2024-04-18 14:59
追光 | 罕见的三箭追尾!这项千年运动“射”进校园

你见过罕见的“三箭追尾”么?

第一支箭正中10环

后两支箭依次射中前一支的箭尾

三支箭形成重叠而摞的现象

这可不是射箭,而是射弩

2019年5月,李晓黎射出“三箭追尾”

云南省射弩项目传承人李晓黎

在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民运会

云南射弩队选拔赛上

就射出了这个成绩

最终他以20箭193环的成绩入选云南队

当然,这三箭的成绩记为30环

李晓黎被称为“射弩王子”

他参加过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

获得过射弩项目的9块金牌

及5块全国少数民族射弩锦标赛金牌

李晓黎展示所获奖牌

他不仅会射弩,还会制弩

他和朋友改良的传统弩因成绩好

被业界称为“昆明弩”走俏各队

如今55岁的李晓黎成了射弩老师

不仅教学生射弩,也教制弩

李晓黎制作的弩

弩据传起源于战国

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狩猎工具

从远古抵御外敌、精准狩猎的武器

演变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项目

射弩走过了千年历史

在我国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

  资料图:2018年6月21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的傈僳族妇女在射弩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如今射弩运动在年轻人中成为新时尚

它不仅走进了校园

还成为了热门选修课

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射弩技艺

还能学着做弩弓和箭羽

这所掀起射弩风潮的学校是——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传承

从2019年开始将“射弩”“制弩工艺”

作为一门新专业、新技能引入校园

每周开设8节射弩课,每节1小时

学校专门建了700多平方米的射弩场

聘请李晓黎做专任教师

“左手持弩、右手托举,

左眼闭、右眼睁,拉弦、瞄准、扣扳机”

正在给学生上课的李晓黎边说边演示

话音刚落,一箭离弦,直奔靶心

托举3.5公斤的标准弩练稳定性并不容易

傣族学生谢显琳完成了立姿和跪姿训练后

额头渗出了汗水

“我觉得女孩练射弩很酷!”

下半节课

李晓黎把课移到了弩箭制作传习所

他指着墙上各式标准弩与传统弩说:

“做弩弓最好选用岩桑木

它是长在岩缝里的桑树

稳定性好、虫不蛀

扳机用牛骨,弩弦用达克隆线……”

李晓黎开始手把手教大家缠护弦绳

“每一扣都要拉紧,这样才能保证精度”

彝族学生李清红缠得很认真

他从小就对射弩有深刻印象:

“以前家里开垦荒地

老一辈会用弩箭驱赶野猪

而且一射一个准

现在有这个学习条件

我想跟着师父把射弩、制弩都学会

今后参加比赛,再去教自己的学生”

在学校政策的扶持下

在李晓黎的带领下

学生们快速掌握了射弩的核心技艺

射弩进校园的五年中

该校已经培养出一支12人的射弩校队

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储备了人才

“学会制弩,才能更加了解射弩。

民族体育是可敬的、有趣的、智慧的,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这项运动。”

李晓黎说

一支弩箭

穿越千年的民族记忆

承载厚重的民族文化

更留下历久弥新的非遗传承

 

文案:岳冉冉、高萌、王安浩维

图视:王安浩维、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