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闻_新华网 ( ) • 2024-04-19 16:48
探访中国|与中华文明史“同龄”的黄帝陵古柏群
谷雨时节,神州青绿,位于陕西延安黄陵县桥山之巅的黄帝陵,8万余株与中华文明史“同龄”的古柏,沿着巍峨山势延绵成亘古长青的春天。

谷雨时节,神州青绿

位于陕西延安黄陵县桥山之巅的黄帝陵

8万余株与中华文明史“同龄”的古柏

沿着巍峨山势

延绵成亘古长青的春天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安息于此

吸引着无数中华儿女前来探寻文化根源

新华社对外部“百闻不如一见”栏目

带你走近黄帝陵古柏群

探访文明悠久璀璨的中国

漫步黄帝陵及周边

目光所及之处古树苍翠,蔚为壮观

8万余株古柏占地3000多亩

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余株

它们或独立成景,或连片成林

构造出特别的生态景观

 

其中最为知名的

当属“黄帝手植柏”

据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

历时五千多年仍傲然挺立,枝叶繁茂

生命之旺盛令人叹为观止

当地人有谚语描述道

“七搂八拃半,圪里圪瘩不上算”

意思是7个人手拉着手都抱不拢它的树干

桥山毓秀

沮水钟灵

皆是郁郁葱葱

数万株古柏,从何而来

——传说,从黄帝亲手栽树时起

人们便世代植柏,延续文明

自汉代以来

中国历史上公祭黄帝陵的活动从未中断

伴随植树以缅怀先人的传统

据《黄帝陵志》记载

在桥山进行大规模人工植柏最迟始于汉代

现保存于轩辕庙内的

北宋嘉佑六年的《栽种松柏圣旨碑》中记载

宋仁宗下旨责成坊州地方官员

发动黎民百姓

种植柏树1400多棵

同时抽调三户人家

免除一切差役粮税

专门在桥山看护和种植柏树

桥山古柏并非天然古柏群

能保存至今,离不开与时偕行的保护

黄陵县的人们至今仍共同自称“守陵儿女”

千百年来

谒陵人、护陵人和当地百姓逐年栽植的柏树

绘出一幅壮阔精彩的历史画卷

祥风惠畅

万物滋荣

更显生机勃勃

珍贵的古柏如何保护

——工作人员将现代科技

充分融入古柏群的保护工作中

 

针对古树个体

采用雷达检测根系及树体

通过微根管监测获取实时数据

跟踪判断古树健康状况

如同为古树配备了“私人医生”

同时,通过树冠整形、支撑加固等措施

减少灾害伤害,保证树体结构稳定性

目前,黄帝陵古柏保护工作

遵循“一树一策”与“一群一策”原则

已步入精细化、科学化轨道

保护工作涵盖防火、防盗、

防病虫害、防雷击、防老化等多方面

2012年

黄帝手植柏被实施克隆扩繁保护工程

实验枝条生长出鲜活根系

2016年

黄帝手植柏的种子

搭载长征2号运载火箭遨游太空并返回

在科学家们的选育和培植下

黄帝陵苗圃里的上百棵航天育种苗

长势良好

……

近年来,人们不断将新科技应用于古柏群

与古为新,使其焕发新生

黄帝陵

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全球华人有规模地“重返黄帝陵”寻根祭祖

拜祭的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已逾百万人次

 

古柏群

是与中华文明史“同龄”的生动史书

以生命语言叙述

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以蓬勃生机见证

国人敬仰祖先、传承文脉、尊重自然的精神

 

监制:卫铁民

策划:张京品、谈昦玄、陆烨

文案:林胜概

记者:张京品、吴鸿波、林胜概

logo设计:谢雨(全国教育书画协会会员)

海报/编辑:谈昦玄、陆烨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陕西分社

联合出品

 

特别鸣谢

黄陵县委宣传部

黄帝陵保护管理服务中心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