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4-19 22:56

巴黎时间4月19日上午,上海-巴黎双城对话影像展《一条河与一座城》在塞纳河畔欧洲卫视巴黎人文交流中心盛大开幕。该活动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以下简称《奔流》)首季巴黎场系列活动之一。围绕上海苏州河与巴黎塞纳河开展的双城纪录片展映与人文对话交流等系列活动同步启动。

《一条河与一座城》双城对话影像展海报

此次双城对话影像展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主办,其旗下上海音像资料馆和幻维数码公司承办,同时获得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法国国家视听研究院(INA)、高蒙百代电影资料馆(GP Archives)以及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展览后续计划在法国巡回展出。

再续巴黎与上海的电影之缘

巴黎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1895年岁末,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世界首次公开电影放映,此后不久上海开风气之先举行中国首次电影放映,其中就包括来自法国的纪实影像。此后百余年间,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录片导演和电影爱好者们,为两座城市留下了无数珍贵历史影像。此次双城对话影像展正是将“活动影像”作为主要叙述载体,再续巴黎与上海一个世纪前的特殊机缘。

上海音像资料馆依托对“上海百年城市影像史志”的长期建设与研究的成果,从百万小时的馆藏影像资源中,撷取关于上海苏州河的珍贵片段,并通过覆盖全球的珍贵历史影像采集合作网络,搜寻同时期关于巴黎塞纳河的影像记忆。策展团队用“纪实影像”的独特视角展现苏州河与塞纳河的故事。那些曾经被世界电影先驱们“收藏”在电影胶片上的珍贵历史瞬间,今天被重新发现和看到,被逐帧定格、放大、解析和感受,呈现上海与巴黎两座城市的人文底蕴和发展律动。

展览分为《水之初》《水之畔》《水之秀》《水边人》四个篇章,以时间为脉络、影像为语言,引领观众跨越百年光阴,透过水、船、桥、岸、人等与河流共生的元素,走近上海苏州河与巴黎塞纳河,探寻属于两条河流和两座城市之间的时代共鸣与个体连接。

《水之初》与《水之畔》篇章中可见拍摄于苏州河和塞纳河的早期活动影像:1897年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巴黎塞纳河的全景》(Panorama des rives de la Seine)及1898年美国托马斯˙爱迪生公司在苏州河外白渡桥南堍拍摄的《上海街景》(Shanghai Scene)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塞纳河与苏州河的最早活动影像;一段由苏联导演谢尔盖·格拉西莫夫与中国电影人合作拍摄的纪录电影《锦绣河山·人民的上海》如彩色画卷一般徐徐展开,将74年前苏州河畔欣欣向荣的景致再现眼前,同时期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镜头里的塞纳河畔风光也将与我们再次相遇。

1897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巴黎塞纳河的全景》

1898年托马斯爱迪生公司所摄苏州河外白渡桥南堍,也上海最早的活动影像

《水边人》篇章则聚焦于生活工作在河畔的“人”的故事,他们是社科大师,是作家、摄影师、艺术家,也是有心记录河流的普通市民……他们是见证和参与河流变迁与城市发展的你和我。

《水之秀》篇章则将苏州河的最新面貌通过纪实影像与数字光影艺术两种形式进行展示,使观众跟着航拍视角一览苏河新貌、透过光影片段一睹璀璨闪亮的苏河之夜。

双城对话:始于影像而不止于影像

展览将苏州河畔海派建筑“慎余里”的微缩模型装置复刻至巴黎展厅,为观众们带来“数字光影”与“城市记忆”交织的视觉盛宴。此外,多部上海、海外策制的双城纪录片在展映活动中与观众见面,包括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纪录片《回到苏州河》《我的潭子湾小学》《一个叫做家的地方》《苏河情缘》《艺术苏河》;上海社联筹拍的系列纪录短片《社科大师巴黎缘》;伊文思导演1957年创作的纪录片《塞纳河畔》(La Seine a rencontré Paris)以及高蒙百代电影资料馆为此次展映特别汇编制作的《塞纳河掠影》(Promenade sur la Seine à la Belle Époque, 1900-1910s)等。首场展映会特邀中欧学者、制作人、影像工作者与艺术家等嘉宾,围绕“影像中的河流与城市”等话题,开展跨学科人文对话,与现场观众面对面互动。

 开幕当日,主办方还发布了“闪亮·上海”2024国际光影艺术大赛全球启动征集令,向全球艺术家发出邀请,共创数字光影作品,共同点亮上海城市夜空。

《奔流》从上海出发,每年度与一座国际卓越城市深入对话,连续五年,打造广泛链接的“奔流朋友圈”。首季对话城市为上海与巴黎,活动以“更新与相逢:当苏州河遇见塞纳河”为主题。2023年9月,《奔流》启动仪式暨首季上海论坛在苏州河畔举行。

首季对话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起,上海报业集团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上海市“一江一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支持,澎湃新闻和苏河湾集团承办,上海音像资料馆和法国蓝带国际学校上海校区联合承办,特别鸣谢上海广播电视台、同济大学、法国AS建筑工作室和中国东方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