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推荐 ( ) • 2024-04-20 17:08
在邓猛看来,学校是学生最应该去的地方,需要送教上门的学生是极少数。根据他的经验,很多孩子本来能上学,一旦送教上门的学生比例超过5%,“说明学校和地方政府在推卸责任”。

特殊教育的对象不光是智力障碍、听力和视力残疾、肢体残疾的孩子,普通学校中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情绪行为问题的儿童数量,远远超过特殊学校的残疾学生数量,“但一直没认识到他们也是特殊教育的对象”。

责任编辑:钱炜

2023年5月19日,河南洛阳,特教老师为孤独症孩子上社交训练课程.(人民视觉/图)

2023年5月19日,河南洛阳,特教老师为孤独症孩子上社交训练课程.(人民视觉/图)

2024年4月1日,武汉某小学46名学生家长联名向学校请愿,要求患有多动症、几乎欺负过班上每名同学的7岁男孩转学。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关注与讨论。

就在此事发生的几天之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荐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的通知》,要求申报实验区的地区,对落实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有强烈的推进意愿”,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经验。

其中一项实验任务就包括“扩大特殊教育服务对象”,要求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对孤独症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特殊需要儿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试点工作,建立健全评估认定、课程教学、个别化训练和家校社协同共育等培养机制。

这不是第一次设立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早在10年前,教育部就在全国遴选部分地区,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实验。最终,天津市北辰区等37个市(州)、县(区)入选。

在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院长邓猛看来,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利都是平等的。这些年中国特殊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也不断提高,但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残障人士等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是最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的生活状态直接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现代化的国家,相信会更重视特殊教育。”

从分项实验到整体推进

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可追溯到2014年。

当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7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该计划提出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探索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模式等举措。

不久后,教育部决定遴选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针对上述计划确定的特殊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医教结合等实验。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彼时设立实验区,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