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4-20 22:57

“想象一列从南方穿越山丘与沟壑的北上的火车,从上海到北京,继而到沈阳、长春,最后停驻在哈尔滨。像抗日战争时期革命青年投奔圣地延安一样,一群青年来到遥远的北国,奔赴‘工程师的摇篮’。自此以后,循着这一群青年的理想主义的光芒,一代又一代青年被吸引到这条北上之路上来。”

最近,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八百壮士”今何在:我们时代的哈工大》,书中写作的是跨越一个甲子的人物传记,时间回到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800多名青年师生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工大,共同建起这座“硬核高校”,这是一个一切都从无到有的故事——从研制新中国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智能计算机,到研制“中国天眼”主动反射面结构系统,从“天宫机械臂”到“地面空间站”,这些工程师要做出一次次关乎人生命运乃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奋斗与选择。

图书内页

这本书的写作烛照了每一个具体的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不同,但同样在孜孜以求着真理,作者将他们编织于同一时间线中:当黄文虎于1945年踏入浙江大学攻读电机专业时,周长源正好在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就读高中,而此时的他们正要经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当黄文虎在祠堂庙宇里点着桐油灯坚持中学学业时,王光远正向着一所设在甘肃天水大庙里的国立中学进发……

书封

值此书出版,4月17日,《“八百壮士”今何在:我们时代的哈工大》出版研讨会召开,大家就这部纪实报告文学展开交流。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哈工大校训,在哈工大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书中谈道,提出这一要求的是时任校长李昌,他强调,“规格(要)严格,功夫(要)到家”,哈工大有而且只能有一个“规格”。后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逐渐成为哈工大培养人才的准则,要求一方面有严格的规格,从严治学、从严治教,保证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另一方面要尽心尽力、下功夫培养学生,力求高成才率,保证毕业生质量。

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谈道:“半个多世纪以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句围绕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口号,逐渐演变为对全体师生员工、对全校各项工作的普遍要求,并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哈工大校训。”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谈道,书中记述了李昌、王勇等哈工大科学家科教报国的故事,科技含量、知识含量和历史含量丰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表示,书中把历史和现实打通来写,让我们走进那段难忘的岁月,内容丰富、人物众多,书中强调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哈工大校训,对我们出版行业也很有借鉴意义,出版工作要力求细致、精致、极致。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辽宁作协副主席贺绍俊认为,报告文学比拼的是作家的思想能力,这部报告文学有作者自己的思考、发现和想法,书中也把哈工大和西南联大这两个学校放在一起进行思考,阐明他们内在精神的一致性,这一点匠心独具。

作家、茅奖获得者、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柳建伟认为,这本书写作了哈工大的前生今生,呈现出哈工大群英浮雕,写事脉络清楚,写人主次分明;光明日报文学评论主编王国平表示,这本书在谋篇行文上很有张力,比如前面很多笔墨在写历史,后面的部分写现代,写出了精神传承。全书把一所学校放在一个历史长河中写,放在一个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写,放在一个参照系写,厚重感突出。

研讨会现场

关于这本书的写作,作者陈聪介绍,书中力求通过大和小结合,必然和偶然的结合,把精神和人、人和故事,把每个历史的碎片和最后历史的必然描绘出来,尽可能把枯燥的专业知识鲜活地表达出来。

比如写作南仁东与沈世钊,作者从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天眼”写起,写道:如果从“天眼”之父南仁东在1994年提出建造大射电望远镜开始算起,“中国天眼”诞生的过程,也是创新这一“第一动力”逐渐展现出蓬勃生机的缩影——要知道,对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而言,大射电望远镜的建造计划、大胆得近乎疯狂,因为无论当时的地质条件、技术条件还是工程成本都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中国天眼”涉及方方面面的技术,“它之所以能看得这么远、这么准,有一项全球首创的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是由哈工大研究人员主要承担和完成的FAST 项目的主动反射面结构系统。以哈工大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沈世钊院士、范峰教授、钱宏亮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自2003年起,全程参与了‘中国天眼’项目结构系统的预研、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出的主动反射面结构方案和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项目,为其立项和落成启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当年的“八百壮士”持续产生着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楼,至今留着:“学习科技,也关注人文;重视科学精神,更崇尚人文精神,坚持做学问与做人的统一”。这幅题字正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沈世钊写就。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代空间结构开拓者、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评审委员会空间结构专家……从1953年到哈工大攻读研究生,到留校任教,再到开拓大跨空间结构新兴学科,沈世钊用70载的奋斗,为我国的大跨空间结构研究作出了贡献。

天津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郑玥指出,哈工大“八百壮士”事迹很感人,但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这本书出来之后会有越来越多人了解这个群体、走近这个群体,进而成为这个群体。书中的感人故事会引导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人生路口做出为国为民的选择。

如今,科研报国的基因融入一代代哈工大人的血液之中。秉承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大师+团队”的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先后诞生。书中介绍,自2020年开始,哈工大创新推出由院士领衔或担任班主任的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永坦班、善义班、人工智能班等院士特色班,采用“大师+团队”、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一批新生代的师资力量,他们活跃在科研、教育战线,续写着“八百壮士”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