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4-21 18:12

(中央社台北21日电)港珠澳大桥开通5年来使用量一直不理想,由于港澳间来往在疫情后趋冷、口岸离市中心太远,加上港车北上需拥有香港与中国牌照等因素,导致整体使用率不如预期。

美国之音21日报导,港珠澳大桥自2018年开通,但使用量一直不理想。即使去年开始实施「港车北上」跟「澳车北上」,令去年使用量破纪录达到约227万辆,但现实给人的感觉使用率仍偏低,甚至被称为「鬼桥」。

报导指出,港珠澳大桥使用率不高的主因是港澳口岸离市中心太远,交通配套也不理想。如澳门只有两条接驳巴士,都会绕路才会到达口岸,即使搭计程车从市中心到口岸至少也要20分钟。香港交通配套好一点,但从九龙市区到口岸至少也要30分钟。

因工作需要常常往返澳门与香港的民众张信伟表示,搭乘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金巴),票价虽然只要船票的1/3,但路程却更加麻烦。

若是搭船,他可以在船上睡饱再直接换地铁回家,但若要搭金巴,需要先搭车到人工岛口岸,在口岸大楼步行很久才能上穿梭巴士,搭40分钟下车后,再转乘其他巴士搭1小时才能回家。即使是直接驾车往返港澳两地,路程也是遥远又辛苦,因此他和同事仍是选择坐船。

其次,香港和澳门间来往不如预期中的热络。根据香港政府入境事务处于今年3月29日发布的数据,复活节四天连假的首日,透过港珠澳大桥及港澳客轮码头离港人士约12万人,比罗湖或落马洲支线少3万多人。同一天透过大桥及码头从澳门到香港的人数只有5.4万人,不到总入境人数的15%。显示往来港澳的人使用港珠澳大量者并不多。

且无论香港到澳门,或是澳门到香港旅游,两地对彼此的吸引力都大不如前。香港人更偏好到欧美日韩旅游,或是到深圳广东消费。澳门人在疫情后也习惯转往中国,认为消费选择多,价钱便宜,服务态度好,吸引力较香港更高。

报导指出,港珠澳大桥被称为「鬼桥」的另一个原因是投资回报落差巨大。光是香港段就耗费港币1177亿元(约新台币4889亿元)。不仅与最初预期相比严重超支,使用量也不符预期。2019年车辆使用量只有152万辆。

为了刺激使用量,2023年2月实施「澳车北上」,7月再实施「港车北上」。但「港车北上」申请人需要同时拥有香港与中国的驾驶牌照才能获得批准,于是首轮申请人数虽达1.7万,却只有1600人获批。

央视报导,截至今年3月11日,边检部门统计,完成港车北上边检备案的车辆为4.88万辆。

根据香港政府为港珠澳大桥项目于2008年完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指港珠澳大桥于开通初期,车流量估计为每日9200至1.4万架次,即一年有335.8万至511万架次。

至于中长期大桥车流量的估算,三地聘请的顾问预测于2030年及2037年每日分别会有约2.91万架次及约4.2万架次行经大桥,即该年分别有约1062万架次及1533万架次行经大桥。(编辑:廖文绮/陈铠妤)11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