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22 15:43
徐若航的回答

当没有外界别人的反馈时,人会和自己真实的感觉待在一起。这些感觉有些是人本身对自己的感觉,有些和人没处理完的事情有关。

人独处的能力是需要后天发展的,

独处的能力是指能享受和自己联系的感觉的能力。

人的独处能力最早是借助和母亲(或者别的重要养育者也行)产生联系的感觉得到的。

通过不断内化和母亲联系的感觉,逐渐不需要现实的母亲,能和自己心里“内在的母亲”待在一起。之后自己一个人也可以有那种安全、稳定的感觉。

也和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有关:

人越了解自己,也越熟悉和自己在一起的感觉。

如果不够了解自己的话,容易把自己的很多感觉和需求当成“异物”。

比如可能怀念某个人了,觉得自己被打击了,总是没有被理解了……很多感觉需要人去不断发现,才能注意到。不然那些感觉在人意识里就只是一堆说不清的焦虑。

这部分需要人在和周围人互动的过程中慢慢确认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需求是怎么样的,等意识能管理这些感觉之后会慢慢好起来。

还可能和没解决的情绪或者创伤有关:

平时有人有事的时候,人会把注意力放在外界。

没人的时候,或者出现和自己在意的感觉相关的事情时,那些对人重要,又没处理的感觉会回来。

而心理创伤会出现更加频繁,也更加失控。这些情绪压力会引起副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让人感觉焦虑,不能放松,也不能娱乐。即使睡着了也可能会有很多重复的噩梦。

需要人能修复内在的安全感,逐渐整合自己的感觉,理解那些感受的意义,并学着照顾自己,重建和他人的联系。之后可以慢慢走出这种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