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游戏新闻 ( ) • 2024-04-23 10:43

前不久和朋友讨论哪家店的薯条最好吃,我说是汉堡王的粗薯,有朋友说是麦当劳新出的脆薯,期间有人提起说很久没吃肯德基的薯条了,下次疯狂星期四顺便买点尝尝。我连忙开口,周四肯德基生意太好了,排不上队,我宁愿去码头整点薯条。这时候我愣住了,猛然间我发现“去码头整点薯条”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网络流行语,似乎去码头吃薯条也会是排上长队,而我个人又喜静,连这人们口中“人生的最终意义”也与我的初衷相悖。


今天是读书节,每年这个日子我总会反思一来我读了哪些书、收获了什么,但这几个月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了。人生的意义,读书的意义,我们总喜欢谈论和思考这些大而空的命题来解闷。譬如现在很多人都说要去码头整点薯条,这让我回忆起了某个星期四在kfc被排队在我前面一百多号人支配的恐怖经历。人人都要薯条,人人都说要去码头整点薯条,我总觉得这太俗了,也许是因为这句话已经不再小众,而我又始终怀揣着偏见。


无聊时我会思考,下一顿饭吃什么,就像刚刚我在考虑下午是吃麻辣拌,还是面条。我实际想表达的意思是我没有打算吃薯条,至少目前没吃。我觉得自己不至于要靠薯条来摆脱虚无主义,那是海鸥或者cheems的,对于其他人来说薯条其实是虚无的,用一个虚无来掩盖另一个虚无自然是可悲的。我不想成为可悲的人,所以我一直在寻找,大部分时候是在文字中寻找。


实际上本文的标题可以是【我为什么读书】亦或是【文字的力量】,至于为什么起了这样一个让人疑惑的标题,也许是因为当我们在消费抽象文化的时候,抽象文化也在消费和腐蚀我们每一个人,就跟各种各样烂俗的梗和娱乐文化一样。言归正传,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在读什么,我们获得了什么。


北宋有一位皇帝为了社会的安定,他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位皇帝口中的读书实际上是学习,不是我以为的“真读书”。钱钟书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这好像是真读书了,但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对劲。如果读了书,行了万里路,不是邮差还能是什么?旅行家吗,或是用单纯的行者二字概括。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读书当然与“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样指的是考取功名。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社会豆把古代的科举与现在的阅读名著混为一谈,人们都如此崇尚所谓的经典名著,人人都说读书能,但实际上我又偏偏不能,这实在让我很焦虑。最终我的解决之法是,坚定地认为读书拯救不了任何人。


好吧,也有人说读书能教人处事。不可否认的是读书塑造了我的性格,然而并没有往圆滑的那一方向发展。相反,我变得越来越矛盾。我曾经觉得自己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世界本质上还是非黑即白,也因此而偏激。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就算我能以乏累作为托辞来尽量避免对他人进行内心上的道德批判,却总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频繁怀疑自己道德有缺,这样的怀疑也不时成立,让我很是沮丧。


有人说,那么既然读书没有那多现实作用了,它至少能让人心安吧。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它反而令我痛苦——我能改变的事情太少了,甚至连自己都改变不了。


我怀疑过社会风气,也怀疑自己,但我从不怀疑读书这件事,因为书从始至终都在那里,一点也没有变。可能我们都被成功主义所误导了,他把读书的意义带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也把文学提高到了一个它本不该有的高度。实际上我现在觉得几本书、或者几百本书,它们没必要承担那么多现实责任。阅读带给了我们什么,它的回答本就应该是,电影、音乐、游戏带给了我们什么。这些确实都是虚幻的,但对我而言又是真诚的。虚幻但不虚伪,真诚却不真实,这大概就是读书带给我的救赎之道。


前几天偶然看见b站up主有山先生的简介【古代文学研究员,考古学者,作家,诗人,酒徒,CCTV、东方卫视、山东卫视、河南卫视、江苏卫视、四川卫视文化嘉宾】,这实在惹人发笑,大概他也借鉴、学习了文学圈拥有最多身份的神秘作家大冰。

这天大冰走累了来投宿,来到一个农户家,大冰喊:“大爷,能让咱住一晚吗?”里面的大爷来开窗问,是谁啊?大冰说:“山东人/野生作家/老背包客/不敬业的酒吧掌柜/科班油画画师/民谣推手/手鼓艺人/业余诗人/资深西藏拉漂/资深丽江混混/黄金左脸!”大爷连忙摆手惊恐道:“可住不下这么多人!”


有人说“看过他的书如同留了案底,去过大冰的小屋就像坐过了牢”,那我确实是在初中留下过不少次案底。我曾经看过大冰的奇幻小说,现在也偶尔看看无脑网文,见识了如此多近乎于文学底线的文字,对于文字的高下之分我应该是比大多数人更有发言权。


文学当然是需要天赋的,每看到一些平淡却又汹涌的随笔我总是自愧不如。或许通过学习和模仿我们总是能凑出一两句像样的话,但与浑然天成的文字相比总归是差了很多。将文字或者思想袒露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也可以说成熟的人本就不应该用公开的言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可惜我总是有表达的欲望。也许是因为沉默了太久,如今我们几乎每日都能看到一些刷新三观或者某某人设崩塌的回旋镖事件,我几乎都对它们不予置评,但一年到头总要有个“宣泄口”,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姑且称它为文章。或许若干年后再看时我会觉得现在的自己是如此幼稚,但那是之后的事了。

说了这么多,如果想要回答开头的问题,【我为什么读书】,答案应该是【我相信文字的力量】。但实际上文字究竟有什么力量我也确实说不出来,因为大部分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也有可能这个问题本就不会有答案,当我们把视线拉到宇宙那么高,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没有意义,很多事情都是注定的,那为什么我们要活着,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要读书,应该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读书而读书,我的意思是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说是读书日,实际上细数下最近两三年来每年读过的“正经的书”也就双手之数。如你所见,我沉迷了游戏,现在也偶尔看看网文。上一本买的纸质书还是半年前的《马可瓦尔多》,因为诸多原因至今没有读完。电子书确实方便,但忍住不看社交平台、视频软件也是一件难事,不时沉迷于奶头乐,这让我很焦虑。昨天看到莫言公众号更新了一篇新的帖子【拿起书本,放下焦虑:少刷短视频,多读书!】,看到这些简单质朴的语句,我居然没那么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