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4-23 14:28

(中央社台北23日电)中国三农22日报导,正值春耕之际,内蒙古镇、村干部阻拦农民耕地,称得缴钱才能耕作。有关单位表示,过去承租时该地为荒地,现在变成水田,得增收「水浇地钱」,农民预估成本将增加百万人民币,表示交不起。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官方微博帐号「中国三农发布」调查指出,内蒙古开鲁县多位农民反映耕种期间遭镇、村干部阻拦,对方声称种地得缴钱,但农民表示两年前已缴清承包费,没来由的收费让农民摸不著头绪。

该影片显示,村干部挡在农耕机前阻止农民继续耕种,并对农民说「你交钱我马上撤」。面对农民质疑收钱名目及法条依据,内蒙古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村委会副主任华泽亮表示,「你上边找去,草地变成水浇地就得交钱」、「我不跟你讲法律,上边让我收钱,我就收钱」。

农民继续询问是哪个单位授权他们来收钱,村干部则是不予回应。之后,更有村干部下令扣留农耕机,公安人员还对农耕机司机实行口头强制传唤,场面一片混乱。

此次争端源自内蒙古农民近期收到的催款通知单,内容显示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每亩地每年要缴交人民币200元(约新台币900元)。若没在期限内缴交,原来的承包合约将终止,土地将由村委会收回另行发包。此次收费推估承包商每年成本将增加近百万元。

但根据农民提供的承包合约书显示,该土地承包期限为2004年3月20日开始,为期30年,承包费批次缴纳,已在2022年结清。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镇种植户张文军表示,目前他们都将资金花在种子、化肥等耕种材料,「一下子要交一百万,我们真的交不起」。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党支部书记杨华表示,一开始承包时那些土地是草地,现在变成水浇地(水田)。此次是新增水浇地钱。

荒地变成水田是居民几十年辛劳的成果,这片6千亩土地中原本仅有110亩是耕地,农民透过机械平整土地、铺牛粪、打水井、购买喷灌设备等措施,才成现今的水田。农民表示,大约一亩地就投入约人民币一万元的成本。

内蒙古开鲁县建华镇党委副书记纪云浩认为,增收新增水浇地钱是依据中国民法第533条情势变更,双方订立合约,对于未来无法预见的风险,且不属于商业风险继续履行合同,对一方造成利益损害。

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法学博士何文杰则表示,承包合约中有规定承包人修路、打井、上电,村委会应协助承包人,所以此案承包人的措施都在合约规定内,村委会应有预期荒地变成水浇地,村委会应承担责任。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委宣传部昨天发出情况通报表示,将立即召开会议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处理结果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编辑:谢怡璇/曹宇帆)11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