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生活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23 14:32

台湾正迈入超高龄社会,失智成重要议题,医师提醒,一般人可能以为失智就是健忘,若合并走路不稳、讲话颠三倒四,甚至表达想像出来的不真实事件,应及早就医治疗助延缓。

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65岁以上长者每13人就有1名失智者,愈高龄比例愈高,75至85岁盛行率可达7到13%。联安预防医学机构联欣诊所院长颜佐桦今天透过新闻稿指出,尽管目前医学无法治愈这种近乎不可逆的脑部退化疾病,但早期发现、寻求医疗介入有助于延缓疾病进程。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不少人认为失智就是健忘,颜佐桦解释,其实失智症影响的不只是记忆力,包括空间感、语言功能、抽象思考能力、认知能力、情绪都会受影响。

颜佐桦举例,忘记早餐吃了什么可能是因为健忘,但如果忘记有没有吃饭、不知道现在到底几点,可能就不是单纯健忘,而是失智症状;若长者合并走路不稳、讲话颠三倒四,甚至表达想像出来的不真实事件,家属就该有所警觉恐是失智症,并及早就医寻求治疗。

造成失智症的原因,颜佐桦表示,大致可分为退化型和血管型两类最为常见,前者又以阿兹海默症最多,与脑部病变和遗传基因有关,后者则是受到三高等代谢症候群疾病影响而导致的失智症。

此外,不良生活习惯是失智症高危险因子,如酗酒、抽烟、缺乏社交与失智症有密切关联,生理疾病如听觉障碍、肥胖、忧郁症、脑部曾受伤也容易让失智症找上门。

颜佐桦强调,脑部退化不容易逆转,早期发现格外重要,轻度认知障碍是未达失智症的前期阶段,是治疗黄金期,建议帮脑部做健检外,适当健康饮食、多运动等,都有机会降低罹患阿兹海默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