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 精选博文 ( ) • 2024-04-24 11:57

曾经,我们都是学生。现在,我也成了一名教师。

作为一名曾经的爱穷根究底的学生,学生时代,除了研究刷题之外,我主要研究自己的学习规律。虽然我本人高考也考得不够理想,但在高中和大学里,同学们也经常就我擅长的科目请教我。我曾经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做老师后就能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给学生们,让他们少走弯路,开阔视野。

然而,第一次面对面的教学,就对我的这种自信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首先,我发现,我多年刷题的心得,并没有帮助到学生。学生们对于“难”的认知,和我本人对相关知识和技巧的感受严重不一致。其次,我发现学生对于课程的态度,比我那时要功利得多。最后,大学本身的行情,也与我当年大不一样了。目前大学的“高中化”日趋明显。学生们卷成绩、卷绩点,以求升学的砝码,而不是像我们过去那样,世俗一点的人找工作,理想一点的人才忙着升学。而现在的高校教务也会监督学生的反馈,不像我上大学时一样,老师公开允许学生在后排睡觉,只要不打搅到课堂就行。

总而言之,我研究自己学习总结出的规律,看来并不具有普适性。我不敢说是不是因为现在学生比我当年“笨”,但看来要尽量顾及到学生的一般水平和一般认知规律,能让更多的学生学到知识,而不是只让最聪明最有兴趣的那一点学生获益,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入职之初,作为高校教师,我们都要接受“岗前培训”,学习《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我发现这两门课在中小学教资对应的版本叫做《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于是好奇心驱使我购买了相应的资料。而“教育学”这门学科,就此走进了我的视野。

与一般的理科不同,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目前还远未发展成成熟、严谨而一致的系统。但简单地总结教学经验,似乎也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的教育学课本,其实更像是对纷繁的教育现象作出了概括和总结,提供了一些规范的术语,体现了抽象化和系统化的努力,但如果脱离了这套体系和语言,简单地罗列教学经验,且不论缺乏不缺乏专业性的主观问题,用自己不精确的语言,也往往会造成交流障碍。也就是说,自己随便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只能自己用,要想推广会有障碍。

另一方面,作为理科生,我对于“教育学”这种典型的“文科”学科本身也存在好奇。理科的魅力在于普适性,也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未来发现了外星人,他们可能用与我们不同的符号,但绝对会基于皮亚诺公理讨论数学,正是这一点让我自始至终选择“理科”。而像“教育学”这样的文科,如果人类社会从蛮荒时期重来一遍,那它还能不能是现在这样的面目就很让人可疑。在理科生看来,一个好的理论往往具有“它不可能是别的样子,只能是这样,才能逻辑自洽”的性质。那么,一个文科学科,在给定一些特定的基础条件下,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吗?

正是因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文科”,尤其是政治,往往缺乏细节与推导,给人一种“正确的废话”的感觉,才让我对此心存排斥,成绩也不那么好。但是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我逐渐了解了这些文科教科书上的文字的背景之后,我才意识到,文科的知识,确确实实不是一个人拍脑门随随便便在纸上写出来的大道理。我曾经把理科习题当作是一种思维挑战,在我的学生年代乐此不疲。而现在,虽然理科对我的挑战性仍然持续促使我在本专业领域内做工作发论文,但我又激发了另一种来自理科生的好奇心,那就是:文科本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像我这样的记忆力没那么好的理科生,存在一个把文科学好到会考试的途径吗?

因此,以自己从事的教育行业为契机,我就选择“教育学”这门“学科”作为样本,来尝试着向“文科”进攻。据我所知,很多优秀的文科生的学习成绩,是靠着能对书本页面的“脑中照相”来取得的。我大脑的“显存”容量似乎不支持这一点。那么问题来了:我自己当年又是如何学好理科的呢?同样的方法,有没有机会用来“学好”乃至“研究好”一门“文科”呢?

有鉴于此,我开通了这个博客,而将这篇博文就作为我开博的首贴,用来阐释我开博的目的。我给博客的账号起名为PhyEduDiscuss,意为物理教育讨论。在这个博客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过程中得来的经验和思考,并试图用目前我所了解的教育学理论知识进行专业与系统的讨论。更进一步地,我更高的目标,是希望能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以概括大多数的教学中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妥协方案。而我最高的目标,是希望能让自己和读者,对一门在大家心目中属于“文科”的社会科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规律,有更深刻的了解。

好吧,说白了,不装了,就是要让我自己挑战学会学习“文科”乃至建构“文科”,在我的大脑没有“照相机”功能的前提下。而毕竟“教育学”也算是我目前从事的行业,由此入手比较方便。

最高目标不一定能达到,至少借助这个平台,我也希望能和在教学岗位上工作的各位同行交流,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大家共同进步。

以此共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汤亦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2262-143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