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25 10:31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疫后复苏,致力展现多元视角,今年除将展出委托台湾艺术家董阳孜创作的书法作品,也在投资翻新展厅之余,探索与台湾艺文机构分享馆藏的机会。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馆长兼执行长霍莱因(Max Hollein)今天与国际媒体简报,回应中央社提问时说:「我们一方面反映台湾当代艺术风貌,也在探索跟台北艺文机构分享我们馆藏的机会。未来几个月,你们将得知更多讯息。」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董阳孜是大都会博物馆年度当代艺术委托创作3名艺术家之一,预定为主馆大厅创作2幅大型汉字书法作品,今年11月亮相。另2件委托创作分别是屋顶花园、正面外墙的雕塑,出自科索沃艺术家哈利来(Petrit Halilaj)、韩国艺术家李昢(Lee Bul)之手。

前总统马英九长女马唯中2年前出任大都会博物馆当代艺术部亚洲艺术副策展人,是促成董阳孜受馆方委托创作、在醒目地点展出新作的关键人物之一。

大都会博物馆与台湾的渊源不止于此。国立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鲜少在海外展出,1996年以「中华瑰宝」为名赴美巡展,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展出地点之一。李明维、黄海欣等台湾艺术家近年也与大都会博物馆合作,展现台湾当代艺术丰沛创作能量。

紧邻曼哈顿中央公园的大都会博物馆成立154年,馆藏超过150万件文物,是全美最大、也是全球参观人数第4多的艺术博物馆,仅次于巴黎罗浮宫、梵蒂冈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

生于奥地利的霍莱因担任馆长6年,去年起兼任执行长,成为大都会博物馆唯一舵手,肩负让这座重要艺文机构走出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阴影的重任。

大都会博物馆曾在2010年代陷入财务危机,2020年又因疫情被迫闭馆半年,受重大打击。霍莱因简报时说,去年580万人次参观,接近疫情爆发前水准;与疫情前相比,访客年龄层降低、组成更多元,但占约2成的国际访客略微衰退,这部分有赖纽约观光复苏,仍有成长空间。

霍莱因强调大都会并非国家博物馆,不呈现特定国家历史,而是透过多重策展连结群众,反映各个社群的爱好与价值。

霍莱因说:「近10年,博物馆界有了改变。以前艺文机构像是讲座教授,告诉访客该看什么、如何欣赏;现在比较像召集人,把访客带进一个环境,让文物、文化自然而然引起共鸣。」

这种概念反映在大都会博物馆近期展览上。2月亮相的「哈林文艺复兴与跨大西洋现代主义」(TheHarlem Renaissance and Transatlantic Modernism)呈现约160件作品,聚焦非裔艺术家,除展现馆方致力视角多元化,也有助争取纽约非裔族群目光。

大都会博物馆员工逾2000人,年度营运开支3.2亿美元(约新台币104.5亿元)。一半由基金(endowment)与门票、纪念品贩售等收入支应,另一半需要自筹,每年5月必成时尚焦点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Met Gala)是重要资金来源。

由于腹地受限,大都会博物馆难以拓展版图。为求长远发展,霍莱因选择内部改造,积极推动15年内投入逾20亿美元的展厅翻新计划。

欧洲绘画展厅天窗修缮已完工,有助减少碳足迹。陈列非洲、大洋洲及美洲文物的洛克斐勒翼楼(Michael C. Rockefeller Wing)预定明年春季改造完成,紧接著是古代近东与赛普勒斯艺术展厅,耗资5亿美元翻修、以华人富商唐骝千及妻子唐徐心眉命名的现代暨当代艺术翼楼预计2029年见客。

霍莱因表示:「我敢说,没有其他类似规模的博物馆投资这么多钱持续重新想像,重组馆藏文物在展厅的呈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