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25 12:49
台南市北区立人国小创新课程,领孩子在古迹区田野调查、采访商家,拼凑德庆溪的故事,出版绘本,拿下教育部阅读磐石奖。记者郑惠仁/摄影台南市北区立人国小创新课程,领孩子在古迹区田野调查、采访商家,拼凑德庆溪的故事,出版绘本,拿下教育部阅读磐石奖。记者郑惠仁/摄影

台南市北区立人国小创新课程,领孩子在古迹区田野调查、采访商家,拼凑德庆溪的故事,出版《鸭母寮绮遇记》、《米街的美丽与哀愁》绘本,并出刊《翻阅,德庆溪》翻翻书,借由文字创作、美学绘画、数位创作力量,探索学校与与历史文化的连结,拿到今年教育部阅读磐石奖。

创校125年的立人国小,位于德庆溪的溪畔,只是溪流以没入地下成为排水系统,校方带领孩子寻根,遥想当年郑成功率军,乘著小船,进入台江内海,沿著德庆溪而入,在三老爷宫夜宿扎营,写下台湾历史的新页。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早年德庆溪沿线有许多养鸭人家,于是被称为「鸭母寮」,而三老爷宫庙埕聚集的市集,在日治时期集中管理,成为现今鸭母寮市场的前身。走过百年,鸭母寮市场已是台南三大传统老市场之一,老师带领孩子田野调查,探索德庆溪的故事。

台南「米街」最早出现于1807年,是府城早期商业蓬勃发展的地带,也因设有许多米粮商铺而得名。随著环境变迁,老店凋零,米街繁华不再,后改名为「新美街」,许多老屋也荒废。但近年来,年轻人进驻,为沉寂许久的新美街重新注入了活力,老屋翻新后成了文创商店,老街少了商业气息,却多了舒心的惬意。学生探索米街,也成了翻阅过往的最好教材,而流金岁月的片段放入绘本,成了创作的火花。

立人国小周遭古迹、美食、塔楼、庙宇林立,有「最酷的小学」之誉,学校为了祝贺「台南400、立人125」,在开基玉皇宫、名誉会长王仁安的资源挹注下,把师生的探索,化做绘本《鸭母寮绮遇记》、《米街的美丽与哀愁》,另出刊《翻阅,德庆溪》翻翻书,把校史、社区、老街及历史文化连结。

校长王全兴以「找回孩子对土地的情感与认同」来形容这一课程的成果,他说,透过纸本阅读、数位阅读、实地走读,和游戏阅读方式,成为学校和社区共享的教学媒材,将此文化的无形价值化为有形的资源;也让学生了解台南在历史的定位、文化脉络与意义价值,进而体会这片土地独特的特质。

学生林盈辰分享,创作绘本中,不只对台南有更深的认识,还学会不同的水彩技法;绘本内设计躲藏的猫咪,是为了让小朋友们在阅读时,同时具备寻找的乐趣,也让画面更生动有趣。

学生麦沛琳欣喜自己解锁了一项新技能,让自己有更多面向的发展。陈睿锴说,和老师、同学一起绘画的时光,学到了分工合作。王娴彤、吴恺昕期待下次还有更多新奇好玩的课程可参加。学生罗采葳说,大家查找资料、讨论、创作故事,更深刻了解历史,太好玩了。

台南市北区立人国小创新课程,领孩子在古迹区田野调查、采访商家,拼凑德庆溪的故事,出版绘本,拿下教育部阅读磐石奖。记者郑惠仁/摄影台南市北区立人国小创新课程,领孩子在古迹区田野调查、采访商家,拼凑德庆溪的故事,出版绘本,拿下教育部阅读磐石奖。记者郑惠仁/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