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抵达上海,开启任内的第二次访华行程。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前脚刚走,布林肯又来,中间还有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美方密集访华显然有着迫切的现实考量。随着美国总统大选临近,拜登政府当然希望与中国达成新的经贸合作,包括就中东等热点地区局势问题交换看法,以期缓解当前美国国内问题,赢得更多支持率。美方与中方达成合作的意愿不可谓不迫切。那么,布林肯此行究竟能否有所突破?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美方以怎样的心态来谈。但,就在布林肯抵达前,已经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正在起草切断中国一些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联系的制裁措施,以阻止中国对俄罗斯军工生产能力的支持。如此氛围,怎么能好好谈?

布林肯2024年4月24日飞抵上海(Pool via REUTERS)布林肯2024年4月24日飞抵上海(Pool via REUTERS) 故技重施「施压要价」 烂透了

就在布林肯上飞机前,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负责人向媒体做了背景吹风,以3000多字的内容介绍了访问相关情况,既再次表明了「欢迎」的态度,同时对此访中聚焦的五大目标,包括树立正确认知、加强对话、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以及共同承担大国责任等进行了详尽说明。

树立正确认知,是最重要的关键。所谓正确认知,最关键的就是要回答,中美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如果这个根本问题没有答好,那无异于蒙着眼睛走夜路,很容易走错,甚至还可能触礁。就眼下来看,美国对这一点显然还没有形成充分共识,表现出来就是在对华关系上总是存在矛盾心态:既想与中国达成合作、收获实际利好,又总想在谈判中「美国优先」、占便宜。

以目前情势来说,一边是高官密集访华,另一边,美国仍在不停释放「施压要价」的信号。这段时间,从美国贸易办公室宣布发起新一轮「301调查」,到知情人士放风称「正在起草可能切断中国一些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联系的制裁措施」,从发布2023年「国别人权报告」继续散播涉疆谎言,到美参议院通过法案强制字节跳动剥离TikTok……这一系列行动,都是错误认知的体现,是企图通过「极限施压」,为谈判争取有利条件罢了。

中方当然希望中美关系稳起来、好起来,来访来谈中国欢迎,但也绝不可能在反复重申的核心关切上让步。中国已经不会听美国怎么说,而是实实在在怎么做,也不是几个高官访华「意思」一下就可以的。美方需要对这一点有清醒认知,这某种程度决定了访问会不会有实质结果。今天的世界,霸权主义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如若美方既不愿尊重中国关切,更不肯拿出真正诚意,还总想着挑衅中国底线,那么这个走了那个来了,又有多大意义呢?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4月24日抵达上海,到体育馆观看篮球赛(Reuters)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4月24日抵达上海,到体育馆观看篮球赛(Reuters) 美国能把中国踢出SWIFT吗?

这次最大的新闻要数布林肯落地上海前,西方媒体放料,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正在起草切断中国一些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联系的制裁措施,以阻止中国对俄罗斯军工生产能力的支持。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美国准备要把中国一些银行踢出SWIFT国际货币结算系统,除非中国停止向俄罗斯出口晶片、机床、电池、发动机等可能会被用于军事用途的工业产品。

SWIFT是目前全世界最便捷也最重要的跨境支付系统,是全球性的金融基础设施,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000家金融机构连接了该系统。近年来,金融制裁逐渐成为美国推行其外交政策的优先工具,利用SWIFT系统对某一个国家实施经济打击,是所有金融制裁手段中的「最后一张牌」,由于其巨大的威力,这招也被外界称为「金融核弹」。

美国要把中国一些银行踢出SWIFT,这种决定其实并不是它一家能说得算的。SWITF董事会总共有25个席位,根据各国使用的报文量进行分配,而为了保证中立性,每个国家的席位不能超过2个。在25个席位中,美国也只占2席,中国占1席,而欧洲国家占据了整整17个席位,其中不乏同样占2个席位的。从理论上来看,美国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权,如果无法与欧洲达成一致,制裁是无法进行的。

参考俄罗斯和伊朗的案例,2012年,美国将4家伊朗银行踢出SWIFT,就得到了欧洲的支持,这一制裁方案甚至在安理会得到了通过,因为当时伊朗的核扩散问题的确很严重,中俄也投了弃权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第3天,也就是2月26日,俄罗斯7家主要银行被踢出SWIFT系统。这一决定不是美国一家宣布的,而是美国、欧盟、英国以及加拿大联合宣布的。

2018年特朗普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引发欧洲强烈不满,结果导致美国一开始无法将伊朗踢出SWIFT。当然,美国也有别的招:他们先把伊朗踢出「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让伊朗无法使用美元,这个是美国人自己说得算的。然后再利用美元在SWIFT系统的绝对优势地位,逼欧洲就范——正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

美伊关系:图为2022年1月27日路透社制作的设计图片,伊朗及美国的国旗被印在一张纸上。(Reuters)美伊关系:图为2022年1月27日路透社制作的设计图片,伊朗及美国的国旗被印在一张纸上。(Reuters)

也就是说,其实如果美国要将中国一些银行踢出SWIFT,那么欧洲这关是绕不开的。像2018年那种霸王硬上弓,也就对付伊朗这种在国际贸易中没什么体量的国家可以,对付中国,欧洲是不会轻易就范的。更何况相比于特朗普,拜登更加重视欧洲的盟友。

另外还需要指出一点,不论是制裁伊朗还是俄罗斯,都不是将对方国家所有银行都踢出SWIFT,而是有选择性的。俄罗斯有300多家银行连接了SWIFT,但截至目前被踢出去的,只有10家。这10家银行要么是俄罗斯最主要的银行,要么是业务主攻对外贸易的银行,比如俄罗斯农业银行。去年俄罗斯在跟乌克兰谈黑海粮食协议的时候,就一直要求西方解除对该银行的制裁,否则他们将不会给乌克兰运粮船开辟人道主义通道。其中值得一提的,对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的制裁——它是俄罗斯排名第一的银行,归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所有,它也是负责俄罗斯出口天然气结算的银行。

也就是说,首先,中国不可能被整体上踢出SWIFT系统;其次,美国单方面要把中国踢出SWIFT也是不可能的。但最保守的来说,存在几家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银行被踢出SWIFT系统的可能。且不说欧洲不可能跟随美国做这件事,就说针对美国,把中国的银行踢出SWFT,美国得承受巨大的影响。短期来说,拜登政府真这么搞,必然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反倒对11月份的大选不利。而长期来说,那贸易改用本币交易,像俄罗斯那样,事实上现在很多国家,就连美国盟友国家也是希望用本币结算的,如果因为金融制裁促成全球化下加快双边本币结算,美国损失的什么,美国政府心里相当清楚。那真的是芝麻未必捡到,却丢了西瓜。这对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信用,是致命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