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26 00:01
螺旋真理的回答

这个问题是典型的画靶自打,变学术问题为政治问题。以下贴出一个学术性的回答

关于中国冶金技术起源问题
研究中国冶金技术起源,首先要基于中国的考古材料。陕西姜寨遗址出土了距今六千多年的黄铜制品,后期也在山东、山西等地发现了一些黄铜制品。中国最早的铜是黄铜,可能是本土起源,但是后来中断了,没有在青铜冶铸体系中发挥作用。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土在何处,需要对早期的青铜制品和青铜冶铸遗址进行梳理。其次,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冶金技术的起源、传播和发展问题。目前,多数学者接受冶金术在西亚地区单一起源的观点,但也有不同声音。就中国而言,青铜冶金技术很可能是从西亚地区传播过来,在中原地区完成了本土化改造过程。本土化改造是指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吸收和改造过程,形成中国本土特色。第三,在研究技术传入、技术交流时,需要考虑环境和气候因素,生存的环境气候会影响人群的迁徙。为什么在距今四千年前后,青铜冶金技术在中国西北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出现爆发性地增长,这应与环境气候变化以及相应的人群迁徙有关。最后,陈建立结合他指导的博士生蔺诗芮在《文博》上发表的综述文章指出,西北地区是中国最早开始冶金的区域,该地区在冶金术中西传播与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座纪要丨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起源,主讲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建立,讲座时间:2022年9月16日

以下贴一个旧答案,是我对青铜铸冶技术传播的理解

1.“青铜”指的是铜与其它金属形成的合金。目前发现世界上最早冶炼出青铜器的古人,位于土耳其东南地区。考古学家在这一代发掘了卡萤泰佩(Cayonu Tepesi)等多处遗址,年代为距今约10000年,当时的古人使用青铜来锻造权杖头这类象征权力的物品。然后,青铜锻造技术逐渐向世界其它地域传播。

2.需要强调的一点,在学习青铜锻造技术之前,大部分地区的古人都已经学会利用锻造自然铜,即直接从矿石中得来,以铜为主要成分,含有少量其它杂质的金属,因为呈铜红色,一般也叫红铜。因为青铜的硬度比红铜大,所以古人接触到青铜锻造技术之后,就迅速用青铜取代红铜来制作工具和兵器。而在青铜锻造技术初期,古人还没有掌握选矿提纯的技术,锻造出来的青铜器品味如何,依赖于矿石的成分。

3.时间到了大概4500年前,有一群古人开始活跃在在阿尔泰山,他们放牧黄牛、绵羊、山羊、家马,种植小麦、大麦,冶炼青铜器,逐渐扩散到欧亚草原,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的遗址和墓葬,把这个人群叫做塞伊玛一图尔宾诺文化。后来,考古学家发现塞伊玛一图尔宾诺文化特征的范畴超越了单一考古学文化,往往用“塞伊玛一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来形容。

塞伊玛一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对青铜技术的贡献,是完成了两个方面的技术革新。一个方面,是之前的青铜技术都是锻造技术,就是把铜料加热成红热状态后用锤子锻打,敲成想要制造的工具,塞伊玛一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掌握了铸造技术,就是把铜料练成汁液,导入模范里面冷凝成型制作成想要制造的工具;另一个方面,是之前青铜的配方是铜砷合金,塞伊玛一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将配方改良成铜锡合金,使青铜器的物理性能更好。

考古学家还发现这群塞伊玛一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和居住在中国西北的古人有比较密切的交流,青铜铸冶技术很可能是他们传授给了居住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古人。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铸造的青铜器,以斧、矛和权杖头为主

4.技术传播之前,可能会有一段产品传播的过程。在中国境内也出土了一些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样式的铜矛头,这些铜矛头中年代较早的是直接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买的成品,还是中国古人掌握了青铜铸冶技术之后自行仿制的,目前还不清楚。后来,这类矛头也逐渐中国化,即从原来的尖头变成圆头,从兵器变成了不再具备杀伤功能的礼器,生产也是中国本土制作,从功能到形态都融入了中国文化之中。

考古学家在罗布泊采集的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风格的器物

5.首先掌握红铜铸冶技术的,是中国西北一群善于绘制彩陶的古人,考古学家把这群人称为马厂文化,而且发现了马厂文化晚期(约4100—4000年前)的冶炼出来的红铜块、红铜锥,以及冶炼之后的废料——铜渣。马厂文化消亡之后,有两群古人——西城驿文化和齐家文化(两者并存的时间段是4000到3700年前)继承了马厂文化的铸冶技术,而且他们和可能接触到了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比如说,在当时最大的铜器铸冶遗址——西城驿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这个遗址既生产红铜器、又生产青铜器。

在西城驿文化和齐家文化的继承者——四坝文化时期(约3800—3500年前,尤其是3700年前),河西走廊的青铜器生产走向繁荣,有意思的是,这一时期生产的青铜器,比之前的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色彩更重。

四坝文化所见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因素

四坝文化兴盛之后,在今天的陕南又崛起了一群古人,考古学家把他们称之为“东龙山文化”,时间大概在3900年到3680年前,很可能是这群古人把青铜铸冶技术从四坝文化那里,带给了二里头文化。

6.刚才阐述的是青铜技术传入中原的南线,与此同时,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还和蒙古高原上居住的古人类有密切交流,所以青铜铸冶技术也传到了蒙古高原,后来又传到了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这一传播路线的代表是石峁文化,使用青铜器的时间距今约3800到3400年前。

7.青铜铸冶技术传到了二里头文化之后,迅速进实现了中国化。之前我们看到的受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影响的青铜器,基本上是以矛头、刀、铃、饰件为主要类别,到了二里头文化时期则主要是以青铜容器为主。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

青铜容器和中国的礼制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用青铜器象征权力、区别身份的中国青铜文化,自此,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便拉开了序幕。

为了铸造青铜容器,必然在工艺上也有所创新。受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影响的青铜器,基本上都是用石头制造模具,而中国化的青铜容器,则是用陶土来制造模具。

先做出一个要制造的青铜器的模子,然后用泥巴糊在模子外面,阴干之后分片取下来,这一部分叫做外范,如果要制作的青铜器外表要留有花纹,就要在外范的内壁上加工,留下相应的雕刻纹样;然后用泥巴做出要制造的青铜器内腔大小的土疙瘩,叫做内范,然后把内范外范组合在一起,留下的空腔就是要铸造青铜器的形状,用铜液灌进去,凝固冷却之后再把外范敲碎内范拿出来,青铜器就做好了。一个典型的范如下:

再有,青铜器是合金,配方是铜和锡,还要加入少量的铅,这些原料产地往往原理行政中心,二里头文化已经可以做到远距离控制这些原料产地,把它们运回二里头古城进行青铜器的生产,这种组织力标志着当时的社会组织已经进入了文明。特别是二里头文化控制了锡矿的来源,保证了性能更好的锡青铜可以稳定的生产。早于二里头文化的陶寺遗址也发现了青铜容器的残片,可惜没有进一步的成果,如果能有其他发现特别是如果能找到作坊遗址,制作青铜容器的时间就可以提前至陶寺时期。不过陶寺青铜器多为砷青铜,可能和陶寺遗址没有找到或者控制稳定的锡矿来源有关。

二里头遗址的城市布局,铸铜作坊分布在最南端,城市规划已经有网格化管理的雏形

8.以上大概介绍了一下目前学术界较多学者认同的,中国青铜技术受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启发形成的观点。当然,这个观点还存在着一些学术争议,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是考古学家曾经在西北的马家窑文化,发现了一只距今4750年的青铜刀,以及零星的碎铜渣。至少说明,在大约5000年前,中国西北的古人已经开始了生产青铜器的实践。但是因为这一时间段只在马家窑遗址

发现了青铜器的痕迹,可能是这次带有实验性质的实践失败了,或者是生产青铜器的技艺没有能够流传、推广下去。或者是当时偶然发现了一批铜、锡共生的矿石,所以用较为简单的技术就偶然制成了青铜器,随着这类矿石消耗殆尽,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器生产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当时的人们也未能从技术经验角度确实掌握制作青铜器的道理。

再有,就是年代较早的西城驿-齐家文化的外来色彩,反而比年代较晚的四坝文化来的重。一种可能是由于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年代晚的四坝文化反而和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共同体联系更密切,好像张骞凿通西域之后比之前中原和西域的联系更密切一样;另一种可能是不排除西城驿-齐家文化本土发现了青铜器生产的一些关键技术点,这个还要期待考古发现更多的材料才能进一步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