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4-28 11:43

Z世代心解方4(中央社记者许秩维台北28日电)学生心理健康议题受外界关注,学生团体、校长团体皆认同心理压力不分求学阶段,支持国高中也应有心理假,教育部也自3月起开放42所高中试办身心调适假。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议题日渐受关注,国内已有逾40所大学设立心理假,有青年团体今年2月发起连署,期盼中学也推动心理假,短短1天就获得超过3000名国高中生响应。

教育部透过文字回复中央社记者,为协助学生觉察自己的情绪,于短期心理不适时平衡身心状况,教育部自111年7月起即开始研议高中学生身心调适假,并多次召开咨询会议,征询专家学者、学校、教师、家长、儿少等代表的意见。

关于中学是否能够实施心理假(身心调适假),教育部提到,咨询会议的多数与会人员建议,先从高中开始实施,再视成效评估推广至国中或国小。

今年3月起开放高中试办心理假(身心调适假),教育部说,有42校参与试办,希望借由身心调适假,协助学生更觉察自身心理状况,同时也促使教师、家长更重视和觉察学生的心理状况。

由学生自发组成的团体EdYouth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议题,还曾发布「校园心辅政策白皮书」。

EdYouth理事长李瑞霖告诉中央社记者,现在学生面临的压力类型跟过往不同且更多元,心理假机制能适时提供喘息空间,帮助学生走更长的路,因此国高中阶段都有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由于国高中生仍是未成年,李瑞霖坦言,在实施心理假上仍有一些疑虑,例如学生若自行请假,家长可能担忧安全、课业能否跟上进度等,因此支持国教署先试办,试办期间学生请假须先知会家长,未来再深入讨论如何权衡家长担心的安全问题、学生隐私权和健康自主权。

李瑞霖也建议,在推动心理假上,学生、家长、教师彼此要有沟通交流,也应有更多配套措施,例如规划学习调整制度,根据学生状况提供课业补强,让学生请心理假无后顾之忧,当学生请到一定天数时,学校辅导机制也应适时介入。

台湾青年民主协会理事长张育萌表示,心理假提供学生喘息与调适的机会,能暂时远离压力,有助于减轻情绪负担,消化和排解压力,对当下心理状况有相对应的帮助;学生可能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感到困惑或害怕向他人求助,心理健康假能成为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的契机。

「心理假的落实发挥预防与社会沟通的功能」,张育萌认为,所有人都会有脆弱的时候,心理假能让学生有稍作喘息、让心放假的时刻,避免硬撑而导致心理健康恶化,同时也让心理健康议题浮上台面,期待教育部尽快规划国高中的心理假制度,并在校园中落实。

中华民国中小学校长协会理事长张信务认为,现在学生已提早社会化,接触各方面的学习还有人际互动,有时没有跟父母或师长提及,压力就会累积在心理面,如果缺乏良好的同侪互动,又没有适当的缓冲或喘息,一旦累积到临界点,就可能因过度压力造成身心崩溃。

张信务提到,校长协会内部曾讨论此议题,多数校长都赞成国高中学生应有适度的心理假,并支持先小规模试办,建立运作模式,若试办成效良好,未来可以考虑全面推动。

但由于国高中生是未成年,目前的规定是请假必须告知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而非学生想请假就请假,以免家长找不到孩子,可能造成家长和学校的误会。

在学生请心理假后,张信务认为,学校要适度关怀和适时介入辅导,了解学生的压力来源并设法解除,学校不要负面地把学生请心理假看成逃避课业的手段,而是应该正面看待。

张信务说,学生也许遇到课业、人际、甚至遭遇霸凌等问题而不敢说,而心理假可能成为学生释放求救讯息的管道,让学校、家长有机会拉孩子一把。(编辑:陈清芳)11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