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不分類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29 13:33
台北市市定古迹「建国啤酒厂」六年前原计划变更为文化园区,后决定变更为台北科技大学用地,引爆争议。联合报系资料照/记者董子诚摄影台北市市定古迹「建国啤酒厂」六年前原计划变更为文化园区,后决定变更为台北科技大学用地,引爆争议。联合报系资料照/记者董子诚摄影

建国啤酒厂是少数能从日据时代生产啤酒至今的活古迹,在文资人士眼中相当珍贵。但是北科大却急著解决校地问题,确实也是当务之急。这场啤酒厂变地之争在日前引发双方人士激烈口角攻防战。到底问题出在哪?活古迹其实还是有和校地并存双赢的方式?

4月16日上午,内政部国土管理署大门前,支持与反对的两个团体对峙,一边是台北科技大学(以下称北科大)校友们,手持「工业推手、创业摇篮、还我校地、翻转建啤」等看板,支持建国啤酒厂变更为北科大用地。另一边,则是反对「割地」的文资人士与地方团体,抗议政府滥权夺地,坚决反对这椿1.83公顷的都市计划变更案。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为何北科大不能如台大?」这是来自北科大师生与校友的心底的疑问,

若将北科大与台湾大学,从学生人数及校地面积来比较,则可以明显发现,北科大平均每位学生仅有约10平方米使用空间,相较台湾大学平均每位学生有40平方米。两者就相差4倍。若能变更啤酒厂为用地,就能解决校地不足问题。

尤其北科大建校超过百年,至今培养超过200位上市公司老板校友,更是创下台湾纪录。难道不值得?

但是在重视保护文化资产的人士眼中,建国啤酒厂的意义又大不同。甚至有人认为这个规划,是葬送了一个值得保存的活古迹。

两方团体聚集在此,正是当天上午内政部审议建国啤酒厂都市计划变更案时间。由于外界仍有相当大歧见,此案最终虽退回内政部都审小组讨论,相关计划依程序送北市文资审议。

为何这椿为教育发展推动的变更案,会遭到文资人士与地方团体的强烈的反对?这场教育与文化保存的争议,关键点究竟为何?以下完整解释。

国土署审议建国啤酒厂都市计划案,北科大校友与支持割地者坐在大门口表达诉求。 联合报系资料照/记者杜建重摄影国土署审议建国啤酒厂都市计划案,北科大校友与支持割地者坐在大门口表达诉求。 联合报系资料照/记者杜建重摄影

建国啤酒厂,与北科大曾是同个年代的产物

建国啤酒厂又叫台北啤酒厂,成立于1919年,至今已经超过百年,是台湾第一座啤酒厂。2000年6月,台北市政府公告指定为市定古迹,2006年11月登录酿造大楼、储酒室及包装工场等3处为历史建筑,2011年再增2 处抽水井,纳入历史建筑范围。由于它从日据时代运作至今,仍能生产啤酒,在许多文资人士眼中,是相当希罕的「活古迹」。

北科大创校于1912年,与建国啤酒厂属于同一个年代。早在1971年时,北科大为配合台北市的都市发展,让出约3.3 公顷校地,开辟成为现今的建国南路和忠孝东路。自此,北科大校园也被切割为东、西两区,校地面积只剩下9.6公顷。

面对北科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从1997年、改制前的3800人,如今已经超过1万3600人,增加超过3.5倍。北科大校长王锡福对此表示,现今正值培育国人人才之际,校地严重不足的困境,不仅无法将专任教师聘满,教学研究能量也无法全力发挥,可以说是箝制北科大教学及产学研发的关键之一。

建国啤酒厂割地争议。制表/张睿廷建国啤酒厂割地争议。制表/张睿廷

行政程序与商业用途惹异议

归纳民间团体与文资人士的反对意见,主要包括:

1.中央迳行变更程序不正当。

环境法律人协会秘书长郭鸿仪指出,此案是内政部越权侵犯地方自治权限,亦不符合「重大建设」启动的急切性与必要性。

台北市前文资委员陈彦良则表示,根据文资法第35条规定,古迹所在地都市计划之订定或变更,应先征求主管机关之意见。台北市文化局于3、4月曾发函予内政部要求提供相关计划书,但行政院及内政部均未予理会。

以内政部及行政院对法条程序的了解,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程序问题,中央政府面对北科大校友游说,全推给抗议团体,撇清自己责任。

2.切割后新建的大楼用途不明。

台湾历史资源经理学会副理事长黄俊达认为,按行政院计划,北科大将可以在区内兴建一栋高29层的大楼,是全部做校舍还是部分做商业使用并无说明。

反对人士认为,北科大许多大楼都有商用用途,包括亿光大楼、国际先锋大楼、诚朴大楼等,若不敷使用怎么还能用做商业用途。

发扬建啤文资是大学社会责任

北科大校长王锡福。联合报系资料照/记者曾吉松摄影北科大校长王锡福。联合报系资料照/记者曾吉松摄影

但是,王锡福表示,深深明白发扬建国啤酒厂的文化资产,是北科大持续推动大学社会责任USR的一环。他举例,世界最好的古迹维护,都是由大学管理维护的,如牛津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圣母教堂、伦敦大学以及台湾大学文学院。

在北科大校园内,也有管理维护历史建筑的实绩,挹注超过亿元修复校内市定古迹红楼、历史建筑一大川堂,正将一大川堂及校史馆,展现古迹活化的新风貌。

此外,建国啤酒厂目前最值得保存的珍贵生产线,不在这次变更校地范围内,并不至于将所谓的「活古迹」葬送了。

包括建筑系、工业设计系及文化事业发展处的老师,都长年致力于历史建物的维护。其中,光是建筑系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师长期投入此领域。设计学院也有多位老师是文资领域的专家及委员。

王锡福进一步表示,取得建啤校地后,学校将以108年12月台北市政府第121次文资审议会,审查通过之修护再利用计划为依归,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成立建啤修复再利用工作小组,进行文资修复与活化。

本校急需现有空间的使用,建国啤酒厂空间的规划将会以现况使用为主,做为教室及实验实习空间,没有兴建大楼与商业用途,未来使用皆会配合都市计划核定内容。

学生使用空间与台湾大学差4倍

王锡福强调,北科大是全台第六的指标性大学,在教学及产学研发的卓越表现,QS世界大学排名第431名,近3年新生注册率均达100%。AI、资安、半导体、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及绿能项等产业趋势项目都已经启动,土地不足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

一位从事科技业的北科大校友认为,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现在大学资源不足,除了教育部,不少是靠校友的支持,学校也尽力在活化资产,发展产学合作商机,来筹措财源,因此有限度的在校园内发展商业无可厚非,放眼各大学都有,不用过度解读。

(本文出自2024.04.27《远见》网站,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