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30 00:20
Akazie的回答

因为去青岛的人多,去淄博的人少。知道青岛的人多,知道淄博的人少。


去一个地方旅游,期望值越低越容易惊喜,期望值越高则越容易失望。

相信在烧烤出圈之前,除了历史爱好者,省外甚至没几个人听说过淄博;但很多人都知道青岛是个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有海鲜有啤酒。

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对淄博除了烧烤丝毫没有期待值,到了之后又发现淄博的烧烤居然如此物美价廉,市民如此热情诚信,自然全是好评。

而对于青岛,很多人来之前都是先有了“海鲜应该很便宜”“啤酒应该很便宜”“旅游城市对游客应该很热情”的期待值,而到了之后,却发现和自己想的有很大差距,自然容易失望。

但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都在山东,都在海边,凭啥你青岛海鲜就比烟威日贵那么多?凭啥你青岛就不能像淄博一样,司机不拉客,市场不坑人,景区饭店不涨价?你青岛都这么多年的旅游城市了,为啥不能像淄博那样,给游客多点人性化服务呢?

很抱歉,上述这些问题,司机拉客、以次充好、鬼秤这些可以且应当通过加强监管来解决,但物价这个问题,虽然我们本地人也苦其久矣,但我们无法违逆市场规律。


市场的规律就是,稀缺的资源,必然会被推到一个比较高的价格,而为了争抢这些有限的资源,必然会造成竞争和内卷。

对于大批的游客而言,青岛的旅游资源是稀缺的。在空间上,青岛的旅游景观资源在山东省乃至整个北方都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这些资源集中分布在青岛老城区+沿海一线不过30平方公里的狭窄区域内;在时间上,青岛的海滨浴场只在每年的7、8、9三个月开放,能享受海滨体验的时间最多不过半年。

与此同时,青岛多年来都跻身全国游客接待量排行榜第一梯队,2023年前十个月接待量已经达到1.17亿人次,仅五一假期就有367万人来青,超过青岛常住人口的1/3,但他们活动的区域却只占青岛1万多平方公里总面积的0.2%——须知单一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是有极限的,大量的游客在短时间内共享有限的旅游服务资源,呈现的效应就是景区人山人海,酒店一房难求,餐馆等号,打卡排队,供求关系下,物价自然水涨船高,旅游体验感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这其实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青岛似乎看起来并没做过多少改善游客旅游体验的努力——我不否认青岛文旅部门在很多该作为的事情上都摆烂,但他们也绝对没有只管躺着赚钱。恰恰相反,每到旅游旺季,青岛市政相关单位都会全体动员、如临大敌,而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对旅游区的物资供应调配、交通疏导、卫生维护和突发事件防范这类基本的维护工作上。相比在车厢里发礼物、在车站上送奶茶,这些工作做了看不见,但没做好影响很严重——事实上,在商品供应尚不足够发达的八九十年代,每年旅游旺季最高峰的7、8月份,由于供应压力大,整个青岛的食品价格都会因为游客大潮的到来而上涨。

而且这种状况,并非近年来才出现,而是青岛自建成以来一百多年的常态。虽然如今的青岛并非一个依赖旅游业的城市,但青岛可能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城市,也发展出了中国最早的“旅游地产”——那些位于当时青岛风景最优美地段(也就是今天的青岛旅游区)的房屋和商铺,无论是售价还是租金都极为高昂,甚至一度可以对标上海。而这些极高的房租成本,也一度使得这里的物价同样可以对标上海。

而对于青岛面向游客的酒店和商家而言,青岛的游客资源也是相对稀缺的。这种相对稀缺,是在旺季过剩,但在淡季稀缺。由于青岛旅游旺季最多半年,旺季之外,青岛又由于缺乏高收入行业,中等收入阶层占比不高,难以支撑大型展会或商务活动,于是淡季青岛面向游客的商家大多门可罗雀,连抵消日常经营成本都有困难,“赚三月,吃一年”是青岛酒店业的常态。

于是,青岛旅游区地块的狭小以及在旺季的高利润,推高了这一区域的房价和商铺租金;而为了在高租金的状态下在淡季维系经营,面向游客的商家会普遍追求在旺季不择手段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进一步抬高了旅游服务的定价,并导致了各种不正当竞争。

很多旅游城市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越依赖旅游业,贫富差距越明显,旅游资源的时空分布越不均衡,这些问题就越显著。典型如海南、云南的一些地区,都是风评黑榜的常客。青岛虽然已经不是依赖旅游业的城市,但已经被拉高的基础房价和没能及时更新的产业结构,导致了普遍的低收入高消费,与历史遗留的路径依赖相结合,使得类似的问题长期存在。

而淄博传统上并非旅游城市,其经济更多是依赖工业而非旅游,烧烤出圈虽然带火了当地的旅游业,但充其量也只是处于这个旅游经济循环的启动阶段,尚未影响到房价、商铺租金乃至商品供应链等深层经济结构,类似问题也就不会显现出来。而且与青岛的旅游接待能力在旺季经常“不堪重负”甚至影响民生不同,淄博全城上下都是希望能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到来,以此来改善当地的经济和民生。一个是负担,一个是资源,游客感受到的当地人态度必然有所不同。

而青岛的旅游业之所以比淄博有着更多的不正当竞争和坑害游客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青岛作为移民城市,是一个比淄博更彻底的“陌生人社会”,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青岛移民的异质性空前增强,传统熟人社会的公众监督缺失。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陌生人社会其实更有利于政府实施监管,所以青岛旅游业乱象丛生,虽有经济结构和供求关系的问题,但监管不力难辞其咎,希望有关部门能借这次网红曝光,重拳打击旅游市场不法行为。


综上所述,青岛的风评和淄博风评有差异,可以说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很多现阶段的淄博能做到的事情,青岛的确做不到。青岛人并非不承认青岛旅游市场的诸多问题,只是知道这些都不是通过几次简单的整治就能解决的问题——无论是供应端的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游客接待能力、拉长旺季时间线,还是消费端的健全产业结构、提高收入水平、培养旅游内需,皆非一朝一夕所能为之。

所以在青岛,与景区涨价这个传统同样历史悠久的另一项传统是:每个普通的青岛市民,都会非常热心地帮助游客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任何一个网络平台的青岛旅游求助帖下面总会有大量的青岛ID非常热心的回复和建议;每个被你问路的大爷大妈都会热情地巴不得把你直接带到目的地;更有平老师这样的本地大V,数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向外地朋友义务科普青岛旅游避坑常识。

我写这篇回答,并非是给青岛的无良商家和监管部门开脱,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跟风自媒体的浅薄和偏激误导,把问题简单地归咎于某个部门、某个群体甚至是某个地区的风气,而是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看清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而如果有任何朋友想询问我青岛旅游的相关问题,作为一名青岛土著答主,我都会尽力解答,希望每个来青岛的朋友都能玩得开心。